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半個好皇帝,宋寧宗趙括

半個好皇帝,宋寧宗趙括

宋寧宗趙擴畫像

宋寧宗趙擴,宋光宗趙惇次子,生母為皇后李鳳娘。

乾道四年(公元1168年)十月,生於恭王府,兩歲時被賜名趙擴。

淳熙五年(1178年),趙擴任職明州觀察使,受封英國公,後晉封平陽郡王、嘉王。

紹熙五年(1194年),趙括被冊立為太子。

不久,趙括在太皇太后吳氏的默許之下,受韓侂胄、趙汝愚等大臣擁戴,逼迫宋光宗禪位,成為宋朝的第十三任皇帝。

宋寧宗即位之初,韓侂胄、趙汝愚兩人各樹黨羽,拉幫結夥搞派系爭鬥。

慶元元年(1195年),宋寧宗趙括罷免了趙汝愚,次年又罷免了韓侂胄。

宋寧宗在位期間很有作為,不僅除掉了兩個權傾朝野的權臣,同時追封岳飛為鄂王,削奪秦檜的封爵,以此打擊投降派的勢力。

宋寧宗趙括在位時期,宋金之間先後發生兩次較大規模的戰爭。

第一次講和,簽訂了「嘉定和議」。

第二次持續了四年之久,雙方均未取得勝利,最終不了了之。

在政治上,宋寧宗不是個成功的皇帝,上面幾點是僅有的閃光點。

但他算半個好皇帝,或許還不到半個。

為什麼說是半個?

趙括在即位之前,護送宋高宗的靈柩至山陰下葬,途中看到百姓艱難勞作,覺得他們非常不容易。

他對身邊的侍從感慨地說:「平常我身處皇宮,根本不知道百姓有多辛苦啊!」

趙括即位後,倡導節儉,並能身體力行,率先垂範,不用奢侈的生活用品,以錫質的酒杯代替金銀酒杯。

飲食也十分簡單隨意,曾多次頒布減免賦稅的詔書。

某一年的元宵之夜,一個宦官看到皇帝獨自端坐在燭光旁,顯得非常孤獨冷清,就問皇帝:「上元佳節,官家為何不設宴慶祝一下呢?」

宋寧宗趙括很傷感地說:「你沒聽說,有許多百姓還吃不上飯嗎?朕怎麼會有心情慶賀呢?」

還有一次,宋寧宗到聚景園遊玩,期間百姓爭相觀看,發生了嚴重的踩踏事件,有人被踩踏致死。

宋寧宗懊悔不已,從此之後,給自己禁足,再也沒有出宮遊玩過。

《宋史》中記載了許多宋寧宗賑濟災民的事例,如:

「詔有司振恤被災居民,死者給錢瘞之。」

「下詔自責,內降錢十六萬緡,米六萬五千餘石,振被災死亡之家。」

「臨安府振給病民,死者賜棺錢。」

等等。

宋寧宗趙括做為人君,算得上一位仁厚之主,他非常關注民間疾苦,同情百姓稼穡之艱辛。

宋寧宗疼愛百姓不假,是個任君,但非皇帝該為之。

宋寧宗後期迷戀道教,淡漠政治,甚至迷戀到連後宮妃嬪都懶得理。

充其量,是個只會溺愛的家長罷了。

這樣說,不過分吧?

宋寧宗趙擴畫像

嘉定十七年(1224年),宋寧宗病逝,在位三十年,享年五十七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漢周讀書 的精彩文章:

超冷姓氏「臭」,讀音有3種,但都不讀chòu
晉朝皇帝徵召李密入朝為官,他以奉養祖母為由上表拒絕,晉武帝被他言辭懇切的話語感動了

TAG:漢周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