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這是一份關於醫療、醫藥、器械市場結構變化與產業投資機會的報告

這是一份關於醫療、醫藥、器械市場結構變化與產業投資機會的報告

受人口增長、居民收入增加、老齡化等因素影響,國內醫療健康需求日益增長,醫療健康市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商業模式創新與產業融合也在不斷加速。

1、醫療健康市場的結構變化

1.1 整體市場規模將持續穩步增長

近年來,醫療健康市場炙手可熱。據預計,2020年中國大健康產業市場規模將達到10萬億元,已經成為新風口。未來十年,醫療健康市場還將維持穩步增長的趨勢。從供需關係的角度分析,一方面,隨著社會老齡化的進一步加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穩步提升,對健康的需求得以充分釋放;另一方面,醫藥科技、生物科技、智能化等技術的發展,推動健康產業供給側產品及服務的大幅提升,使更多的健康需求得以滿足。

1.2 費用泡沫壓縮,市場增速下降

隨著控費政策的推進,醫療健康市場泡沫將被壓縮,高速增長將難以繼續,增速將逐步下降。

目前,主要的影響因素有三:

一是醫保控費政策,包括帶量採購、DRGs等。支付改革、醫藥分家的逐步推進,費用下降效果顯著;

二是公立醫院改革政策,新績效考核推進醫改落地,大量使用仿製葯替代原研葯,零加成和葯佔比考核等措施,降低醫保的損耗;

三是健康管理戰略的實施,隨著「防病優於治病」的理念深入推進,將為未來節約大量的醫療成本。

1.3 行業升級在即,催生新機遇

伴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升,新一輪消費升級一觸即發。在追求物質升級之後,新中產階層的消費開始回歸理性,注重個人體驗,為高端品質和優質服務付費。與此同時,大健康產業這塊萬億規模的蛋糕,也引來了大量民營資本的競相追逐。

在新中產消費升級及民營資本湧入的雙輪驅動下,中國醫療健康產業的升級轉型已成定勢,未來將由價格驅動、營銷驅動向品質驅動、成本驅動、療效驅動轉變。

醫療健康行業的升級,將給商業保險帶來新機遇。近三年,醫保支出增速已經超過收入,作為最大的支付方,醫保基金面臨較大的壓力,未來恐難以支撐中產的消費升級需求,而商業保險作為醫保的良好補充,迎來發展新機遇。

近年來,我國健康險保費規模快速增長:2010年我國健康險保費僅為677.47億元,到2018年已經增長到5448.13億元,佔全國保險業保費總收入的14.33%,同比增長達24.12%,是增速最快的險種, 是行業保費收入增速的6.15倍。

2、醫藥市場分析及投資機會

2.1 藥品市場低速增長或成新常態

受醫改控費降價政策的影響,近三年中國藥品終端市場增速逐年下降,2019年增速預計降至4%,其中城市等級醫院和縣域等級醫院受醫改政策影響明顯,預計增長率僅為1.8%和1.3%。

非處方葯預計增長率為4.4%,與2018年相比,各大終端中僅農村基層和城市基層兩大終端市場保持上升趨勢;處方葯預計增長率為2.7%,與2018年相比,各大終端各增速均出現下滑。

然而,受益於老齡化、消費升級、供給側改革的影響,市場規模會保持增長趨勢。

2.2 創新葯:產業增長的主要驅動

近年來,創新葯受到政策大力支持,已呈現出「審評快、上市快、上量快」的趨勢,未來創新葯將成為市場增長的主要驅動力量。2018年,葯審中心受理1類創新葯註冊申請共264個品種,較2017年增長了21%。

其中,受理1類創新葯的新葯臨床試驗(IND)申請239個品種,較2017年增長了15%;受理1類創新葯的新葯上市申請(NDA)25個品種,較2017年增長了150%。

從細分領域看,生物製品由於疫苗和生長激素行業維持快速增長,血製品行業有所改善,在2019年增速為3.0%,相對於2018年有所提升。

創新研發以抗腫瘤為聚焦領域,生物製藥是重點發力領域,投資需要關注靶點明確,有分子標誌物的創新產品。

2.3 仿製葯:微利時代逐漸到來

4 7帶量採購、一致性評價、進口仿製藥引入等大幅度影響了藥品價格及葯企利潤,隨著醫改縱深發展,「4 7」聯動的範圍將越來越大。

近年來,醫改設法控制仿製葯價,為創新葯騰籠。仿製葯替代原研葯、壓縮仿製葯虛高的價格、進口的仿製葯參與招投標競爭等措施,可從結構上降低葯價。以往,仿製葯毛利率和價格高企,在醫改的影響下,仿製葯的毛利率和價格將大幅下降,回歸理性水平。

2.4 OTC:市場集中在頭部企業,新進入門檻高

隨著非處方葯產品的提價,以及民眾健康管理理念的深化,非處方葯市場穩步增長,增長率維持在4.4%左右。近年來,非處方葯市場呈現以下幾類特徵:

a. 零售藥店是OTC最大的銷售終端,佔比超60%。

b. 市場頭部品牌效應明顯。相對於處方葯,消費者對品牌和口碑的依賴度高,國內幾大非處方藥品牌未來將長期佔據大市場份額,新進入門檻高。

c. 保健性品種比治療性品種發展更快。大眾的健康管理意識和能力在增長,保健性、預防性品種將獲得增長機會。

2.5 醫藥連鎖市場增長率持續回落

醫藥零售作為醫藥第二大終端,近年來受醫改的影響,增速持續回落,預計2019年增長率僅為4.5%。其中藥品市場增長5.4%,非葯增長0.3%;處方葯增速為6.8%,非處方葯為4%。從品類增速對比看,幾個用量大的功能性品類,如鎮痛、解熱、抗炎、抗風濕及抗痛風葯以及抗腫瘤和免疫調節劑,增速均超過了20%。而美容養顏、保健類藥物卻逐步下降。

2.6 行業集中度持續提升,頭部優勢明顯

新醫改實施期間,行業政策密集發布,醫藥零售行業的競爭格局也發生了顯著的改變,行業集中度明顯提升。處方外流大大推動了醫藥分家,頭部企業承接優勢明顯;帶量採購,在降低葯價的同時也帶動了院外渠道的發展,未來藥店利潤率逐步下降,規模擴張需求增大;藥店分類分級、藥師掛證整治、打擊騙保,將進一步推動藥店行業的集中度並逐步規範連鎖藥店經營。

資本驅動則是另一重要因素,資本的進入加速了醫藥零售市場的集中。早期,在資本推動下,多數藥店上市公司為加速擴張,願意高價收購優質資產以及戰略發展區域門店,零售藥店估值直線上升。2018年之後,隨著市場的逐步冷卻,大量收購轉向經營整合,一級市場買家以大型連鎖藥店為主。四大藥房中,老百姓、益豐擴張能力突出,一心堂、大參林區域優勢明顯。

2.7 線上線下融合,開發新空間

迄今為止,實體藥店仍是更牢固的流量入口,其專業服務和處方承接將成為不可替代的場景。互聯網藥店作為補充渠道,未來將和實體藥店共生髮展。目前,醫藥線上零售的市場份額很小,甚至不足1%,不會對實體藥店構成衝擊,但線上渠道銷售規模增長迅速,這是因為互聯網技術的融合滲透,提高了效率,延長了服務半徑。

未來,隨著一些新興商業模式的誕生,如「網訂店取」和「網訂店送」的O2O商業模式,線下和線上藥品零售協同合作發展,有望打開院外零售市場新的成長空間。互聯網藥店的發展空間取決於其是否能承接實體醫院處方,以及互聯網醫療機構的成熟度,因此互聯網技術、遠程醫療服務將成為醫藥零售的重要升級方向。

2.8 醫藥市場投資機會

醫藥市場雖然增速下降,仍有很大投資機會,聚焦在:

資本運作能力強,團隊成熟,研發戰線廣的創新葯企或CRO企業

成本控制能力強,原料葯製劑一體化的仿製葯企

療效明確,C端消費者經營能力強,消費者認可度高的存量OTC大品牌

擴張能力、數字化技術能力及專業服務能力強的龍頭連鎖零售藥店

3、醫療器械市場分析及投資機會

3.1 市場快速增長,未來潛力可期

近年來,我國醫療器械企業技術不斷進步帶動配套產業鏈的成熟,同時在醫改、分級診療、扶持國產設備等國家政策的推動下,我國醫療器械行業有望迎來高速發展期。中國的葯械比僅為1:0.35,遠低於全球平均水平1:0.7,更不用說發達國家1:0.98,因此未來增量空間可期。據預測,2020年我國醫療器械市場將突破7000億元,成為醫療健康領域增長最快的子行業。

3.2 細分市場:影像診斷份額高,IVD增速快,國產替代成主旋律,家用器械潛力可觀

從醫療器械細分市場份額看,影像診斷比例最高,達16%;其次是IVD(14%)、低值耗材(13%)、心血管(6%)和骨科(6%)等產品。從增速上看,IVD、心血管、耳鼻喉名列前三,分別達到19.2%、18%和18%,均高於全球市場。

國產替代是未來十年器械發展的主旋律,回溯已經實現國產替代的細分領域的成功經驗,我國未來五到十年有更多的領域將實現國產替代。

國產設備成熟度是國產替代中的關鍵,內窺鏡、化學發光、CT、MRI、彩超、血球分析將成為國產替代的黃金領域。植入性耗材中的腦膜、心臟封堵器、監護儀、DR、生化診斷、心血管支架等國產份額已經超過 50%,內窺鏡、化學發光、CT、MRI、彩超、血球分析的國產份額均不足 30%。

受益於人口老齡化加劇和慢病率的上升,家庭醫療器械市場持續擴容。隨著保薦醫學的發展與國內家用醫療器械技術的逐步成熟,市場潛力大。據預測,2020年家用醫療器械的市場規模將達957.5億,接近2014年市場規模的三倍,年複合增長率高達19%。

3.3 醫療器械市場投資機會

醫療器械行業市場機會很多,聚焦在:

具有大份額,醫院市場運作能力強的IVD高端產品和高值耗材製造企業;

資本運作能力強,具備良好整合能力,能夠從細分領域中凸顯,向上一級市場擴張的成長性企業;

具備多細分市場突出表現的龍頭企業;

龍頭家庭器械企業。

4、醫療服務行業分析

4.1 老齡化驅動醫療需求快速上升,對醫療資源提出挑戰

中國已全面進入老齡化階段。數據顯示,2018年老齡人口佔比達11.9%,預計2023年進入深度老齡化階段,2050年老齡人口達3.9億,佔比高達30%。老齡化帶來的影響之一就是患病率的迅速攀升,統計數據表明老齡人口的患病率是平均值的2.6倍。

老年人口在醫療、照料、護理、康復等各方面的需求快速增長,給衛生資源和服務資源帶來嚴峻的挑戰,如看病難、床位緊張。

雖然國家持續增加醫療服務投入及要素供給,但現階段醫療服務供給增量,仍無法滿足過快增長的醫療服務需求,醫療服務的供給端與需求端矛盾依舊。

4.2 分級診療、醫聯體等措施,效果未達到預期

為解決醫療資源和就醫需求「倒三角」配置的問題,分級診療、醫聯體建設等措施應運而生,並已上升為國家戰略。分級診療主要依靠醫聯體建設實現,以上海和杭州為代表的家庭醫生簽約模式和以北京為代表的醫聯體建設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然而,隨著分級診療模式的推行,諸多問題也一一暴露。患者對分級診療的理解偏差及不均衡的就醫習慣導致分級診療推行有障礙。基層醫療機構專業性受制於執業醫師短缺,執業醫師的數量和質量的不足成為分級診療政策推行最大的制約因素。因此,分級診療的實施效果未達到期望,未來仍需大力推進,掃清障礙。

4.3 高端醫療、第三方醫療及互聯網醫療迎來新機遇

在消費升級的帶動下,旺盛需求推動高端醫療服務市場迅速增長.;數據顯示,高端醫療服務市場增長速度在25%左右,高於整體醫療服務,服務人數和人均消費金額也在快速上升,預計2019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750億元,服務人數4235萬人次。尤其是在發達地區,高端全科、專科診所、公立醫院高端服務等細分領域發展迅速,吸引了大量資本的投入,進一步推動了高端醫療市場的規模擴張。

新醫改提出「多層次、多樣化」醫療服務體系,多項政策明確支持第三方醫療服務機構的發展,鼓勵資本進入民營醫療領域,以彌補公立醫療的不足。在此背景下,第三方醫療服務市場發展迅速,已形成諸如醫學影像、血液透析、健康體檢、康復醫療等幾大具有代表性的細分領域。

值得一提的是,發展規模前三的細分領域——醫學影像、血液透析及健康體檢,市場均已達到千億規模。行業的蓬勃發展催生出一批高市值上市公司,如愛爾眼科(920億)、美年健康(408億)、泰格醫藥(388億)等。

2018年4月,《關於促進「互聯網 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出台,明確了互聯網醫療的發展策略,鼓勵互聯網醫療多元化發展。根據國家衛健委最新報告,全國目前全國已有19個省份依託互聯網或專網建成省統一規劃的遠程醫療網路平台,互聯網醫院數目達到158家,行業發展態勢良好。據估算,未來2年互聯網醫療市場的增長率將維持在40%以上。

目前,互聯網醫療平台投資熱潮湧起,然而由於盈利模式不明朗,行業仍處於探索期。以平安好醫生為例,互聯網醫療仍以健康商城、消費型醫療為主,家庭醫生、健康管理等服務性的業務銷售和盈利模式不明朗,所以目前虧損嚴重。未來隨著5G、人工智慧的技術進步,行業會發展加速,投資過熱導致的泡沫會逐步壓縮,無核心資源及技術實力的部分企業將被淘汰。

4.4 醫療服務市場投資機會

醫療服務市場投資熱,未來機會在於:

連鎖化和集團化運營能力強的細分民營醫療機構

率先與商保、民營資本形成閉環的企業

具有大份額的第三方醫療服務公司

醫藥健康市場轉型的時代已到,過往的線性思維不再適用於未來的市場變化。過去30年以營銷、渠道、廣告為核心的增長模式將難以繼續,取而代之的是以療效、成本、質量為核心的增長模式。醫藥健康的主體企業競爭力將是產品設計、研發,成本控制、生產工藝和供應鏈管理能力。

未來十年將是中國醫改的無人區,然而經歷無人區後的企業將浴火重生,成就一批國際化醫藥健康企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砍柴網 的精彩文章:

離開盛大後,頻打知名IP牌的盛趣還能推出爆款手游嗎?
小米股票創歷史新低 市值蒸發1560億港元

TAG:砍柴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