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食 > 武夷岩茶圈中,常被談論的兩個話題,保質期和高火茶的香氣

武夷岩茶圈中,常被談論的兩個話題,保質期和高火茶的香氣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企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有時候,吸引力法則,是相當奇怪的一件事。

比如,下午正在喝武夷岩茶的時候,就遇上了來問武夷岩茶問題的茶友。

上來就問了兩個比較新穎的問題:

「看到朋友在喝十年陳的鐵羅漢,岩茶真的可以存這麼久嗎?

還有,我原來是喝某某大師的茶,焙火很足,但是,桂皮香蘭花香這些香氣,我都沒聞到過。這是為什麼?」

這兩個問題,相信,很多茶友都在心裡浮起過吧。

看到別人在喝老茶,就特別想知道老茶究竟能存多久。喝過大師的茶吧,老覺得哪裡不對勁,卻又不敢跟大師直接提,怕尷尬。

只好忍著,積攢了一堆問題,來問村姑陳。

其實,關於岩茶的保質期,要理解起來並不麻煩。

岩茶,有兩個期,一個是保質期,一個是適飲期。

這兩個時間節點,相對到人,就是兩個日期:一個是退休日期,一個是黃金時期。

這樣子,是不是更容易理解了?

而關於大師的茶,喝起來不如自己想像中的那般美好,這裡面,就有諸多原因需要辨明了。

《2》

岩茶的保質期。

任何食物,都會有保質期。

比如蛋糕的保質期,大約是三天。餅乾的保質期長一些,有2-3個月,甚至半年一年。

而茶葉的保質期,則因茶而異。

綠茶比較短、茉莉花茶不超過半年、白茶和黑茶保質期較長,能達到十數年、黃茶與綠茶一樣較短、而武夷岩茶,保質期也不會太長,頂多一年兩年而已。

武夷岩茶的保質期,根據茶葉的工藝(焙火程度)不同,長短也自然不一樣。

焙火較足,一次性焙到高火的茶,如果直接存下來,從此不開封,存上兩年,沒問題。

天心村的茶農師傅,就跟村姑陳提過,有一些茶,他們想存成老茶再喝,於是就一步到位,焙到高火,封箱存起來,放幾年再喝。

除掉高火,那些足火、中火、輕火的岩茶,保質期則要根據火的高度遞減。

足火茶,一年到兩年沒問題。中火一年年。輕火,大半年。

超過保質期的岩茶,該如何處理呢?像過期食物那樣扔掉?不!扔掉太奢侈了。

超過保質期的岩茶,並不等於壞掉,它只是水分增加了,不適合喝了,口味變了。

只要重新復焙過,用火,用溫度,把茶葉里多餘的水分去除掉,它就又會重新煥發生機,重新甚至變出新的一種香氣和口味來——香型也許會轉變,可能會越變越幽,湯水則會越焙越稠,漿感更加明顯,這也是老茶客喜歡喝老岩茶的原因之一。

《3》

武夷岩茶的適飲期。

其實,大多數時候,茶友們理解的保質期,其實是岩茶的適飲期。

所謂適飲期,就是岩茶最適合飲用的期限,也就等同於人類生命中的黃金期。

三十歲到四十歲,這二十年,是人類生命中的黃金期。年富力強,腦子好使,該吃的虧大多數都吃過了 ,身體又還沒出毛病,正是創事業的好時候。

岩茶也有黃金期,亦即它風味最佳的時期。

在這個黃金期里,它的香氣、滋味、湯感,都在最佳的狀態里。此時的岩茶,或許桂皮香高揚,或許花香繽紛,或許風流婉轉,或許明媚動人。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然而,過了適飲期,它的整體表現,就開始走下坡路了。

就像人一過了五十歲就開始精力不濟一樣。

過了適飲期,武夷岩茶變得「頹廢」了:香氣也減弱了,稠度也降低了,漿感也變淡了,最重要的是,湯水裡漸漸會出現水味。

這是茶葉在緩慢地吸水所致。

原來焙火時,焙得極干,把發酵之後生成的香氣和湯水,都定型了下來。

在保存過程中,水氣慢慢進入,於是,香氣便被這多餘的水分稀釋了,湯水也被這多餘的水分給變淡了。

當從空氣中緩慢吸收的水分,越來越多,漸漸摧毀掉發酵和焙火的成果時,武夷岩茶,便成功地走到了保質期的終點站——該重新焙火了。

適飲期,是一泡武夷岩茶的芳華所在。

保質期,正正提醒著我們,是它回爐重塑的時間,到了。

《4》

高火岩茶的香氣。

很多朋友看了我的文章,會認為,武夷岩茶,香氣很好。

肉桂,香氣尖銳高揚。水仙,蘭花香撲鼻。雀舌,芬芳妖嬈。瑞香,香氣層次多變。黃觀音,香氣衝天而來......

事實上也確實這樣。

但是,喝過高火岩茶的茶客,卻很疑惑,你說的那些花香果香,怎麼我一點都沒在茶湯里喝出來呢?

隔著屏幕,也能看到茶友一臉的茫然。

高火岩茶的芳香物質里,其實,是有桂皮香蘭花香桂花香蜜桃香.......等等各種香氣的,但為什麼茶友們卻聞不到,也嘗不到呢?

因為,高火岩茶,它的這些香氣們,不像別的火工的岩茶那樣張揚明顯,它們變得很細,很幽,很隱秘,很難以捉摸到。

形成這一切的原因,是高火岩茶的焙火工藝。

高火,顧名思義,就是程度很高的火。

有的高火岩茶,是一次性焙到高火的。也有的高火岩茶,是一道又一道焙上去,焙到高火的。

而不管是哪一種,它最終的結果,都是火工極高——經歷了長時間的高溫焙火。

在這極高的溫度條件下,岩茶的水分,散失得幾乎殆盡。而與水分一同散失 ,是那些珍貴的芳香物質——苯甲醇、苯乙醇、茉莉酮、芳樟醇......

當經歷過高溫焙火,當經歷過多次反覆焙火,高火茶葉片里大量的芳香物質,被揮發掉了,只殘留了少部分。

留下來的,是一些不善於揮發的那些芳香醇和醛類們,它們沉沉地潛藏在葉片細胞的深處,只在沸水沖泡時,才會緩慢地釋放出來。

這便是大家喝高火岩茶時,感覺不到高揚芬芳的香氣的原因。

《5》

高火岩茶的香氣如何感受?

既然,焙火的程度決定了高火岩茶的香氣是隱秘的,細幽的,那麼, 是不是高火岩茶的香氣,就不能被感知到呢?

非也。

熟悉高火岩茶的茶客,自是能喝得出來。

他們習慣了那種渾厚的湯感,只消舌頭一抿,便能從那湯感里,感受出細細的悠長的花香與果香。

另外,會懂得喝武夷岩茶的茶客,也能感覺得出來——蓋因他們喝岩茶,懂得用「啜」字訣,湯水在口腔內被氣流吸動,香氣便會從湯水裡飄散出來,四散飄落在口腔內壁,也會升起進入呼吸道,從內管道進入鼻腔,讓人感受到香氣。

而普通茶友,只會喝,只會嘗,不懂得吸和啜,無法激起那些隱藏在稠滑茶湯里的芳香分子,讓它們激蕩升騰,讓它們充盈在口腔,並深刻地體會到,它們的香氣。

故而,高火岩茶,喝茶的方法很重要。

不能用平常的喝茶方式去感受它。

否則,便只能與它錯過,無法感知到它的美好。

《6》

武夷岩茶,是六大茶類里,工藝最複雜的。

也是樹種最多的。

所以,喝武夷岩茶,就算是喝了三年五載,有時候也一樣會發懵:這茶是水仙還是肉桂?居然分不清了。

不同的樹種,不同的發酵程度,不同的火功,便讓茶湯,生出不了同的香氣和滋味來。

而這吃進去的火,還會退,一點一點,在歲月中,退去。

讓岩茶返出原本的青味來。

如此一來,便得復焙,再退火,方才可以喝。

這諸般的變化,堪比孫猴子的七十二變。

故而,多少人著迷於武夷岩茶的曼妙,又有多少人在持湯興嘆,武夷岩茶的水,真是深啊。

一副愛而不得,恨而不成的樣子。

也正因如此,武夷岩茶,才值得我們如此,傾心相愛。

為了這些好茶,傾盡了銀子。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lanxiaoping198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陳茶事 的精彩文章:

輕火的武夷岩茶,感覺很青?無論水仙、肉桂、大紅袍!
青葉壽眉、紅葉壽眉?國標真有那麼難懂?請別用概念混淆白茶正統

TAG:小陳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