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們為什麼要努力讓嬰兒快樂?

我們為什麼要努力讓嬰兒快樂?

在電影和電視中,我們經常看到嬰兒哭泣的畫面,有些時候成年人會忽略了嬰兒的不快樂。忽視嬰兒發出的信號會有什麼影響呢?

18個月大之前,嬰兒和(其他動物的)胎兒一樣。因此,嬰兒需要反應敏捷的、有求必應的照料來使他們處於最佳狀態,與此同時他們的大腦在快速成長,建立起自己的系統和個性。研究表明,敏感的護理與更好的大腦發育有關,與各種短期和長期的發育結果有關,比如精神和身體健康。

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出生後最初兩個月的壓力可能對中樞神經系統(CNS)功能有更大的影響,這種影響至少會持續到青春期。研究人員想要研究貧困和創傷之間的關係。他們對3523名6歲至13歲兒童樣本的發育階段的關係健康和不良經歷進行了評分(圍產期:0 - 2個月;嬰兒期:2 - 12個月內;幼兒期13個月-4歲;童年期4歲-11歲)。研究人員測量了「主要照顧者的安全、主要照顧者的協調、主要照顧者的一致性、父親(或伴侶)支持、親屬支持和社區支持」等關係健康狀況。

在所有生命早期階段中,出生後最初兩個月的經歷與兒童中樞神經系統功能有最強烈的關聯,儘管當前的關係健康是當前功能的最強預測因素。CNS功能主要測量年齡典型的「心血管調節(心率)、睡眠、進食/食慾、精細運動技能、情感調節、關係技能、覺醒、調節反應/抑制衝動的能力、抽象/反思思維能力」。

如果你知道人類嬰兒在18個月大之前和其他動物的胎兒是一樣的,那麼早期經歷具有潛在長期影響就不足為奇了,並且在生命早期的社會經歷中具有高度的可塑性。

這裡有一些保持嬰兒快樂的重要性的新證據。John Coffey的一項縱向研究表明,18個月時的幸福感可以直接或間接地通過童年時期的智商指標預測29歲時的教育成功。

「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快樂、有知識、獲得成功,但這些目標之間有關聯嗎?」

人們認為成功會帶來幸福感,但對成年人的研究支持了相反的結論:快樂的人更容易成功。童年時期的快樂是否也與日後的成功有關?在人的一生中,積極的情感與較高的認知能力、學習和資源建設有關,而這些都是可以適用的、有用的,這樣就能帶來更多的成功。

相反,持續的消極情感會減少成長和學習的機會。因此,任何年齡段的快樂都可能預示著未來的成功。

然而,還沒有研究表明,嬰兒期的積極和消極情緒是否能預測兒童的認知能力和成年後學業的成功。

在一個社區樣本中,假設較高的嬰兒積極情緒(而非負面情緒)可以預測較高的兒童認知能力(比如智力水平)以及成年後的學業成就(例如受教育程度)。

在嬰兒期(1.5歲),積極情緒,而不是消極情緒,直接預測了更高的兒童智商(6-8歲)和更高的教育程度(29歲),即使控制了家庭社會經濟地位和嬰兒智力等相關變數。

兒童智商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嬰兒期積極情緒與成年後教育成就之間的聯繫。

這項研究增進了對嬰兒期(在正式教育開始之前)的快樂如何與認知能力和成年後學業成功相關聯的理解。

父母、教育者和政策制定者在考慮教育成功時,可能希望更重視早期的情緒體驗。

但是我們如何讓寶寶開心呢?

首先,不要讓嬰兒感到沮喪。這意味著我們要學習嬰兒發出的信號。

嬰兒的啼哭是不舒服的後期信號。嬰兒只能發出有限的幾種信號——肢體語言、面部表情和哭鬧,因此照顧者應該及時回應嬰兒的信號。

嬰兒的煩躁意味著他們開始感到恐慌或恐懼,這是我們哺乳動物大腦中與生俱來的基本情緒。當經常處於痛苦中時,危險感會發展成一種深深的不安全感,由於壓力反應太易激活,這種焦慮感就會深深地刻進心裡。孩子可能會產生一種不好的被遺棄的感覺,從而導致產生對照顧者不安全的依附感。如果缺乏更多的支持性關係,孩子長大後很可能會成為一個焦慮的成年人,他們會尋找方法來避免那些可怕的感覺,切斷自我與內部和外部刺激的聯繫(失去自我和失去關係),這樣幻想就會佔據主導地位。原始的憤怒和恐懼系統只能通過儀式行為、虛假敘述和一個或多個不存在的自我來得到平息。

感到被拋棄和不被愛,個人就會帶著必要的自我保護扭曲和錯誤地前進。在最近《牛津心理分析哲學手冊》的一篇論文中,作者寫道:「對非存在感、羞恥感和湮滅感的逃避塑造了行為和反應,而對他人的負面轉移佔據了主導地位。因此,自我保護主義反映了通過早期條件增強的生存系統,而右半球側化的自我調節及相關能力不發達或關閉。由於無法忍受對自己的負面情緒(如內疚),個體會滑向欺凌或被欺凌的舒適心理狀態。最後要麼通過攻擊性的行為,要麼通過迴避或退縮,成為等級支配中的一個角色。自我保護的人不是放鬆和開放的,而是與他人對抗的。」

第二,在幾秒鐘內對寶寶的需求做出回應,讓他們保持最佳狀態。

嬰兒希望被抱著哄著(嬰兒的身體知道什麼能幫助他們生長),所以盡你所能。

最後,提供溫暖的巢穴。

嬰兒想要健康成長,需要一個溫暖的巢穴來提供必要的支持。作為社會性哺乳動物,溫暖的照料是嬰兒的身體和大腦所期望的。最近的一項研究通過美國、中國和瑞士的樣本研究發現,為幼兒提供溫暖的巢穴和照料(親昵的撫摸、自由玩耍、家庭團聚)可以促進嬰兒的生長和幸福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少兒腦科技小課堂 的精彩文章:

孩子書讀得少,可能是閱讀能力跟不上。教你4招,科學提升孩子的閱讀能力!
跟注意力不集中和記憶力不好沒關係,專家表示,視聽加工困難直接導致了兒童閱讀障礙

TAG:少兒腦科技小課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