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別在「垃圾堆」里養大你的孩子,做父母,真的需要多反省!

別在「垃圾堆」里養大你的孩子,做父母,真的需要多反省!

文丨魚爸

1

前幾天看了芬蘭一則公益片《孤兒院》。

看到裡邊的4對父母:

第一對:爸爸安靜的看書,媽媽在一邊收拾屋子,偶爾四目相對,眼裡都充滿了愛意。孩子們一見就自然而然地露出微笑。

第二對:夫妻兩坐在一張桌子上用餐,偶爾互相夾菜,彼此有說有笑。眼神同樣充滿愛意,讓孩子不由自由地親近。

第三對:站在櫻花樹下約會,旁邊放著一個嬰兒車,一家人其樂融融。

第四對:老公酗酒歪歪斜斜的,妻子激烈地跟他爭吵,房間凌亂不堪,玻璃破碎,充斥而來的是滿滿的負能量。

孩子們看到前三對父母時,笑容都充滿愉悅,眼神閃爍光芒,眼睛裡滿是幸福的樣子。

但是看到第四對父母時,他們的眼神瞬間失去了光芒,臉色凝重,變得忐忑不安。

雖然片子只有短短几分鐘,很多人看完都沉默了。

因為孩子無法選擇自己的父母和家庭,如果真的遇到了第四對這樣的父母,他們的童年會怎麼樣呢?

有人說,好的家庭氛圍,影響孩子的一生。

真的是如此,孩子的整個童年都在家庭中度過。

點點滴滴都能感受到。

2

可悲的是很多孩子卻在「垃圾堆」里長大。

還記得有一次,已經是午夜了,我剛好在房間里敲字寫文章。

聽到樓下的馬路上有人在爭吵。

平素是一些喝了酒的年輕人在河邊大喊大叫,我也習慣了。

但那天不一樣,就感覺在我們樓下。

我推開窗戶一看。

一輛白色的小車停在路中間。

一個男人揪著一個女人,在那大吵著。

兩人渾然忘記了周邊的一切。

還有一個六七歲的小女孩,躲在了小車的後面。

倘若她突然走過來,真有可能被來往的車輛撞到。

但是此刻她的父母忙於吵架。

孩子就站在那看著,一動不動。

當時我看到這個孩子,覺得她真的很可憐。

在這個點,大部分的孩子都已經入睡。

而她還要在大馬路上親眼目睹父母的戰爭。

整個過程持續了幾十分鐘。

中間大人推推搡搡,大喊大叫,也把孩子拉來扯去。

最後才匆匆開車離去。

對孩子來說,沒有什麼比親眼目睹父母彼此攻擊,相互傷害那麼可怕了吧。

因為不管是爸爸,還是媽媽,都是自己最親近的人。

他們猙獰地一面,會讓自己心中多了一些苦痛的記憶。

但是,有很多孩子生活在父母的垃圾情緒之中。

他們不知道避開孩子,而彼此責罵、攻擊,甚至大打出手。

過分的情形還把孩子拉入這一場又一場的戰爭中。

可是,這樣的家庭戰爭,大家都是輸家。

而受傷最大的就是孩子。

3

如果你想真正地了解一個孩子,可以去這個孩子的家裡看看。

在這裡就能找到他性格和行為習慣形成的本源。

以前我的一位同事,是出了名的馬大哈。

一篇文稿校對三遍,他拍著胸脯說沒問題了。

最後還是會有好幾處錯誤等著你來發現。

而要他找一樣東西,就會把辦公桌的抽屜都翻出來,然後告訴你沒找到。

雖然他很熱情,但這樣的情況還是影響了工作的效率。

所以常常被領導批評。

後來有一次我們去他家做客。

當時大家都驚呆了。

因為根本就沒有可以坐的地方。

家裡的傢具上灰塵也能用手指摸出印子來。

亂糟糟的,沒有一樣東西是在它該處的位置上。

我留意到他兒子的書桌。

那裡簡直跟他的辦公桌一模一樣。

文具攤了一桌,地上跌落不少的書本,皺巴巴的,應該放在地板上很多天了。

我們常常在辦公室聽到他說兒子是馬大哈,經常丟三落四。

當時我們還安慰他說孩子都是這樣的。

如今看來,真的是家庭環境影響了孩子的習慣。

如果從小就沒有歸納和整理的習慣,孩子的性格也會受影響,變得毛毛躁躁的。

做事就比較粗心,容易出錯。

我非常欽佩一些父母。

看上去很普通,但是細節上卻讓人驚嘆。

我們老家最早考上北大碩士的那個家庭里就有一個這樣的媽媽。

她就是一個普通的農婦。

但是她把家收拾得井井有條,非常整潔舒服。

她每天上午去去田間做事,下午回家給孩子們準備飯食。

周末還會帶孩子們一起去做事。

我們那時候在她們家玩,她就邊忙著手裡的活,邊跟我們聊天,非常和氣。

但是她從不參加村裡那些牌局,也很少在田間地頭跟人嚼舌根子。

但村東頭的李家媳婦就不同,家裡的牌局從不間斷,常常組局到半夜三更。

白天家裡也是車水馬龍,非常熱鬧。

都是些周邊的小混混,村裡沒事做的懶漢光棍,還有一些愛湊熱鬧不做事的村婦。

看上去人緣不錯,但把孩子們給害苦了。

在這樣的家庭里,孩子找不到安靜的學習之處。

也沒有人關心他們的學業。

她的大兒子初中沒讀完就輟學了。

小兒子呢,在媽媽懷裡時就熟悉了各種牌是怎麼打的。

長大後成了我們那一帶有名的賭徒。

當回頭再看,誰能否認家庭對一個孩子成才的作用呢?

好的父母並非要給孩子一個大富大貴的生活環境。

但是也不要讓孩子生活在一個「垃圾堆」里。

4

孩子受著家庭的影響,無形之中就會把父母當作榜樣。

我發現兒子從出生後就觀察我,模仿我。

特別是模仿我這個爸爸的行為動作。

記得小的時候,我常常在前面走,有時悄悄回頭,發現他正在後面模仿我的步子和手插兜的姿勢。

沒有一絲刻意,而是很自然地為之。

在家看書時,我有時躺在床上看,有時趴在床上看。

這些都被他學去了。

所以他經常拿著書也在床上躺著看或者趴著看。

我知道那個對視力不好,但是要正襟危坐地去讀一本自己喜歡的繪本。

我想他還真做不到,也沒必要那樣。

我只能常常提醒他換換姿勢或者讓他起來跟我玩玩,放鬆一下。

如今,我經常聽到他跟小夥伴們說:「這是我爸爸說的。」

「我爸爸就是這樣做的。」

「你問問我爸爸就知道了。」

我平常跟他說的那些話,做的那些事,其實孩子都看在眼裡。

真的讓我覺得有壓力啊。

因為我的好習慣,孩子會看到,

但是我的不當言行,也會被孩子學去的。

所以做父母,真的需要多反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我覺得做父母,至少要每日一省:為人父母而盡責乎?

很多人急匆匆地四處求助,說孩子有很多問題,怎麼辦?

實際上問題的根源往往在家庭,在父母。

把自己的問題先找到並解決,才是父母需要做的最緊迫的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名校家長 的精彩文章:

偷刷媽媽1.5萬買遊戲裝備:孩子玩手機上癮?教你怎麼治
老師教5年級學生寫情書:好好愛那個「早戀」的孩子

TAG:名校家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