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莫斯科大公國最重要的騎兵部隊——波耶騎兵

莫斯科大公國最重要的騎兵部隊——波耶騎兵

16世紀的莫斯科大公國軍隊中,波耶騎兵是最精銳也是最重要的騎兵部隊,同時代的外國觀察者們注意到土耳其人對他們的服飾和戰術的巨大影響。安東尼·金吉森,一名到過俄國的英國士兵曾提到「當他們跨上戰馬準備出發時,通常會攜帶一柄土耳其風格的刀以及同樣土耳其風格的一副弓箭,他們的馬鞍是木製的並且上面有鍍金的紋飾並有錦緞裝飾,鞍上也墊有色彩鮮艷的織物,有時馬鞍的靠墊上有經過鞣製並染色的皮革,錦緞則用金線精巧的將其縫在一起。」

吉爾斯·弗蘭徹爵士,英國駐莫斯科大使(1588年赴任,此時伊凡雷帝已駕崩四年)同樣對波耶騎兵的軍事技巧充滿興趣。「普通騎兵將弓盒掛在右邊,而將馬刀和箭囊掛在左邊,這是他們全部的行頭…地位較高一點的軍官一般都會穿有鎖子甲。他們的弓箭馬刀都是土耳其式風格,他們訓練時就像韃靼人在疾馳的馬上拉弓射箭,來去如風。」

16世紀的反斗騎兵(對付騎兵的騎兵),配有馬刀、弓箭和一把野豬槍(rogatina):

依據莫斯科的法令,每年各地官方都會召集波耶騎兵進行檢閱。這樣做的目的在於檢查騎兵們的裝備情況並核實軍役名冊上的報到情況,以便確保在需要時能及時召集足夠的兵力,而那些被查出開小差、逃避兵役的人將受到嚴懲甚至投入監獄。

即使有這樣嚴厲的懲戒制度,缺額卻始終是個問題。瑟普克霍夫城(Serpukhov)1556年的軍役名冊中記載應當有174名波耶騎兵及其隨從集結——但實際應募的只有82人。而那些沒來的92個人的請假理由也是千差萬別:30人正在喀山服役,7人在斯維雅斯克,2人在下諾夫哥羅德,8人成了諾蓋人的俘虜,2人正在參與一場戰役,3人正在為地方貴族老爺們做差使,1人被徵召到了立沃尼亞,1人去了莫斯科但不知所蹤,4人卧病不起,另外34人正在執行南方邊境的邊防軍任務。不過在立沃尼亞戰爭的後期,因為pomestie土地上農戶的大量逃亡,軍役貴族這一階層開始土崩瓦解,逃避兵役成為十分尖銳的問題,波耶貴族們開始普遍拒絕召集以便使他們自己能夠留在家裡處理自己土地上的事務。

騎兵召集時對武器裝備的檢查顯示了官方大體的戰備要求。一次在斯摩棱斯克的檢閱共有92名波耶騎兵以及他們的隨從集結,共596人接受檢閱,只有210人有完整的盔甲裝備(頭盔、鎧甲,臂甲和護膝),219人有部分裝備,另外164人只有棉甲(即前文提到的tegiliai)。約有三分之二的人有金屬防護裝備,只有部分金屬護甲的人的裝備總共包括68件鐵甲,58頂鐵盔,3個硬紙製成的頭盔(papier-mache helmets),3對金屬護臂以及一對金屬護膝。

1577年在科羅姆納(Kolomna)的一次檢閱顯示只有一半的人有全套符合要求的裝備(馬、盔甲、弓箭和馬刀)而那些奴隸隨從也只有一半的人擁有符合基本要求的武器和裝備,而另外一半的人因為其主人的貧困可以說沒有一件像樣的裝備,武器幾乎就是草叉木棒,與農民無異。富有的軍役貴族能夠為自己的隨從配備和自己的裝備相當的配置,而那些窮困的波耶騎兵可能就無法額外負擔哪怕一個隨從的裝備所需的費用。

與同時代的其他歐洲騎兵比較起來,波耶騎兵們的訓練很差,甚至可以說毫無可靠性。他們缺乏良好的指導,後勤補給也很糟糕,他們更多的將自己看成是地主而不是軍人,因而素質低劣。由於每年定期的召集制度耗費不小,因此在他們看來軍役日益成為他們的沉重負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冷兵器 的精彩文章:

積石山下腰刀民族的武器:保安刀
一擲風雲三尺劍,對飲乾坤笑平生——乾坤劍

TAG:中華冷兵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