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重造小白嶺五佛鎮蟒塔功德碑記 261

重造小白嶺五佛鎮蟒塔功德碑記 261

點擊下方按鈕收聽本期極樂佛音廣播

大覺世尊,視諸眾生,猶如一子。以其一念心性,原與三世諸佛,無二無別。由迷背故,不但不能親得受用,反承此不生不滅常住佛性之力,起惑造業,輪迴六道,久經塵劫,莫能出離。

大覺世尊,看待一切眾生,猶如獨子。因為眾生的一念心性,原本與三世諸佛,沒有絲毫差別。由於迷惑背離清凈佛性的緣故,不但不能親自得到佛性的受用,反而承著這個不生不滅、常住不壞的佛性功德之力,起惑造業,輪迴於六道之中,長久地經過如同塵沙一樣多的劫數,而無法出離。

因茲示生世間,成等正覺,隨機說法,令得度脫。其有善根未熟,並未來世一切眾生,皆亦已作得度因緣,所謂流通經教,遍示未來。

因此佛陀示現出生在這個世間,成就無上正等正覺,隨順眾生的根機而說法,令眾生度脫於生死苦海。其中有善根還未成熟的,以及未來世的一切眾生,都已經作了得度的因緣,所謂流通經教,遍示未來眾生。

及其一期事畢,即入涅槃,以大慈悲,化火自焚,碎萬德莊嚴之法身,為八斛(hú)四斗之舍利,為令眾生,禮拜供養,增長福田,作成佛因。

等到佛陀一期的教化之事完畢,就進入了無餘涅槃,以大慈悲,化火自焚,粉碎萬德莊嚴的法身,成為八斛四斗的舍利,這是為了使眾生禮拜供養,增長福田,作成佛之因。

由是天上人間,龍宮海藏,各分舍利,起塔供養。人間一分,八國均分,阿闍世王,獨得八萬四千,供恆河中,設立劍輪,而為守護。

從此,天上人間,龍宮海藏,各自分得舍利來起塔供養。人間的一分舍利,由八國均分。阿闍世王,獨得八萬四千舍利,供在恆河中,設立劍輪,加以守護。

百年之後,有其曾孫,名為阿育,統王閻浮,威德自在,承佛遺囑,振興佛法。取其舍利,役使鬼神,以七寶眾香為泥,一日之中,造就八萬四千寶塔。

一百年之後,他的曾孫,名為阿育王,統領南閻浮提,威德自在,承佛遺囑,振興佛法。取出八萬四千舍利,差遣鬼神,以七寶眾香為泥,一天之中,造就了八萬四千座寶塔。

將欲遍布南洲,耶舍尊者,以手障日,五指放光,為八萬四千道,令諸鬼神,各捧一塔,隨光而趨,至光盡處,即為安置。

想讓佛陀的靈骨舍利遍布南瞻部洲,耶舍尊者以手遮障住太陽,五指放出八萬四千道光芒,令這些鬼神,各自捧起一座舍利塔,隨著光芒而走,到了光芒的盡頭,就安置舍利塔。

凡佛法未至之處,皆置於地中。迨後法化傳通,悉皆次第出現,如育王五台等塔是也。良以眾生在迷,不了六塵當體即是真如實相,因茲起惑造業,長劫沉淪。

凡是佛法未到之處,都安置在地下。等到以後佛法教化傳來併流通,就全都次第出現,如阿育王塔、五台山佛舍利塔(大白塔)等等。實在是因為眾生在迷惑之中,不明了六塵當體就是真如實相,因此起惑造業,長劫沉淪六道。

諸佛設教,不過就彼所迷之六塵境界,一一示其當體即空即假即中,令其轉迷為悟,識心達本。

諸佛設立教法,不過就著眾生所迷的六塵境界,一一開示六塵當體,即空、即假、即中,令眾生轉迷為悟,識心達本。

故楞嚴雲,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皆如來藏妙真如性。三祖雲,六塵不惡,還同正覺。東坡雲,溪聲即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如是則見色聞聲,皆堪識心達本,況如來金口所說之經,及真身舍利,並其形像乎哉。

所以《楞嚴經》中說:「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皆如來藏妙真如性。」禪宗三祖僧璨說:「六塵不惡,還同正覺。」蘇東坡說:「溪聲即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那麼見色聞聲,都能夠識心達本,何況是見到如來金口所說的經典,以及佛陀的真身舍利,以及佛陀的形像呢?

雖此方教體,在於音聞,然其聞法獲益者,固不如見相獲益者之普遍常恆也。以故三世諸佛,無不令人建立塔廟,造佛形像。以其一經觸目,八識田中,已種成佛種子,從茲漸漸增長,畢竟得成覺道。

雖然說「此方真教體,清凈在音聞」,然而其中聽聞佛法而獲得利益的人,不如見到形相獲得利益的人普遍恆常。所以三世諸佛,無不令人建立塔廟,造佛形像。因為眾生一旦看到佛像,八識田中,就已經種下了成佛的種子,從此漸漸增長,最終必定得成菩提覺道。

由是歷代聖君賢相,通方哲人,多皆建立塔廟於名山勝地,令見者聞者,同種善根,此震旦塔廟之來源也。

因此歷代聖君賢相,知識淵博通達諸方的有智之人,大多在名山勝地建立佛塔和廟宇,讓見聞到這些塔廟的人,一起種下善根,這是中國建立塔廟的來源。

四明鄞(yín)縣東,小白嶺鎮蟒塔者,縣誌,及天童寺志,皆雲唐會昌初,其嶺有巨蟒,作祟肆毒,行人患之。時天童住持,厥名藏奐,滅後敕謚心鏡禪師。乃五泄之子,馬祖之孫,洵屬大士乘願示生,一生奇蹟,動人景仰,實天童開宗之始祖也。

寧波四明鄞縣之東有一座小白嶺鎮蟒塔,在《鄞縣誌》以及《天童寺志》中,都說在唐朝的會昌初年,這座小白嶺上有一條巨蟒,肆意毒害殘殺行人,大家都非常擔憂。當時天童寺的住持是藏奐法師,他入滅之後被敕封的謚號為心鏡禪師。是五泄靈默禪師的法子,馬祖道一禪師的法孫,實在是菩薩乘願示生於世間。他一生的神奇事迹,令人感動,令人景仰。藏奐法師實際上是天童寺的開宗始祖啊。

聞其妖異,即往度脫,先施以食,令身安樂,次為說法受戒,令心開悟,兼有所依。所施之食,原屬有餡饅頭,以法力故,化為無量,蟒食不盡,悉變為石,遍布山間,及與地中。

他聽到巨蟒的妖異之事後,就前去度脫它。先是給它施食,讓它的身體安樂,其次為它說法受戒,讓它明了自心,得以開悟,並有所依靠。所施的飲食,原是有餡的饅頭,因為法力不思議的緣故,化為無量的饅頭,大蟒吃不完,全都變成石頭,遍布在山間地上。

今其遺迹,為饅頭石,表白里黑,形質酷肖。其蟒既受法食,又聞法要,遂得消除業障,脫離蟒身。師即依法焚化,拾其餘骨,瘞(yì)於嶺岡,建塔其上。

現今的遺迹,就是饅頭石,表面白色,裡面黑色,形狀和質地都很像饅頭。這條大蟒既然受用了法施飲食,又聽到佛法的大要,於是得以消除業障,脫離蟒身。藏奐法師就依法將其焚化,收拾蟒蛇的遺骨,埋葬在山嶺上,並在上面建了一座塔。

六楞七層,高十餘丈,中藏佛像,及諸經咒,以期其蟒,仗佛慈力,速證法身,凡彼種類,皆不興作,以故名為鎮蟒塔焉。又期人天鬼神,瞻禮供養者,植菩提之勝因,結成佛之遠緣。

這座塔有六個角和七層樓,總共十多丈高,中間藏有佛像,以及諸多經咒,是為了讓這條大蟒,倚仗佛陀的慈悲願力,迅速地證得清凈法身,凡是毒蟒之類,都不來興風作浪,因此名為鎮蟒塔。又期望人天鬼神,瞻禮供養的人,培植菩提的勝因,結下成佛的遠緣。

自唐及今,千有餘年,風雨漂搖,霜雪陵轢(lì),傾頹已半,勢將全倒。凡屬見聞,莫不嗟嘆,謂保存古迹,開墾福田者,何竟寂無其人耶。

從唐朝到如今,已有一千多年,風雨飄搖,霜雪陵轢,已倒了一半,並有全倒之勢。凡是見到聽到的人,無不嗟嘆,說保存古迹,開墾福田的人,為何竟寂寥無人呢?

清末天童住持寄禪,亟欲重修,未及動工,齎志西逝。繼席凈心,其志更切,以寺中工程甚多,力不暇及。今住持文質,急欲了此公案,乃與凈師,戮力同心,各出衣資,並募檀信,襄成勝事,由是緇素歡喜,隨力贊助。

清末天童寺主持寄禪法師,急切想要重修,沒等到動工,就懷抱未遂之願西逝了。繼任者凈心法師,他的志向更加迫切,但因為寺中工程很多,力不暇及。現在的主持文質法師,急切地想了解此公案,於是與凈心法師,勠力同心,各出衣資,並向檀信募捐,完成此勝事,因此緇素歡喜,隨力地贊助。

肇始於民國八年己未冬,告成於十二年癸亥夏,凡五易寒暑,故得復見寶塔,從地湧出。唯舊塔六楞實心,今作八楞空心,蓋擬如來眉間白毫,八楞中空,具足光明,眾生蒙光照觸,直下離苦得樂,近生人天,遠預聖流之義。

工程開始於民國八年(1920年)己未冬,告成於民國十二年(1924年)癸亥夏,共經歷五個寒暑,故此才得以又見寶塔,從地湧出。只是舊塔是六楞實心,現在的塔是八楞空心,大概取如來眉間白毫,八楞中空,具足光明,眾生蒙佛光照觸,直下離苦得樂,近則上生人天,遠則預入聖流之義。

於最上層,供五方五佛,取毗盧法身,位居十界極頂,具足四智菩提。又示從凡夫地,冀證佛果,必須腳踏實地,遵修道品,漸次增進,斷惑證真,直至智斷究竟,方可徹證本有法身常樂我凈四德實義。

在最上層,供有五方佛,取毗盧遮那佛法身,位居十法界極頂,具足四智菩提之意。又顯示從凡夫地,希冀證得佛果,必須腳踏實地,遵修道品,漸次增進,斷惑證真,直至智斷究竟,方可徹證本有法身常樂我凈四德的實義。

頂用銅鑄,作葫蘆式,底節中空,內貯佛菩薩像,及大藏經目,並大乘經咒,以表一體三寶,三德秘藏,不離當處,究竟圓彰。

塔頂用銅鑄成,作成葫蘆的樣式,底節中空,裡面貯藏佛菩薩形像,以及大藏經的名目、及諸大乘經咒,以表示佛、法、僧三寶名稱相異而本體相同,並昭示大涅槃境界里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這三種德能,不離當處就能究竟而圓滿地彰顯。

又經是如來法身舍利,像屬如來報化二身,冀瞻禮圍繞,供養讚歎者,於未來世,同證如來所證功德。

又者,經是如來的法身舍利,像是如來的報身化身,希望瞻禮圍繞,供養讚歎這座塔的人,在未來世,一起證得如來所證的功德。

中上二節,實以凈沙,用鎮其顛。其級七層,高十餘丈,巍巍然為覺道之宏標,蕩蕩焉為迷途之良導。

中間上面的二節,用乾淨的沙子填充,用來鎮住塔頂。有七層樓,十多丈高,巍巍聳立如同覺道的宏標,蕩蕩明凈如同迷途的良導。

塔之周圍,高築院牆,庶蕪穢不入,而易為守護。塔之前面,建屋數楹,安一凈行頭陀,長時奉侍香火。共用銀圓五萬有奇,功德芳名,另刻於石。以此功德,恭祝國基永固,治道遐昌,佛日增輝,法輪常轉。

塔的周圍,高築院牆,使得閑雜穢物不能進入,且容易守護。塔的前面,建了好幾間房屋,安置一位凈行頭陀,長時奉侍塔院香火。共用銀圓五萬多,功德芳名,另外刻在石碑上。以此功德,恭祝國基永固,治道遐昌,佛日增輝,法輪常轉。

凡倡首經營,出資運力,並現在未來,見聞瞻禮,竭誠盡敬,供養讚歎之人,同皆惑障冰釋,吉慶雲臨,富壽康寧,備膺厥躬,戒定慧道,悉具當念,業盡情空,見本來之面目,福足智朗,證常住之法身,生作娑婆自在之人,沒入蓮池清凈之會。

凡是為首提倡、籌劃營辦,出資運力,以及現在未來,見聞瞻禮,竭誠盡敬,供養讚歎的人,都能煩惑業障如冰消釋,吉祥福慶如雲來臨,富壽康寧,匯聚於身,戒定慧道,全都具足在當下一念。業障盡凈,情見皆空,見到本來的面目;福德具足,智慧明朗,證得常住不滅的法身。活著的時候做個娑婆自在之人,往生以後進入蓮池清凈海會。

如是則庶可滿凈文二師造塔之本願,而亦不負出資檀信贊成之盛心也。因敘緣起,用勒貞珉。

這樣一來,就可以滿足心凈、文質二位法師造塔的本願,也不辜負出資的檀越信士贊助成就的一片盛心啊!因此敘述前後各種因緣,並把它們刻成石碑。

註:紅色字為文鈔原文,黑色字為白話譯文

新浪微博:@昌義法師

微信公眾賬號:昌義法師

訂閱即能第一時間獲取最新佛訊,及昌義法師每日法語!

歡迎大家轉發,分享也是一種功德!

恭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山西省大同市廣靈縣九龍山極樂寺 的精彩文章:

阿彌陀經白話解釋 05
佛陀傳 08 一碗乳汁

TAG:山西省大同市廣靈縣九龍山極樂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