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911事件中,美國總統第一條命令是什麼?空軍為何不擊落客機?

911事件中,美國總統第一條命令是什麼?空軍為何不擊落客機?

紐約世貿雙子塔原址,位於曼哈頓市區南段,曾是紐約最高的摩天大樓,由日本建築師山崎實和多斯建築事務所聯合設計。大樓運用了傳統的美學法則,並加以現代化的端莊與典雅,整棟樓外形高挺,細緻和諧,功能完備,一度獲得了「世界之窗」的美譽。

2001年9月11日,改變美國的幾小時在「世界之窗」發生。19名劫機者劫持了4架民航客機,其中兩架是美國航空的11號航班和聯合航空公司的175號航班,分別撞向了世貿中心南北雙塔,另一架全美航空的77號航班撞向了五角大樓,第四架聯合航空的93號航班,由於乘客、機務人員和恐怖分子英勇搏鬥而在中途墜毀,沒有到達目的地。

不久後,世貿中心大樓隨著震天巨響轟然崩塌,煙塵衝天而起,人們四散奔逃,到處都是哭喊聲和求救聲。這一天對於美國人來說,無疑是場噩夢。

當第一架飛機撞上大樓時,時任美國總統小布希正在佛羅里達州一所小學內訪問,他正在與16名二年級學生朗讀課文《寵物山羊》。此時,白宮辦公廳主任突然跑進教室,在布希耳邊低聲說了幾句話。布希的眼神有些茫然,隨後繼續和學生一起朗讀,儘管他努力保持常態,但表情卻編的嚴峻起來。在得知第二架飛機撞向大樓後,布希在近7分鐘的時間裡沒有任何反應。

隨後,布希前往準備室,看到了紐約傳來的畫面。9點30分,他在電視上發表了全國講話:美國正在面臨一個困難時刻。5分鐘後,一條驚人消息傳來:白宮附近一架飛機在低空飛行。不久後,這架飛機撞上了五角大樓。情況危急,布希總統在層層保護下,乘坐裝甲車前往機場。與此同時,位於白宮地下的總統緊急行動中心,白宮高官紛紛在此集合。華盛頓的高官第一時刻前往防空洞以及安全地點,美國領空也被關閉,所有飛機必須立即降落,前往美國的航班改飛加拿大。

離開學校後,布希返回了專機——空軍一號。機上所有人關閉了手機,機長提爾曼和特勤組決定,空軍一號向墨西哥灣全速前進。此時此刻,航管中心發來消息,一架沒有應答的客機正在朝空軍一號靠近,氣氛頓時緊張起來。機長加快了速度,想要甩掉這架飛機。幾分鐘後,這架飛機消失了,後來得知,這是一架應答機出了故障的飛機,所有人長舒一口氣。

此時此刻,總統布希下達了事件發生後的第一條命令:所有航班停飛,如有未聽命降落的客機,空軍立即將其擊落!命令下達後兩個小時,空中4000多架飛機安全著陸,北美上空除了巡邏的戰機外,就只剩空軍一號了。

後來調查發現,襲擊北大樓的11號航班上,有5名劫機者成功登機。其中,頭目穆罕默德阿塔與另一名同謀在早上6點40就抵達機場,購買了頭等艙票,同謀馬里奧沒有登記行李手續,繞過了檢查步驟直接登上了飛機。另外三名劫機者的行李內都有刀具存在,但工作人員還是讓他們順利登機,從這裡可以看出美國機場安檢的巨大漏洞。

飛機在起飛29分鐘後,正副機長就不再答覆控制中心的命令了。飛機正在慢慢偏離航向。直到8點23分,控制中心才意識到大事不妙,立即聯絡北美防空司令部。由於11號航班關閉了應答機,而雷達屏幕上的飛機密密麻麻,美軍找到11號航班並且派出戰機,足足花了15分鐘。此後,F-15戰機迅速升空前往攔截,由於太過緊急,戰機甚至沒來得及掛載導彈,飛行員表示,到了萬不得已的時刻,可以選擇用戰機撞毀飛機。可惜為時已晚,11號航班已經在8點46分撞上了大樓。

時隔18年,仍有很多人會問:為什麼襲擊發生時,美軍沒有擊落劫持的客機?飛機上的三百人總歸活不了,沒必要賠上地面的三千人。實際上在911發生前,一般人根本想不到這種襲擊方式。況且由於時間太緊,美國各方面根本來不及反應,等戰機出動後悲劇已經發生。

另外,美國作為世界第一軍事強國,擁有最為嚴格的防空管制。但是,防空管制大多數是對軍事目標而言的,對於民航不會有太高的要求。況且,在襲擊發生後,北美上方還有4000多架飛機,美國軍方根本不可能在極短的時間內知道哪架飛機被劫持了。

最後,美國政客出於政治因素,也不會將民航擊落。畢竟民航飛機上大多都是美國公民,幾百人死於軍隊之手和死於恐怖襲擊之手,在性質上是完全不同的。沒有一個官員敢於為此承擔責任,一旦下達了擊落民航的命令,恐怕自己的政治生涯也就結束了。

總之,911事件是美國揮之不去的傷痛,打破了美國二戰後戰火燒不到本土的紀錄,美國的精神損失更為強烈。世貿中心倒塌後,整座城市都被灰色的煙塵籠罩。時隔18年,事故倖存者內心灰色的煙塵仍然揮之不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喵情報處 的精彩文章:

真實版生化危機:蘇聯致命細菌泄露,大量平民感染,真相隱瞞多年
潛艇兵為何大多腰不好?蘇聯核潛艇專配游泳池,退伍後需心理檢查

TAG:大喵情報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