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美退約後立刻開始部署導彈,當初只為騙蘇聯,現在瞄準東亞一國

美退約後立刻開始部署導彈,當初只為騙蘇聯,現在瞄準東亞一國

2018年底美國宣布將退出與蘇聯/俄羅斯簽訂的《中導條約》,2019年8月2日美國單方面宣布《中導條約》失效。上世紀80年代後期,美國時任總統里根說服當時的蘇聯簽訂協議,限制部署並銷毀各自擁有的、可攜帶核彈頭的中遠射程彈道導彈,通俗一點說就是「我們兩家在各自門口不要布置那麼多可怕的東西了」,這就是通常說的「中導條約」。

1987年美蘇兩國簽署中導條約

退約後美國立刻公開表示要在「重點區域」部署美軍的新型中程彈道導彈,這個重點區域首先就是亞太地區。美國已對韓國和澳大利亞公開發出「中導邀請」,優先考慮在這兩個國家部署。但韓、澳兩國都不願意「蹚渾水」,公開稱不打算響應美國號召。

冷戰期間美軍試射潘興II中程彈道導彈

《中導條約》剛簽署的時候,美國是佔便宜的,蘇聯SS-20中程導彈就被中導條約「玩死」。

中程導彈通常指射程從500到5000公里的彈道導彈,由火箭發動機推進,可使用常規彈頭也可安裝核彈頭。美軍在冷戰期間基本上只有「朱比特」和「潘興」兩種中程彈道導彈,在西歐地區都有部署。蘇聯則擁有相當多的同級別武器,但蘇聯在武器研發上不具備技術優勢,與美國相比可以替代的武器幾乎沒有。理論上,簽這個協議蘇聯是「吃虧」的。

美軍繞開中導條約「玩」起了戰斧巡航導彈

美國則耍了個很大的心眼,從80年代開始研製戰斧巡航導彈。這種武器雖然飛行速度遠遠比不上彈道導彈,卻繞過了中導條約的條文限制,並且部署和發射更為靈活,射程還剛剛好「蹭」到了中程導彈的邊緣,更重要的是它是海基導彈,不在中導條約限制的陸基範圍內,這是一直讓美軍喜不自禁的一個「成就」。俄羅斯從90年代起繼承蘇聯的中導條約義務,但一直抨擊美國利用技術手段繞開了條約,變相大量部署中程的戰斧巡航導彈。這也是近些年來俄羅斯開始加速研製和部署伊斯坎德爾系列導彈的一大原因。

冷戰後的俄羅斯「氣不過」,開始部署伊斯坎德爾中程導彈

美國在冷戰結束的30年間也一直沒閑著,並不滿足於戰斧的成功,而是持續在研究國家導彈防禦系統的靶彈。這種給攔截系統作「陪練」的靶彈,實際上和中程彈道導彈的飛行性能一樣,能隨時轉換為可以攜帶包括核彈頭在內各種載荷的中程彈道導彈。

美軍從未停止研發(偽裝成靶彈的)中程導彈

就在美國宣布退約10天後,美國陸軍負責研發精確高速打擊武器的快速能力與關鍵技術辦公室披露了新型導彈的一些細節。這種不同於以往的導彈被稱作「遠程高超音速武器」,裝在平板拖車運載的大型方箱內,可以隨時待命發射。按照比例估算,這種導彈非常接近中程彈道導彈的尺寸。但它的彈頭是近年來經常被提起的「水漂彈」,可以擦著大氣層上界飛行,速度比傳統的彈道導彈快得多,機動性能更強,更難以攔截。

美國空軍此前已經開始研發的「乘波者」空射高超音速導彈

美國陸軍宣稱2023年之前這種導彈將開始進行實彈測試。這種導彈將成為美國海陸空三軍通用的武器,從艦艇和飛機上也可以發射。美軍原計劃把這款導彈的射程限制在499公里,以符合中導條約的規定。現在美國已經退約,這種新型導彈的射程將可以大幅延伸。即便不需要超遠射程,部署在韓國、日本或澳大利亞,發射後只需要最多十幾分鐘就可以抵達南海或東海的岸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圖諫 的精彩文章:

南海環境對軍艦傷害太大!為了方便修船,美國要專門買下一個船廠
600噸戰艦裝8枚導彈,信號僅相當於2根天線,連美國做不到

TAG:圖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