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滬蘇浙皖文明史一覽無餘,三條精品考古游線路帶你看懂長三角歷史發展軌跡

滬蘇浙皖文明史一覽無餘,三條精品考古游線路帶你看懂長三角歷史發展軌跡

今天上午,滬蘇浙皖 「跟著考古去旅遊」 三條精綵線路在滬首發,300多位市民參與首批線路的遊覽,盡覽長三角地區歷史發展軌跡。

作為活動的主體部分, 「跟著考古去旅遊」三條精綵線路分別以「重拾文明火種」「閱讀王朝變遷」「以詩歌紀行」為主題,線路行程包含有長三角三省一市重要的考古遺址,如剛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良渚古城遺址、發現最早的新石器時期文化遺址河姆渡遺址、中國規模最大的寺廟遺址之一南京大報恩寺遺址公園、或將改寫中華文明史的凌家灘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等。這三條精綵線路最大的特色,是遊客能夠近距離接觸考古遺迹現場,並得到專業的講解服務。

在線路發布現場,復旦大學文物博物館學系教授、博導,著名公眾考古學家高蒙河作了一場專題講座,深入淺出地介紹了考古文化,並闡述了對於考古旅遊的獨到見解。高蒙河表示,上海的歷史曾一度被誤讀,即認為上海是從200年前的小漁村發展而來,如此短暫的歷史「無古可考」。但事實上,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考古已經發現了最早的史前上海,證明上海6000多年前已有人類生活歷史,並在5000多年前發展成為中國最發達的文明中心之一。考古發現表明,遠古時期上海地區的經濟和文化發展不亞於黃河流域,南北方地區的文化交流和人口遷徙活動頻繁。6000年前後,上海最早的古人在青浦崧澤遺址創造了馬家浜文化,這一遺址上發現的國內最早的稻穀和水井,證明聰睿的上海古人很早就掌握了找水、儲水和用水的技術。

在記錄上海早期歷史的發掘報告中,崧澤、馬橋、廣富林等幾大文化遺址成為這些文明存在的一部分證明。而在整個長三角地區,包括良渚文化、吳越楚文化在內的文明,都與上海的史脈直接相關。參與此次「跟著考古去旅遊」線路的300餘位市民遊客,也將跟隨這些長三角文化遺址,分組開啟各項產品的旅程,身臨其境體驗考古旅遊的深刻內涵。

中華民族的歷史源遠流長,歷經了無數朝代更迭。華夏文明豐富的文化資源、旅遊資源、考古資源成為後世的瑰寶。「跟著考古去旅遊」正是我們向祖先致敬的一種方式,也是長三角文化和旅遊部門落實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進一步促進文旅融合的全新嘗試。今後,四地文旅部門還將與廣大文化和旅遊企業進行深度挖掘和策劃,推出「跟著電影去旅遊」、「跟著非遺去旅遊」等更多立足長三角,體現文旅融合發展的全新產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觀新聞 的精彩文章:

優化出境審批,簡化採購流程,經費實行包干制……很多科研人員有了一種「鬆綁」的感覺
2019年徐匯市民體育節落幕,「運動集市」讓老百姓找到最鍾愛的健身方式

TAG:上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