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認祖尋根」:尋找針灸學的理論根基

「認祖尋根」:尋找針灸學的理論根基

編者按:這是一篇不同於普通的針灸理論文章,裡面沒有具體地介紹何病何治,但是講了更深一層的東西,是王老先生臨證30年後回歸經典的重新發現與思考。如果用理、法、經、穴、手法來歸納針灸臨床的思維過程,此篇文章是理,它凝結了王老師重讀經典的心得精華,我與以往一樣,抱著萬分感恩的心理,將此文借中醫書友會的平台,與您分享。

作者簡介:王居易,男,1937年生,北京中醫學院(現北京中醫藥大學)第一屆畢業生。主任醫師,中國中醫科學院教授,北京中醫藥薪火傳承「3 3」工程專家。

構建經絡醫學理論須認祖尋根

經絡是針灸學的理論核心,也是中醫學的重要理論基礎。由於歷史原因,經絡醫學被邊緣化、淡化,醫生似乎掌握了一些腧穴的部位、主治、操作就可以勝任針灸治療工作了。這種錯誤認識導致了針灸學理論發展的滯後,極大地影響了針灸學術的發展。

其實,針灸是在臨床實踐中創立的治療技術,在長期大量臨床經驗積累的同時,藉助於當時的文化、哲學思想成果,升華為經絡理論。隨後又經過臨床實踐的不斷補充、修正,最後才創建了經絡醫學。從而對中醫學、針灸學的發展產生了重大的推動力。

追根溯源,針灸學並非是在實驗室和解剖學中獲得的,而是產生於《黃帝內經》等經典記載的經絡醫學理論中。筆者對經絡理論的認識過程大約經過了30年的時光,代價巨大。

親身經歷告訴我們,發展針灸並不排斥現代醫學技術所取得的成就,但是尋找針灸學的理論根基,必須「認祖尋根」,從傳統經典理論中解讀經絡的本質,構建現代的經絡醫學。筆者在此想就兩個問題談談自己的認識。

一、經絡的結構與功能

《靈樞?經脈篇》云:「經脈者,所以能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其中「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十三個字最精闢地概括了經絡的功能,直到今天仍然是中醫師特別是針灸醫師的理論根基。

《靈樞?海論》:「夫十二經脈者,內屬於腑臟,外絡於肢節。」《靈樞?本藏》:「經脈者,所以行血氣而營陰陽,濡筋骨,利關節者也。」這兩段經文明確指出經絡是指人體的體液運行,是實現人體新陳代謝的總體分布規律的完整系統。由此可見,經絡決不能被我們誤解為單一的解剖學概念。

《靈樞·經脈》:「經脈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間,深而不見;其常見者,足太陰過於外踝之上,無所隱故也。諸脈之浮而常見者,皆絡脈也。」經脈伏行分肉之間,深而不見,只可看見絡脈,那麼經脈是不是就不能被我們認識了呢?

《靈樞·經脈》:「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視之。」這裡的「肉」是廣義的,泛指皮脈肉筋骨等有形組織;切循則指在體表切按、循推;「分肉」泛指人體各種組織器官,包括皮脈肉筋骨之間的間隙、各種組織膜間的空隙、內臟分葉間的縫隙等,或許還包括組織中的所有間隙。

我們過去較多強調了對經絡「外可度量」,而忽視了「切循」。經脈在體表和肌肉之間的縫隙,是可以被醫生切循到的。正是這些縫隙連結、溝通人體的表裡內外,運行人體氣血津液,完成人體所有臟腑、器官、九竅、組織(皮脈肉筋骨)的營養、代謝、成長、衰退的全部過程。

分肉間及分肉的外周是經絡的兩類主要構成內容,是經絡氣化的參與者,因此,經絡是控制、調節、平衡氣血津液營養吸收代謝的重要執行者。

經絡是分肉的縫隙,但這縫隙的邊緣(外圍)必由各種皮脈肉筋骨的外膜圍成,在膜的深部還有皮脈肉筋骨的組織,由於分肉的縫隙有寬窄、淺深、大小(文獻中用溪、溝、池、海等字形容)的不同,故文獻亦用井、滎、輸、經、合或出、溜、注、行、入來形容肘膝以下主要腧穴的經絡氣血運行特點。

二、經絡的氣化和特點

解讀經絡,過去較多的只關注到經絡的走向以及經絡連結臟腑、肢節的結構,說到氣化也多認為是臟腑的氣化。實際上經絡氣化是經絡理論體系中更為重要的內容。

經絡的氣化是指在經絡系統中各種物質能量的轉化,從而實現人體的生長、發育、生存過程,主要是指陰陽的轉化,由於陰中復有陰陽,陽中亦復有陰陽,故氣化的層次不可窮盡,一切生理病理過程都是氣化過程,在人體氣化過程出現障礙的時候,在其經絡中一定會出現異常。

如自然環境的變動,先天後天環境的差異,社會環境的變動,人精神環境的變動,都需要經絡的參與、控制、調節,只有使經絡氣血平衡才能使人進行正常的生理活動。以下主要從4個方面加以討論。

1、經絡承接、化解六氣的變化和傷害

古人將自然環境的變化歸納為六氣。六經外接六氣,內調臟腑,對人體發揮著「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的作用。

如果六氣太過或不及,超過了六經的調節與平衡能力,人體不能適應就要發生疾病,輕則經脈病,重則累及相應的臟腑發病。

由此可知,六經必須時常與六氣相應,使人體與自然界保持協調統一。

所謂化解是指經絡通過對氣血的控制、調節,使六氣在一定限度內變化,不影響人體的正常生理過程,此時雖有經絡異常出現,但人體並無明顯不適。

運用經絡調整可以起到「未病先治」的積極作用。具體到六經的功能與作用,分述如下。

(1)太陰經 含手足太陰經,為陰分之表,專主在里之出,有利水化濕,行氣調氣的功能。

太陰經對外接納濕氣的影響,對內控制水濕的代謝。

這一過程的完成不僅需要脾氣運化,還要靠肺氣的調節。因此凡見諸濕腫滿、氣機失暢,調之太陰皆可取效。

例如,臨床遇到喘咳胸滿,足跗腫脹的病症,筆者選用手足太陰的尺澤、陰陵泉,以行氣化濕,常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2)少陰經 含手足少陰經,為陰分之中,專主陰分之出入轉樞,有瀉火清心,疏通陰絡的功能。

少陰經對外承接熱氣的影響,對內透發絡脈閉阻。

因此凡見熱邪內閉、瘡癤火毒或心絡腦絡郁滯,可調手足少陰經。臨床上筆者常用通里、照海治療少陰絡脈郁滯的失語症。

(3)厥陰經 含手足厥陰經,為陰分之里,專主在里之入,有育陰安神,養血調經的功能。

厥陰經對外承受風氣的作用,對內有疏風、熄風的功能。

凡見風邪客絡、風動傷陰諸證,可選厥陰經治療。臨床上筆者常用內關、蠡溝治療更年期綜合征,用大陵、行間治療陰血郁滯的失眠症,常能獲效。

(4)太陽經 含手足太陽經,為三陽之表,專主宣發、行陽,有溫陽解表,昇陽散寒的功能。

太陽經對外抵禦寒邪入客,對內行陽化氣。

凡見寒邪襲表,陽微氣化失常的病證,皆可取太陽經治之。臨床上常用京骨、束骨治療項背強痛,回顧不能,包括一部分頸椎病患者,亦可取效。

(5)陽明經 含手足陽明經,為三陽之里,專主在里之陽,有腐化水谷、傳導糟粕,維養胃氣,溫煦肌膚的功能。

陽明經對外承受燥氣的影響,對內調節燥與濕的平衡。

凡見腐化失常,傳導失度,肌膚枯萎皆可取之陽明經。臨床上常用手三里、足三里治療慢性消化不良、慢性結腸炎等頑症,常能獲效。

(6)少陽經 含手足少陽經,為陽分之半表半里,專主筋骨,募原之間,有清泄、疏解的作用。

少陽經對外承接火氣的影響,對內平復肝膽相火之升越,調理少陽之鬱結。

凡見火熱之邪上逆,少陽失於疏泄之頭痛,目眩,胸脅脹滿,便秘等諸種鬱結之證,均可取少陽經治療。臨床上筆者常用外關、足臨泣清泄少陽風熱,用支溝、陽陵泉疏解少陽鬱症,每每奏效。

2、經絡調節臟腑及器官失衡導致的疾病

臟腑包括眼、耳、鼻、舌、口、二陰等九竅及其他功能結構相對獨立的器官。由於先天缺陷或後天失養,或自然、社會等因素引起的虛實狀態,並累及或傳變相關臟腑,出現的諸多病症,都會在經絡上反應出來,並能通過調整經絡的方法,使其緩解或恢復正常。在《素問》的靈蘭秘典論、六節藏象、五臟生成、五臟別論等篇章中有集中的論述。

(1)心與小腸

《素問·靈蘭秘典》曰:「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心主血脈,對精神意識思維活動具有主導作用。

手少陰經為本藏的主管經脈,並通過本經分別與手太陽經、小腸,足少陰經、腎直接聯繫。在病理上,還分別與手厥陰經、手太陰經、足太陰經等有某些特定的聯繫途徑。

如:心氣虛常選用神門、少海調之;心火熾盛或浮火上越常選用少府、少海或加手太陽經的少澤治之;心陽不足者可選用神門、太溪、復溜調之。

且小腸承接經過胃初步消化的營養物,進一步分解轉化為更精微的物質供人體吸收,功能上與心密切相關,大多以手少陰心經為主調理經絡。

(2)肝與膽

《素問·靈蘭秘典》曰:「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意為肝具有解毒、疏導、調度氣血平衡的重要作用,有藏血、主筋的功能。

足厥陰經為本藏的主管經脈,並通過本經分別與足少陽經、膽,手厥陰經、心包直接聯繫。在病理上,還分別與足少陰經、足太陰經、沖脈、任脈等有某些特定的聯繫途徑。

如:肝陰不足,常選用曲泉、太沖、曲澤治之;肝氣鬱結或鬱熱選用足少陽經的支溝、陽陵泉疏解,或取外關、足臨泣治之。

膽在六腑中是一個特殊的腑,《素問·五臟別論》謂之奇恆之府,與腦、髓、骨、脈、膽、女子胞並列,皆為地氣之所生,藏而不瀉。有關本腑的功能理論,還有待進一步解讀研究。

(3)脾與胃

《素問·靈蘭秘典》曰:「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意為脾胃配合,是人體一切營養的總來源。另外,脾還有統血、主一身肌肉的功能。足太陰經為本藏的主管經脈,並通過本經分別與足陽明經、胃,手太陰經、肺直接聯繫。在病理上,還分別與足少陰經、足厥陰經、任脈等有某些特定的聯繫途徑。

如:脾虛選用太白、陰陵泉調之;脾濕常用陰陵泉、尺澤調之;脾胃不適選用手足三里治之;脾虛寒證取太白、太溪、建里、氣海治之等。

胃病在實證、熱證時常用曲池、足三里、中脘、內庭治之;在虛證、寒證時則選取太白、大都、隱白、天樞等腧穴治之。

(4)肺與大腸

《素問·靈蘭秘典》曰:「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意為肺輔助心對人體各種節律和調節有重要的主宰作用,主一身之氣。

手太陰經為本藏的主管經脈,並通過本經分別與手陽明經、大腸(含食管),足太陰經、脾直接聯繫。在病理上,還分別與手少陰經、手厥陰經、任脈等有某些特定的聯繫途徑。

如:肺氣虛常取尺澤、太淵補之;肺熱常取尺澤、魚際清之或曲池、列缺清之;肺脾兩虛者,常取太淵、太白治之。

大腸除了特指消化道遠端(包括盲腸、結腸、直腸外,還包括食管段,此點另以專文討論)。大腸的病症大多與手太陰經有關聯。同樣手陽明經亦可調理手太陰經及肺的許多病症。

(5)腎與膀胱

《素問·靈蘭秘典》曰:「腎者,作強之官,伎巧出焉。」意為腎有激發超常生理功能的作用,在生命的進行中,能產生奇異的維護保衛人體的作用,人體的免疫、特異功能都與腎有關。

腎藏精主骨生髓,對人的壽命有重要影響。足少陰經為本藏的主管經脈,並通過本經分別與足太陽經、膀胱,手少陰經、心直接聯繫。在病理上,還分別與足太陰經、足厥陰經、督脈、沖脈等有某些特定的聯繫途徑。

如:腎虛常選用陰谷、太溪、復溜調之;腎為寒濕瘀阻常用腎俞、次髎、委中等穴治之。

膀胱在六腑中亦屬於一個特殊的腑,《素問·靈蘭秘典論》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

此處要注意經文中的「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這幾個字,說明膀胱經對人體津液、體液的運行和代謝有重要調節作用,膀胱藉助腎陽、命門之火與三焦腑共同對人體的津液布化、排出發揮決定性的調節作用。

(6)心包與三焦

《素問·靈蘭秘典》曰:「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心包亦稱膻中,此處強調了心包的位置。意為心包是附屬於心的一個臟,它執行心的一些功能,對人的情志舒緩、緊張有重要影響。

手厥陰經為本藏的主管經脈,並通過本經分別與手少陽經、三焦,足厥陰經、肝有直接聯繫。在病理上,還分別與手少陰經、手太陰經、陰維脈等有某些特定的聯繫途徑。

如:心包鬱熱,常用曲澤、大陵、勞宮治之;手足厥陰經郁、瘀時常用大陵、行間治之。

三焦腑也是一個更為特殊的大腑,歷代文獻對其都有研究論述,爭辯不已。《素問·靈蘭秘典論》記載:「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意為三焦是人體最廣泛的體液流通網路通道系統。

以上討論了臟腑經絡不可分割的關係,從中已經顯示出手足十二經、奇經八脈對臟腑生理、病理、診斷、治療的重要價值。除此外,表裡經、同名經、生克經的理論更具臨床意義,在此簡略討論如下。

一是表裡經。凡表裡經連接的臟和腑,體內位置上都有明顯的臨近性:肝和膽皆在右脅下;心與小腸皆在橫膈上下;脾胃均在腹部;腎與膀胱皆在腰部、盆腔中;肺與大腸在胸部,部分大腸在腹部(關於大腸的稱謂和位置另文討論);心包與三焦主全身氣血的運行和布化,功能上不能分離。

表裡經所聯繫的臟與腑大多在營血供應、代謝排出方面具有共用或並行的結構。因此,在診斷治療上,表裡經理論都具有重要指導意義。針灸臨床上選經配穴理論中「陰病取陽、陽病取陰、陰陽經並取」的治則就是據此建立的。

二是同名經。同名經是根據陰陽理論結合臟腑的生理、病理總結歸納出來的;概括了手足兩經連接延續的特點,從而顯示出所歸屬的兩臟或兩腑在生理、病理、診斷、治療上的密切關係。針灸臨床中,大量的同名經配穴組合就是據此理論建立的。

三是相生相剋經。根據臟腑五行屬性,在一定條件下,經絡依其所屬臟腑也能產生「有益」或「制約」的治療作用,五輸穴及其選經配穴就是據此理論建立的。後世建立的子午流注針法、靈龜八法等也與此有關,只是後者突出了時間對臟腑、對疾病、對治療的決定性作用,這裡不做討論。

3、經絡疏解、控制情志病

人之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本是正常的情志變化。七情在正常範圍內是「神明」對社會自然環境中各種刺激的自然反應。是保護人體「神明」功能的重要途徑。

因此,人應當喜則喜,當怒則怒,當憂則憂,當思則思,當悲則悲,當恐則恐,使神明維持在正常水平之中。過度的情志刺激(未加控制)或抑制(過度控制)都會傷及神明進而傷害相關臟腑。

如:喜(笑)——適則心緩而寧靜,過則心散而神傷;怒(惱)——適則肝利而疏,過則肝鬱而結,或肝氣上逆;憂(思)——適則脾運暢而養五臟,過則脾滯而結;悲(哭)——適則肺氣暢達,氣機通,過則肺氣傷,氣息不足,少氣無力;恐(驚)——適則腎氣聚集、警惕、機敏,過則腎氣散,神亂,驚恐不寧。

《素問·靈蘭秘典》曰:「主不明則十二官危」,說明七情之害,不僅是情志病發生的原因,也是諸臟腑病(包括現代疾病如免疫力低下、過敏、血液病、肝膽病、心腦病、腫瘤等)產生的重要原因。

通過調控、疏解相關經絡,可以有效改善緩解情志病症。如:通過調整經絡,可以治療情志過度的喜則氣緩(臨床表現為懶言、少動、無力等);怒則氣上(臨床表現為頭痛、頭昏、暴躁等);憂(思)則氣結(臨床表現為抑鬱、孤獨等);悲則氣消(臨床表現為氣短、少氣、溲頻等);恐則氣下(臨床表現為二便失控、心神不寧等);驚則氣亂(臨床表現為心中不安、躁動煩亂)。臨床上,根據所傷臟腑和經脈分別選取相關背俞穴、腹部募穴及合、原等腧穴治之。

情志病的治療為臨床針灸治療的研究留下了很大的研究空間,今後應該以此為課題進行深入研究,發揮針灸應有的治療功效。

4、調整經絡可化解五志之偏

五臟藏五志,五志不暢,郁而化火,為濕為痰,為飲為毒。調整經絡可化解清除五志之偏,治療由此引發的多種頑症怪病。

五志分為神、魂、魄、意、志,五者之中心神為首,為君主之官,此五者與七情密切相關,包含人的心理狀態、潛意識、性格,分別與五臟相通、相連、相生、相剋。五志與五臟之間的關係如下:

神——心之所藏,神之所居。可識事物、析利害、辨真偽、調氣血,傷則神識不明;

魂——肝之所藏,辨正邪,清邪毒,調血脈,傷則暴怒不安。

魄——肺之所藏,氣之所宗,調氣機,和氣血,調一身之氣,傷則不耐久,失恆持。

意——脾之所藏,積知識,守記憶,傷則意散茫然;

志——腎之所藏,作強之官,掌應變,激發力,抗暴力,傷則不明不用。

五志傷則郁、火、痰濕、水毒皆可內生外客,百病皆至。

七情和五志是造成現代許多多發病的重要原因,其中五志比七情對人體的傷害更深更重。

五誌異常,多與人的遺傳、性格、生活環境有關,諸多精神病、情志病以及諸多臟腑病、代謝病及各種不明原因疾病如:微量元素缺少(過多)、脂肪代謝障礙、內分泌紊亂、血液病、神經元病、過敏性疾病、免疫功能低下(缺失)、癌症、白髮、脫髮,除了先天性(遺傳)外,大多屬於情志所致,與五志傷害關係密切。

對此,根據臨床癥候和經絡診察,可分別選擇相關經絡、腧穴治療,對緩解疾病癥候有一定的效果,是今後針灸學要深入研究的重大課題。

總之,經絡是全部中醫學術體系的綱領性理論,在《內經》中佔70%以上的篇幅。不系統學習理解並運用它很難真正傳承中醫學術。以上對經絡的認識和研究,僅僅是開始,要正確理解並掌握經絡理論的奧秘,必須探尋經絡的本源含義,在經典中醫理論中找尋古人對經絡氣化功能及其解剖結構的認識過程。因此筆者認為「認祖尋根」是培育、構建經絡醫學理論的源泉和堅實基礎。

版權聲明

本文源「中國中醫藥報」作者/王居易,編輯/山柰。

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繫。

青年中醫 好文選讀

-商務聯繫-

-轉載原創聯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醫同城 的精彩文章:

遇上這樣的老師,三生有幸!
人民日報:中醫學將會帶來人類醫學的真正革命

TAG:中醫同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