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克里姆林宮紀念活動時發現納粹炸彈,記者被疏散

克里姆林宮紀念活動時發現納粹炸彈,記者被疏散

【編譯/觀察者網史雨軒】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軍東線初期銳不可當,一度兵臨莫斯科城下,隨之而來的空襲讓城市飽受困擾至今。

「今日俄羅斯」(RT)8月15日報道,建築工人加固克里姆林宮時,意外發現一枚埋藏近80年的航空炸彈,當天是俄羅斯考古學家紀念日,受邀而來的記者被迅速疏散。

在莫斯科發現二戰未爆彈並不稀奇,該城東部一家鐵路汽修廠前幾天還發現了三枚埋藏炮彈,修理工們被迫撤離。

莫斯科克里姆林宮,畫面中央為俄羅斯總統府(圖源:俄衛星社)

8月15日是俄羅斯考古學家紀念日,許多記者受邀到克里姆林宮參加紀念活動。

當日,建築工人加固克里姆林宮牆內泰尼茨基花園(Taynitsky Garden)時發現了炸彈,所有記者被迫疏散。

克里姆林宮負責人赫勒布尼科夫(Sergey Khlebnikov)表示,克里姆林宮位於莫斯科市中心,1941年到1942年曾是納粹空襲目標。

據他補充,這枚未爆彈的爆炸裝置已經被工兵拆除並運走,但未爆彈很可能仍然「隱藏在一大片土壤下」。

克里姆林宮,字面意思是「內城(城市內的堡壘)」,佔地27.5萬平方米。宮城內不僅擁有官方建築和宮殿,還擁有博物館、教堂和公園,以及「沙皇大炮」和「沙皇鍾」等旅遊景點。

克里姆林宮一直在進行考古發掘工作,其悠久歷史可以追溯到9個世紀前。

該城最初建於12世紀中期,此後多次重建,用的材料也是五花八門,既有木材也有白色石頭,標誌性的克里姆林宮紅牆建於1495年。

克里姆林宮內的考古現場(圖源:俄衛星社)

「二戰歷史上的今天」網站介紹,1941年6月22日,納粹德國發動「巴巴羅薩」行動,沖入廣袤蘇聯。

7月21日,德軍首次空襲莫斯科,主要目標以火車站、工業區和機場為主,持續了約6小時。

當時蘇軍防空力量很大一部分是輕型防空炮,上演了一場「令人印象深刻的表演」。

但還是沒能阻止英國駐蘇大使館遭到空襲,不過使館工作人員和莫斯科消防隊很快撲滅了大火。

二戰中莫斯科共遭到72次空襲,絕大多數發生在1941年秋天。

1941年7月的莫斯科市郊防空陣地(圖源:ww2today)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察者網 的精彩文章:

日對韓製裁範圍或再擴大,韓半導體產業未來發展堪憂
駐港公署:美國對襲警毫不手軟,卻污衊香港警察「鎮壓」

TAG:觀察者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