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半年被「死亡」200次,誰在盼著李連杰「重病」

半年被「死亡」200次,誰在盼著李連杰「重病」

你所關注的 -不只是一 個公眾號

2019.8.16 ▏勿倚

聽讀館(tingduguan)

最近幾年,關於李連杰現狀的話題一直沒停過。

因為幾張網路瘋傳的圖片,以及他患上的甲亢,幾乎每隔一段時間都有人揣測他蒼老衰朽,每一次都能引起軒然大波。

更有甚者,說李連杰已經癱瘓在床,重病纏身,很多人紛紛信以為真,扼腕嘆息。

前段時間又有外媒爆出消息,言之鑿鑿稱:「李連杰已經去世,死亡原因不明。」

為此,李連杰好友向太看不下去了,專門發微博為他闢謠,直言不喜歡一些無聊無料的媒體來胡說八道。

經紀人也曾否認,強調照片是角度問題,李連杰患上甲亢十年,但在治療,並不會危及生命。

曾經的「功夫皇帝」,在走下影壇後,終日被關注的竟然都是去世與否?

如今已經56歲的李連杰,到底有著怎樣的經歷?

1963年,北京的一個普通工人家庭,一個小孩呱呱墜地,他是這個家庭五個孩子中最小的一個,父母給他取名為李連杰。

儘管孩子的出生讓他們很高興,但也意味著,這個貧困家庭的財務狀況將面臨雪上加霜。

李連杰長到兩歲,還在咿呀學語的時候,父親去世了。

傷心不能太久,母親作為一位收入微薄的售票員,承擔起了這五個孩子的生活。

李連杰小小年紀就懂得了什麼叫含辛茹苦,他從來不要新衣服新書包,穿的都是舊衣服。

一年級的時候,身上是已經在哥哥姐姐那裡輪了一遍的肥大褲子,李連杰害怕別人嘲笑,只能用手捂住口袋,避免別人看出這是女款式樣。

也許這是屬於當時一個窮苦小孩的尊嚴。

巧的是,8歲的李連杰參加學校習武班,吳彬教練看中了他的天賦異稟,如獲至寶地將他拽進了武術的大門。

年少的李連杰對於武術和生活的看法是懵懵懂懂,但許是受到母親的影響,向來乖巧的他,訓練很能吃苦。

「我8歲的時候就得每天練習8小時,腳疼了,師傅就說腳疼了先練手;後來手也折了,師傅就說,一不怕累,二不怕死,你還沒死呢,接著練!」後來的李連杰回憶說。

有一次練功時,李連杰猛地摔倒在地,摔壞了膝蓋骨,母親聽聞此事趕到,淚眼婆娑地勸他回家,卻被吳彬教練阻止了。

他捨不得這麼個好苗子。

李連杰也沒讓他失望,傷好後立刻練習旋風腿,練了幾百次,累到癱在地上起不來,終於練成。

屬於功夫巨星的鋒芒,早在少年時便已原形畢露。

11歲,李連杰頂著39度的高燒參加少年組全國武術大賽並連奪三冠,震驚四座。

12歲,李連杰膽大包天地衝進了全國運動會成年組比賽,且力壓群雄,拿下冠軍。

在此之後,他幾乎次次都是冠軍,有一次雙腿膝蓋脛骨出隆,後筋錯位,他就和沒發生似的,以驚人的韌性拿下了六個項目的五塊金牌。

最讓他開心的是,獲得冠軍後,他可以將掙的錢寄回家,幫助家人了。

而他與電影的淵源,則是從香港開始。

如果說17歲以前的李連杰是一隻勇猛的小豹,那麼之後的李連杰,就慢慢成為了一隻有思想的,內斂的小獅子。

他拿了很多冠軍,但煩惱也接踵而至,他發現他雖然愛武術,但冠軍並不是他一生追求的東西,他已經證明了這幾年的冠軍,但能證明到十年,二十年嗎?

答案是不可能,他總有老的時候,冠軍也從來不會只是一個人的。

有時候爭強好勝不是人生首選,華山論劍也不是習武頂峰。

年少成名的輝煌下,他開始苦惱不已,除了習武,他不知道自己還能幹些什麼。

就在這個時候,命運將一個轉變的機會推到他面前。

香港導演張鑫炎找到了他,來出演《少林寺》中的和尚覺遠。

對於很多人,張鑫炎或許名字並不,而在當時,卻是由他開創了一個中國武俠的新時代。

從前鏡頭下的武術多為花架子和鏡頭技巧的運用,而《少林寺》卻一反常態,讓人們真正感受到了中華武術實打實的魅力。

很快,《少林寺》以1毛錢的平均票價取得了1億多的票房,在中國掀起了一股武術熱潮。

大街小巷都迴響著主題曲《牧羊曲》,印著李連杰的畫報成了少年男女青春盒子里的收藏。

據說當時因為李連杰而剃髮拜進少林寺,想要稱霸武林之人,差點踏破了少林的門檻。

光頭和尚覺遠的形象已經成為了一個時代的印記。

雖然《少林寺》讓李連杰一炮而紅,但拍戲時的日子卻也並不是那麼好過的。

當時內地和香港的演員之前存在著很大的差距,李連杰和其他配角起早貪黑,累死累活地拍戲,只能拿每天1塊錢的片酬,而演死屍的香港人卻可以掙50元。

為此,張鑫炎答應李連杰如果他演得好就獎勵他演一天死屍。

「一般的武夫大都魯莽,帶江湖氣,而他武藝高強,卻無粗俗之舉;仗義行事,又無江湖之氣;勇敢堅毅,並無凶刁之貌。」

這是張鑫炎對李連杰的評價。

《少林寺》後,電影公司又要開拍《少林小子》,收益還不錯,但到了第三部《南北少林》,矛盾就來了。

先是片酬的問題,李連杰因為拍戲一身是傷,腿斷了,半月板碎了,十字韌帶全裂了。

然而在當時的經濟體制下,作為國家的人,無論怎麼出名,還是只能拿一塊錢片酬。

再有就是和導演的矛盾,當時的導演由張鑫炎換成了劉家良,許是不習慣新導演的拍戲風格——有一次在城牆下等了幾個小時準備拍戲,結果導演在城牆上逛了一圈,宣布今天不拍了。

李連杰生氣了。

《南北少林》失利後,李連杰自導自演了《中華英雄》。

可因為他經驗不夠,也因為人們很難從「少林小子」的印象中走出來,這部電影也慘淡收場。

他再一次失敗。

原本意氣風發的少年被冷水澆進了低谷,這之後,他便第一次在江湖銷聲匿跡。

李連杰失意後,正好當時的妻子黃秋燕懷孕,二人索性去往美國,貸款買了一棟房子,開起了小拳館,生活像隱居一樣,清貧寧靜,並生下了兩個女兒。

對於這段情事,不知後來李連杰揮別黃秋燕,與亞洲小姐冠軍利智結婚後,回憶往昔,不知道有沒有唏噓。

1991年,李連杰與嘉禾公司簽約出演的《黃飛鴻》系列影片上映,轟動一時。

李連杰蛻去了屬於少林少年的青澀,成功轉化成了沉穩而正氣的黃飛鴻。

少年再次出山,已是一代宗師。

《黃飛鴻》屬實算是佳作,導演徐克將自己對於當時中國的看法和反思加入其中,借古諷今。

而李連杰憑藉其演出,將中華功夫展示得淋漓盡致,「喚起了香港遺失已久的尚武精神」。

但其中也不是很順,在拍完《黃飛鴻》後,李連杰和經紀人羅大衛(羅維的兒子)反目了。

羅大衛憑藉自己的關係讓李連杰與嘉禾公司簽了合同,但是到期卻拖欠報酬,遇事也偏幫公司,李連杰無法忍受,於是《黃飛鴻》拍了一半便罷演。

王晶曾經在自傳中寫過,當時嘉禾對於李連杰的態度是:「他是大陸仔,可以有足夠能力玩死他」。

李連杰找到了蔡子明,請他做自己的經紀人,蔡子明曾經在荷蘭做過黑幫生意,是個狠角色。

他很快幫助李連杰談攏了合約,繼續拍攝《黃飛鴻2》。

1992年4月16日早上,蔡子明在距離富藝電影公司的附近被人槍殺,頭上打了9槍,當場斃命。

世事無常,此事引起一片嘩然,什麼猜測都有,但最終還是毫無真相。

李連杰本人也陷入了危險中,他不得不搬離了原住址,並請了人隨身保護。

當時的香港娛樂圈,混亂如斯。

後來在李連杰的採訪中,主持人聊起蔡子明,李連杰回答自己對他很感激,因為那時他對自己說過:「記住,大家要的是蛋,不是雞。」

也正因如此,李連杰才決定,自己成立正東影業公司,還為了當監製起了個別名:李陽中。

這一次,他已經不再稚嫩,製作的電影《方世玉》、《太極張三丰》、《精武英雄》等廣受好評。

其中《精武英雄》不僅致敬了李小龍,還完美地踐行了李小龍的武學思想,「以無法為有法,以無限為有限」,是香港功夫片的一個新高度。

有人說:「李連杰精確而完美地表達了袁和平心中的截拳道精神,為功夫電影貢獻了一個無法複製的視覺奇觀。」

當年的動作片,不得不說,李連杰佔了很大一部分的天下。

20世紀末,香港電影的勢頭漸趨衰落,李連杰便將眼光,放到了好萊塢。

他參演了《致命武器4》、《致命羅密歐》、《龍之吻》等電影,讓好萊塢對他大加讚賞,帶來了一股新的武術風潮。

而他實打實,拳拳到肉的真實武術表演和傳統中國文化的錦上添花,也讓看慣了花架子和笨拙打法的西方人感到十分新奇,或多或少改變了西方人眼中原本的華人武星的形象。

2005年,他回到正東,拍攝了《霍元甲》,在這部電影之後,這位「一代宗師」這才逐漸遠離曾經的影壇。

人們一直疑惑從影壇消失的李連杰去了哪裡,所以才會有開頭提到的那些無端猜測。

畢竟半生都是「功夫皇帝」,雖然如今年輕不再,但熱度不減。

然而李連杰並沒有如大眾所言消失得徹頭徹尾,他雖說遠離了影壇,但卻致力於公益,忙於自己一手創辦的的「壹基金」公益組織,還有中國傳統武術的宣傳。

在工作之餘,他也會偶爾拍拍電影。

原本輝煌的人一旦消失在大眾視野,總能惹來人們的無盡想像和流言蜚語。

除了經常「被死亡」之外,之前一直流傳一個說法,說李連杰近些年來執著於拍「爛片」,還有人說他之所以拍「爛片」是因為有錢賺。

什麼《白蛇傳說》、《不二神探》、《封神傳奇》,豆瓣評分一個比一個慘烈。

但事實上,《海洋天堂》是為了公益,不要片酬,《白蛇傳說》和《不二神探》是為了還人情,而只有一點點戲份的《封神傳奇》,同樣是為了舊情而已。

所以有人說他年齡大了拍不出好電影,我倒覺得未必,而是李連杰根本就不想拍。

他接受採訪時說:「電影是我業餘愛好,順其自然,機緣到了,好玩,就玩一玩。」

或許從前的他拍電影是為了塑造角色,掙錢,但如今的他拍電影,要麼是為了公益,要麼是為了義氣。

就如去年和馬雲拍攝的電影《功守道》,是為了宣傳中國武術,沒錢。

而近日接拍《花木蘭》,多半是為了曾經把他拽出泥潭,請他拍《霍元甲》的香港著名電影人江志強。

好友向太曾直言李連杰有義氣,朋友眾多,相幫也甚多。

少年俠氣,交結五都雄。

許是經歷得多了,對功名利祿的事已經看淡了,如今老了,從此戎馬生涯退下,粗茶淡飯也是江湖。

有人說,他正在成為「手中無劍,心中也無劍」的高手。

想來李連杰這一生,前半段圍繞武術和電影,後半段做起慈善,一生有過錯誤,有過堅持,有過爭執,有過韌性,有過輝煌,如今年齡大了,唯初心不減。

若是時間一晃,回到37年前,少林寺的和尚說,「盡形壽不飲酒,汝今能持否?」

THE END

作者簡介

勿倚

聽見世界的聲音,讀懂人間的辛秘。每晚9:00,聽讀館伴你度過孤獨且有趣的時光。本文由聽讀館原創,轉載請聯繫聽讀館(tingduguan)。

好物推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針見 的精彩文章:

《別讓傷害靠近你》:幫孩子辨別校園霸凌,遠離隱性傷害!
代表中國舌戰美媒,就得有人幫你提行李?

TAG:針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