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國家為什麼禁止挖帝王墓?與郭沫若有關,這都是血的教訓!

國家為什麼禁止挖帝王墓?與郭沫若有關,這都是血的教訓!

相信大家都看過近年來大火的盜墓劇吧,《鬼吹燈》《盜墓筆記》等等,隨便一個系列都看的人心驚膽戰。我們都知道,盜墓是違法的,甚至關於國家正規的考古隊,社會對他們的看法也是褒貶不一。事實上,考古這種事有利有弊,一方面可以幫助國家更深入的了解歷史文明,一方面也很難再保證這個遺址的完整性。不過,讓我國發布「十年內禁止挖掘帝王墓」法令的原因,還是得從郭沫若挖定陵墓說起。

郭沫若作為民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後期對歷史文學簡直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根據史料記載,完整的《永樂大典》就藏在永樂皇帝朱棣的長陵中,於是郭沫若便動了挖長陵的念頭。當時也有不少人反對,但是郭沫若像走火入魔一般,帝王之墓對他有著極大的吸引力。所以他堅持啟動了挖陵墓的計劃,只不過,長陵是找到了,但是入口卻大半年都沒有找到。沒辦法,只好先從萬曆皇帝的定陵開始考古。

據說定陵的入口也是花了好大功夫才找到的,定陵總面積1195萬平方米,分為前殿、中殿、後殿,就像我們平時在盜墓電影中看到的一樣,非常壯觀。打開了萬曆的棺木,也不能說是沒有收穫,畢竟考古專家從萬曆的骸骨上,發現了一件事,為這位號稱「清朝最懶」的皇帝伸了冤,原來萬曆不上朝的原因是因為左右腿不一樣長,也就是說是個瘸子。只可惜那個年代考古,往往損失總比收穫多。

因為沒有保存文物的技術,所以陵墓中的很多古董文物,甚至是金銀財寶等,氧化之後有些腐爛掉,有些直接灰飛煙滅了。據說當時的三口金絲楠木棺材竟然都被直接扔掉了,實在是讓人痛心!開定陵一事受到了很多考古學家的指責,所以挖長陵的計劃也被強制暫停。後來郭沫若又提出要挖秦始皇的墓,當時就受到了周總理的指責。不久後,乾隆的陵墓又被人發現,為了防止郭沫若打乾隆墓的主意,眾多考古學家聯名上訴,最終國家發布了「十年內不允許發掘帝王墓」的規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奇古今說史 的精彩文章:

「暴君」商紂王真的「紂」嗎?被騙這麼多年,真相終於出現!
不接受投降,直接殺死17萬俘虜!公開宣布:永遠不會原諒日本!

TAG:新奇古今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