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前朝滅亡後,有一類人最受新朝忌憚,對他們往往都是趕盡殺絕

前朝滅亡後,有一類人最受新朝忌憚,對他們往往都是趕盡殺絕

崇禎皇帝在煤山自盡後,他的子女流落民間,下落不明。明朝遺老在思念故國之餘,也不由地對落難皇子皇女的下落有了各種猜測。

後世所傳武功高強的長平公主,大多是武俠小說家杜撰的。實際上,長平公主在順治三年(1646年)就已經去世了。北京城陷落之時,崇禎皇帝有兩個女兒和三個兒子。他在自盡之前擔心自己的女兒受辱,於是,提劍進入壽寧宮,想要了結女兒的性命。

長平公主看到殺氣騰騰的父親,早已嚇得痛哭不止。崇禎帝看到後心生惻隱,悲痛地說道:「你為什麼生在我家!」然後,他還是狠下心來,揮刀向女兒砍去。長平公主的一支手臂被父親砍斷後,頓時疼的昏死過去。

崇禎皇帝以為女兒已死,於是,繼續揮劍殺死了另一個女兒昭仁公主。不料,長平公主只是昏厥,並未死亡。五天之後,她竟然醒了過來。順治二年(1645年),她向順治皇帝上書,請求出家為尼。順治考慮到她亡國公主的身份沒有同意,而是將她許配給了當初崇禎皇帝為她選的周顯。此後,清廷對她家很是照顧,但因國破家亡,她整日里鬱鬱寡歡,不久後便去世了。

崇禎皇帝自盡前尚有三子,太子十六歲,皇三子定王十四歲,皇四子永王十歲。崇禎為了能讓自己的兒子在將來繼承大統,特意將皇三子和皇四子藏在周皇后的父親周奎家中。而太子來不及出去便被李自成大軍包圍,無奈之下,太子只好潛入民間。不料,京城陷落不久,貪生怕死的周奎便把定、永二王獻給了李自成。在李自成的搜索下,太子也很快被抓了。

太子雖尚未成年,但貴為皇族,自有一番傲骨。他不卑不亢地問李自成:「怎麼不殺我?」李自成擔心妄殺太子會引起民變,於是,回答道:「你又沒犯什麼罪,我怎麼能無緣無故將你殺了?」據史書記載,李自成攻打吳三桂時,曾將太子三人帶在身邊。但是,李自成戰敗之後三人的下落,就無從得知了。有人說,三人被吳三桂奪取,也有人說,定王在城南被人殺了。

但是,也有人說,崇禎十七年(1644年)太子曾在京城出現。並且,在順治二年(1645年),南明的都城南京中亦有太子出現。

毫無疑問,這兩個太子中一定有一個是假的。

第一次,太子是在太監的陪同下出現在周奎府上。當時長平公主在周奎家中養傷,她一見太子便痛哭流涕,並抱著太子不肯鬆開。周奎率家中眾人向太子行禮後,問起太子近況。

太子說:「城破的時候,我為了躲避賊兵,一直藏在東廠門外。過了幾天我趁黑潛入東華門,謊稱自己是逃難的人,求一家豆腐店讓我幹些雜活,好混口飯吃。豆腐店的店小二看我可憐,就讓我在灶前燒火。我幹了幾天後聽到賊兵搜尋我的消息,擔心被抓,就跑到了崇文門外的一個尼姑庵里。父皇的太監在庵中發現了我,對我說公主還在,於是我就趕來相見了。」公主擔心周奎向李自成報告太子的下落,於是,便叮囑太子萬萬不可再來。但是,太子十分理念公主,李自成被清軍打跑後,太子又來探望。

這次,周奎為了避免引火燒身,直接命人將太子趕了出去。恰逢此時清兵在外巡視,一下子便將太子綁了回去。刑部審理後,判決這個太子是冒牌的,理應處死。但是,刑部主事錢鳳覽認為此事重大,斷不可草草結案。於是,他特意請來了之前的太監王德化和曾經侍奉過太子的錦衣衛前去辨認。錦衣衛見過太子後,都說是真的。但是,周奎站出來說道:「就是真的也要判成假的,以此來為國家除害。」這位備受崇禎皇帝寵信的國丈,此時竟然能幹出如此賣主求榮的事,真是令人齒冷。

兩方人一方說是真的,一方說是假的,刑部也不好判決,於是,上呈朝廷定奪。

多爾袞見此事爭論不休,決定將太子關進監獄以免橫生事端。此後,多爾袞擔心太子的存在會使政局不穩,於是,狠下心來將太子處死了。

第二次,太子是在南京出現的。當時,朱由崧已經在南京登基,是為弘光帝。弘光聽說太子流亡到了蘇杭一帶,於是,派太監李繼周前去迎接。據說,太子見了李繼周曾問道:「倘若我跟你去南京的話,這皇帝是否讓我來做?」 李繼周聽了直話嚇得冷汗直流,只得裝傻充愣說:「奴才不知,奴才不知。」

太子來到南京後,弘光又派兩個太監前去辨認太子。他們見到太子後便痛哭失聲,然後,將自己的衣服脫下給太子穿。弘光皇帝聽說後勃然大怒:「朕讓你們去辨認太子,可你們沒有分清真偽便如此行事。」接著,弘光下令將兩個太監連同李繼周一同處死,已正視聽。看到弘光帝對太子如此忌諱,大臣們紛紛三緘其口,不敢亂言此事。

幾天後,之前曾經見過太子的太監盧九德也來辨認。盧九德看了太子很久,但遲遲不肯表態。太子看到盧九德後,大聲呵斥到:「看到我,為什麼不磕頭行禮!」 盧九德聽到後只好跪下叩頭,說:「奴才無禮。」太子聽後仍然不依不饒:「這麼幾天不見,你就胖成了這樣,可見,你在南京的日子過得有多好!」

盧九德聽後只是唯唯諾諾地說道:「小爺保重,小爺保重。」儘管如此,盧九德仍然不敢說太子時真的。弘光帝問他是,他只是模稜兩可地回答道:「看起來有點像。」弘光帝深知,太子一旦是真,自己的皇位就會受到質疑。於是,便不斷給手下大臣示意,讓他們將太子認定為假。曾經當過太子講官的王鐸對弘光的想法心知肚明,於是,一口咬定太子時假冒的。

順治二年(1645年),弘光下旨讓人再次審訊太子。審問官指出太子是假,並說假太子的真名叫王之明。太子聽後大怒道:「你們將我帶來南京,不認我就算了,怎麼還要將我的名姓都改了?」都察院御史李沾喊太子王之明,太子默然不應。李沾再問,太子便道:「為何不喊明之王?」 李沾為了使太子就範,就對太子用刑。施刑之時,太子大呼崇禎皇帝。

看到弘光朝廷如此行事,南京城的民眾紛紛都說弘光帝想要斷絕先皇崇禎的血脈。眾口鑠金之下,弘光擔心釀成民變,於是,不殺太子,而將他囚禁在監牢中。」清軍攻破南京後,南京民眾將王鐸暴打一頓,然後,衝進監獄將太子放出。清軍統帥多鐸佔領南京後,詢問太子下落。歸降的南明群臣都說太子是假的,多鐸卻笑道:「太子南逃,肯定化為他名。如果說姓朱,豈不早被弘光殺了?」

不久之後,清軍抓到了弘光,並將弘光帶到了太子面前。太子問弘光:「 皇伯父讓我來南京,又不認我。不僅將我的名字改了,還對我用刑。這難道只是奸臣所為?皇伯父難道一點都不知道嗎?」弘光聽了頓感尷尬,不知該如何回答。幾個月後,兩人被清軍押往北京,隨後都被下旨處死。」太子雖死,但民間仍有不少借皇三子之名起兵的事情發生。

說白了,這些起義者只不過是為了收攬人心。至於皇三子是真是假,已經不重要了。

參考資料:

【《明史》、《真假太子案》、《心適堂 松岩 敬勝齋遺稿合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山川文社 的精彩文章:

因一封「免死詔書」,直接將自己送上了不歸之路,漢武帝一箭三雕
在中國,商永遠鬥不過官?沈萬三就是個例子,硬生生被整成窮光蛋

TAG:山川文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