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遊戲 > 食人魔,還是巨魔,你知道這兩種奇幻生物的區別嗎?

食人魔,還是巨魔,你知道這兩種奇幻生物的區別嗎?

食人魔與巨魔是西方文學當中有兩種生物,儘管他們在如今的奇幻題材遊戲以及影視作品當中頻繁地出現,然而事實上我們對這兩種生物的了解是很少的,兩種生物設定在不同的作品當中形象的並不相同,再加上國內外文化的差異,這使得國內玩家對於這兩種生物的認知更加模糊。雖然可能大概能說點兩種生物的不同,但卻沒法弄清楚確切的差距在哪。讓我們首先來看看下面四款經典遊戲當中的食人魔與巨魔形象。

上面四張圖分別為《魔獸世界》和《戰神4》的食人魔,《巫師3:狂獵》和《英雄聯盟》中的巨魔。可以看出來、食人魔、巨魔,這兩種生物在不同作品當中的長相、習性等等差異都是巨大的,那麼我們就結合下相關的歷史傳說,看看食人魔和巨魔的形象究竟是什麼樣的。

食人魔:媽媽說它只是喜歡吃人而已

通常,食人魔被認為是類人怪物,巨大、醜陋、殘忍、可怕是它們的代名詞,它們通常出現在民間傳說、小說和神話中。在民間傳說和童話中,它們被描繪成以人類為食的令人討厭的類人怪物;在文學作品中,「ogre」一詞則是對有噁心習慣的人的隱喻,而殘暴、剝削和殘暴的人也被認為像食人魔一樣。由於翻譯的原因,這裡的食人魔與一些根據現實事件改變的殺人狂類食人魔,完全是兩個概念,所以請不要對號入座。

從外表上看食人魔通常被描繪成身體高大且強壯、皮膚顏色異常、食慾旺盛和毛髮豐富的生物。在巴洛克時期的一些藝術作品當中的食人魔形象與希臘神話當中的巨人,尤其是獨眼巨人(Cyclops)十分接近。 而在一些藝術作品當中,巨人往往與食人相互關聯,經典的例如《傑克與豌豆》、《穿靴子的貓》,在2016年斯皮爾伯格導演的電影《圓夢巨人》(The BFG)當中也出現了食人巨人的形象。

英文中的「ogre」一詞最早源於法語,出現在12世紀法國詩人克雷蒂安·德·特魯瓦(他的作品大多關於亞瑟王與聖杯故事)的作品《Perceval, li contes del graal》(譯作珀西瓦爾,聖杯的故事)中,故事當中的食人魔是蘇格蘭的原住民,它們會恐嚇第一批人類定居者,並且吃掉人類嬰兒和小孩。

Et s"est escrit que il ert ancore,據記載他還會再來,

que toz li reaumes de Logres,在Logres所有的領域裡,(Logres被認為是亞瑟王的王國)

qui jadis fu la terre as ogres, 被稱為食人魔之地,

ert destruite par cele lance. 用長矛將它們毀滅

關於食人魔一詞的來源在《法國學院詞典》也有另外一種說法,即該名字來源於「Hongrois」一詞,意思是匈牙利人,因為在西方文化中,匈牙利人被稱為一種怪物。食人魔也可能出自《聖經》——《Og,最後的巨人》當中。然而,也有人認為食人魔與奧庫斯和食人魔傳說(Orcus and the Ogre Legend)、阿格洛斯(Oiagros)、奧科(Orco)、奧尼(Oni,日本神話中的鬼,我個人認為這個形象與其他的差距較大)有所關聯,篇幅原因就不具體展開了。儘管食人魔的確切來源並不清楚,不過大部分的說法當中,食人魔都不是由純粹描述怪物的辭彙衍生而來,而且通常都與巨人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後來食人魔一詞被查爾斯·佩羅和瑪麗·凱瑟琳(也稱為奧爾諾夫人)兩位作家所使用而廣為流傳。其中兩部代表作品,《睡美人》和《蜜蜂和橘子樹》,裡面有比較經典的食人魔形象。

《睡美人》早期的故事版本是有前後兩段的,前半段的情節我們在格林童話或迪士尼動畫當中都十分清楚了,這裡我們只討論後半段,由於這部分故事被格林兄弟否決了,沒有寫入他們的書中,大部分的人可能並不了解。故事的後半段,國王(王子)與公主生下了雙胞胎。在1330-1344年的民間傳說版本當中,國王因說夢話,導致王后知道了公主的存在,於是她派人寫信欺騙公主讓她把雙胞胎送過來,並且讓廚師殺死雙胞胎並做成菜肴送給國王吃,後續又準備殺死公主,但陰謀最終被國王發現,在處死王后之後,國王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

嗯?食人魔呢?不要急,1697年查爾斯·佩羅對這個故事進行了改編,國王變成了王子,吃人則是王子的母親(還是王后),不過這裡的王后是一個女性食人魔(Ogresse),王子有著一半的食人魔血統,其他的部分改動不大。查爾斯·佩羅的版本,對故事當中一些不和諧的元素進行修改,用食人魔替換了人類,食人魔在這裡最多只是個背鍋俠而已,用來迴避故事中出現同類相食的情節。

至於《蜜蜂和橘子樹》是法國的童話,沒有在國內廣泛傳播。故事大概劇情是國王一家的船失事,還是小嬰兒的公主與一家人失散了,然後一對食人魔找到了公主並且撫養她長大,當然食人魔母親(Ogree)目的是為了等她長大之後做自己兒子的妻子。在十多年後國王放棄了尋找公主,並讓堂兄派他最好的兒子來做國王,此時的公主雖然在食人魔部落中,卻依然在儘力幫助那些被食人魔打劫的人類。有一天公主救下了一個男人,正好就是這位堂兄,而堂兄也通過信物認出了公主,於是二人展開了一系列操作,弄死了小食人魔,並偷走了食人魔的魔杖與駱駝逃跑。逃跑途中,每次要食人魔被追上的時候,就用魔杖把自己和王子變成其他東西騙過食人魔,最終她把自己變成蜜蜂,把王子變成橘子樹的時候,魔杖卻被路過的普通冒險者順走了。畢竟是童話故事,最終主角二人還是被仙女發現,變回了原型並且過上了幸福生活。

雖然這些童話現在看挺狗血的,當然這次我們關注的重點不是這個,是食人魔,雖然兩篇童話當中對女性食人魔的用詞(上文有標)不一樣,但的確描述的是同一種生物。在這兩個故事的設定里,食人魔和人類的相似度極高,它們有自己的族群,較高的智慧,甚至還能和人類結合,並且誕下子嗣。這裡的食人魔與人類相對比,除了有食人特徵之外,區別真的很小。

到了近現代的電子遊戲當中,食人魔的形象大多來自於經典桌游《龍與地下城》(後面簡稱DND),主要是強壯、殘暴,思想簡單,喜歡用武力解決問題的生物,廣義上設定是地精的一支(媽媽說它只是個子比較大)。其形象多半是無毛、身形巨大的野蠻怪獸形象,通常拿著與它們身形相匹配的重型武器。它們都是以部落族群的方式生存,處於原始文明階段。在後續魔獸、戰錘當中的食人魔,也深受到這種DND文化的影響。

如今,對於更多的人來說,提到食人魔,往往會聯想到一種非常萌的生物。當然最最經典的,莫過於《魔獸世界》中塑造的食人魔形象,暴雪在DND基礎上對食人魔外觀上的進行的一些改動,弱化了兇殘的特徵,突出食人魔感人的智商和簡單粗暴的行動方式,於是一個經典的蠢萌型角色就這樣誕生了。除此之外,順便提一下夢工廠的經典動畫《怪物史萊克》(Shrek),主角史萊克其實是一隻食人魔。

總結一下,食人魔是源於法國傳說的怪物,早期形象是野蠻、原始並且食人的巨人,而到了現代,DND在保留了神話傳說中食人魔生活習性的前提下,主要對食人魔外表做出了修改,加入了更多的怪物元素。如今我們所看到的食人魔,大部分都是基於DND設定下的怪物形象了。

巨魔:媽媽說。。。嗯?你們兩兄弟怎麼長的不一樣?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巨魔的英文單詞「Troll」,中文翻譯相當複雜,常用的翻譯就包括食人妖、洞穴巨人、山怪、巨魔,甚至還有翻譯成精靈的做法。雖然中文裡像的是完全不同的東西,不過在英文里全都指向「Troll」,所以這裡對巨魔的討論也是基於「Troll」展開的。

巨魔是來自於斯堪的納維亞民俗學和挪威神話中的超自然生物。在斯堪的納維亞民間傳說介紹了兩種巨魔:「jotnar」和「huldrefolk」,它們的翻譯也不相同,為了方便敘述,我們在這裡分別稱它們為「大巨魔」和「小巨魔」。這兩種巨魔的起源地點略微有所不同,特性相差也十分巨大。

大巨魔來源於古代北歐的冰河巨人,它們高於常人,不過與食人魔不同,巨魔的四肢由石頭組成,容貌粗獷,它們與自然很親近,甚至植物會在其中一些巨魔的皮膚上生根。大巨魔的樣子相對多樣化,其中最丑的可以像是獨眼巨人,或者長了很多個腦袋。有些描述當中當中,大巨魔被賦予了食人特性,並且與陽光接觸會變成石頭。這類巨魔通常以家庭為單位,它們生活在遠離人類的洞穴或者森林當中,而在描述中,大巨魔是與人類的關係常常是敵對的。同時大巨魔是傳統意義上的低智生物,它們與生俱來的蠻力能讓它們拔起樹根並且將大樹當作棍棒,也能夠投擲巨石當作導彈,有些自然之力強大的巨魔可以掌控雷電或者雪崩。大巨魔的形象它們不同於食人魔,它們與人類的相似程度更低,大巨魔可能是人類對於自然的恐懼而假想出來的一種怪物。

小巨魔被描述為小型的類人生物,甚至經常會被誤認為人類,只能被它們那牛或者狐狸般的尾巴所暴露。這類巨魔喜歡做些惡作劇,例如利用歌聲引誘冒險者進入叢林,它們其中一些還會點小魔法,會讓人昏睡或者看到幻象等。某些記載中小巨魔有被證實為與人類高度相似,與大巨魔不同,它們並非是原始且低智的,它們有自己的社會體系。這一形象不同於大巨魔直到如今也很少有變化,小巨魔則由類人生物慢慢轉變為精靈、侏儒一類的生物了。

語言學上認為「Troll」一詞可能來源於原日耳曼中性詞「Trullan」發展而來,至於「Trullan」的來源則並不清楚。在古斯堪的納維亞語中,巨魔一詞與很多的詞混用,有傳說巨魔最早的時候可能拿來指代各種各樣的生物,它們會從自然中汲取魔法並用來對付人類,巨魔可以指醜陋的人或者是女巫,也可能是邪惡的鬼魂、惡魔,亦或是狂戰士等等。而在流傳下來的神話傳說當中最終成為兩種截然不同的巨魔,似乎也是過去對這類生物多樣性起源的印證。

通常認為巨魔最早出現在14世紀的作品散文埃達中,其中有文章描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在9世紀,一位冒險者在穿越叢林的途中,與一個女性巨魔相遇,女巨魔主動上來與他溝通,詢問了對方的身份也介紹了她自己。巨魔說了一大堆翻譯過來類似「我是風暴降生的丹妮莉絲。。。」之類的話,而那位冒險者也回應說自己是一位技藝高超的吟遊詩人。

巨魔後續作為巨大、愚蠢的怪物形象出現在各類傳說與故事當中。在挪威民間故事《阿斯克蘭登的冒險故事》當中,主角阿斯克蘭登戰勝巨魔,躲避海盜,拯救公主。19世紀的挪威童話《三隻小羊比利》中,主要講述了三隻英勇的小羊需要過橋,才能到達河流對岸吃到新鮮的草,然而橋上有一隻兇狠的巨魔,它會吃掉任何過橋的生物。這裡的巨魔都是一種兇殘無腦的巨型怪物。當然也有帶有智慧的巨魔形象,上面兩張插圖就是20世紀的約翰·鮑爾繪製的巨魔形象,有巨大丑陋的怪物形象,也有詭計多端的小魔怪形象。

到了現代,巨魔在歐洲與美洲產生了分化。在歐洲地區的巨魔形象更加接近於大巨魔,是無知、醜陋的怪物,其經典形象就是如今我們在一些歐洲遊戲公司開發的遊戲當中的樣子。典型的有《巫師3:狂獵》、《神界原罪:2》,裡面巨魔都是巨大且醜陋,並且沒什麼頭腦的類人怪物,雖然它們有點憨,不過他們能聽懂一定的人類語言並且簡單的交流。這裡的巨魔也不是純粹邪惡的嗜血怪獸,很多的時候則像一個力大無窮的孩子,只要哄得好,沒必要屠殺任何一隻巨魔。

還有一些經典作品當中,例如《指環王》《DND》或者《上古捲軸》中巨魔,則更接近傳統意義上的怪物。它們不管是混沌的產物也好,原始的生物也罷,這裡的巨魔本性大多是邪惡的,喜歡殺戮的巨大怪獸。

這裡提一下另外一種截然不同的巨魔,那就是由暴雪《魔獸世界》所創造的巨魔形象,魔獸里的巨魔幾乎完全捨棄了之前經典的巨魔形象,它們不僅僅是單純無腦的怪物,而是成了一個具有發達文明並且熱愛戰爭強大的種族。不同於食人魔一直是圍繞部落生存的,這次改編使得大巨魔這一生物難得以社會組織一起生存。後續包括《DOTA2》、《英雄聯盟》等一些列遊戲幾乎都沿用了這種狂戰士種族的設定。

而基於北歐神話製作的戰神和他的老父親裡面,巨魔也不僅僅是單純無腦怪物形象,它們有著自己的文化,抱著象徵它們文化的巨大圖騰。

補充一下,雖然在神話傳說當中沒有這樣的描述,但是在各類遊戲當中,甚至包括魔獸,巨魔這一物種的設定大多具有超強的生命力,它們要麼很難被殺死,要麼有著極強的恢復能力。

聊了那麼多,那麼小巨魔呢?在美國,這裡的巨魔形象更多的是來自小巨魔,它們的形象是看起來小小的、可愛的動物,而且特別喜歡孩子。它們甚至作為卡通玩偶廣受歡迎,其特點是大而圓的鼻子和高而蓬鬆且色彩鮮艷的頭髮。其中經典的形象是迪士尼《冰雪奇緣》當中的「地精」,還有夢工廠製作的電影《魔發精靈》(英文名Troll,難為翻譯者了)。

總結一下,巨魔的來源是北歐的古老神話傳說,早期指代了多種生物,其具體形象後續則主要分化為了兩種生物:野蠻無腦的大巨魔,以及古靈精怪的小巨魔。即使到了現在,關於巨魔一詞所代表的生物也是十分多樣。中土世界兇殘的戰爭機器、巫師里不太聰明的傻大個、魔獸里的嗜血狂戰士以及調皮搗蛋的小精靈,這些東西都是巨魔。

如果你來點簡單,食人魔和巨魔到底有什麼區別的話,可以這樣認為:食人魔是原始人,大巨魔是猛獸(類似熊,老虎),小巨魔是小精靈。

投稿來自篝火營地【1P俱樂部】成員:無夜千幕雪

本文轉載請註明出處:篝火營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篝火營地 的精彩文章:

E3 2019:《絕地:隕落武士團》試玩:光劍拼刀、原力引爆
《節奏光劍》評測:沒玩過別說你懂VR,讓你見識真正的原力音游

TAG:篝火營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