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隱藏英雄!上甘嶺一等功臣:「我啥都不要,有困難我自己能克服」

隱藏英雄!上甘嶺一等功臣:「我啥都不要,有困難我自己能克服」

記「藏」在山溝里的志願軍一等功臣張家幫

老英雄張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堅守初心、不改本色。在四川省金堂縣的「山溝溝」里,也住著一位張富清式的老兵——

8月14日,筆者一行從成都出發,驅車50公里來到依山傍水的金堂縣觀音山村。穿過熙熙攘攘的鄉村集市,沿一條陡峭的窄路走上山坡,這裡坐落著攀鋼集團金堂分廠職工宿舍區。行走在一片老式樓房中,滿眼是剝落的牆皮和銹跡斑斑的管道,很難想像,幾十年來這裡竟住著一位志願軍老英雄、上甘嶺一等功臣——85歲的張家幫(曾用名:張家邦)。

志願軍老兵、一等功臣張家幫

拾階上樓,一位身穿整潔軍裝的老人帶著和藹笑容快步迎來。張家幫招呼筆者一行進屋在客廳坐下,轉身從卧室拿出一台老式風扇說:「不好意思,另外那個風力大點的壞了,還沒修,先將就用著……」筆者看到,沙發漏出了白色的內襯,老舊的檯燈底座已經發黃,但簡陋的兩室小套間內卻乾淨整潔。伴著電風扇的「嗡嗡」聲,張家幫老人回憶起那戰火紛飛的歲月……

張家幫所住的攀鋼集團金堂分廠宿舍區

「我們當時所在那個山的石頭特別硬,居然還是被猛烈的炮火削下去6公尺。戰鬥結束時,我們的防空洞里搜尋到100多位犧牲戰友的遺體……」回憶起上甘嶺戰役的慘烈,張家幫一度沉默,眼眶泛紅:「我們一個連上去200多人,堅守陣地9天9夜,被換下來時只有4個能動的了:連長、三班長、九班長和我。只要一想到這,我就覺得我不應該在那麼好的地方(指轉業後的工作)。」

張家幫家中至今珍藏著《上甘嶺》等老電影碟片

「那時候戰壕里火光和灰塵遮天蔽日,我們啥也看不清……」提起那場殘酷的戰鬥,張家幫連連擺手說道,「密密麻麻的敵機尖叫著從頭上飛過,有時候帽子都會被掀掉。敵人炮火太猛,補給很難送上來,有次運輸隊12個人背著吃的往上沖,送到地方只剩1個人了。真是又餓、又渴!但當時我們都不怕,喊著『為戰友報仇』『為祖國爭光』的口號,打退敵人一次次衝鋒。甩手榴彈的時候,有時甩兩個,有時甩三個,(甩之前)自己心裡默數『1、2、3、4』,這樣手榴彈在半空中爆炸,殺傷力更大;要是敵人太多,就用爆破筒;有時候還會用上反坦克手雷,有的在距離己方陣地只有2、30公尺的地方就炸開,就是在那個時候我留下了腦震蕩的後遺症。」

張老動情回憶戰鬥故事

自1951年5月入伍,到1971年10月轉業,20年時間裡,張家幫參加過數不清的大小戰鬥:1951年~1955年作為工程兵和戰士參加抗美援朝,堅守上甘嶺597.9高地,獲得時任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日成親自授予的「一等功」勳章;1966年~1969年作為工程兵參加抗美援越,獲得時任越南最高領導人胡志明授予的多枚紀念章、紀念牌。張家幫告訴記者,在這兩場戰役中,他還獲得過兩次二等功,但是他拒絕受獎:「我有一個(一等功)就夠了,其他的給戰友吧!」

張老的一等功榮譽證書

「傷疤是軍人的勳章」。在戰爭中,張家幫嚴重腦震蕩、聽力也受損,這給他留下折磨大半輩子的頭痛和耳鳴。張老原本被認定為二等乙級傷殘,但想到當時國家面臨的困難,他兩次毅然放棄了申報殘疾軍人證的機會:「我的戰友每年可以領8雙解放鞋,他捐出去4雙。我不要殘疾證,不要國家的補貼。我自己克服得了困難,不想麻煩黨和政府。」

「不麻煩組織,一切困難都能克服。」張家幫一生都踐行著這句話。1971年10月,這位功勛卓著、多次獲評「五好戰士」的老兵,在經歷20年炮火紛飛的戰鬥生涯後轉業到四川省公安廳,但是不久後他再一次拒絕了。「當時我和愛人能夠分得成都兩套房子,但是我不想要。只要一想到我犧牲的戰友,我就覺得我已經擁有太多了……」此後,他主動要求安置到工礦企業當工人,於是回到了家鄉的鋼鐵廠,後歷任勞資科科長、廠總支書記等職務,直到退休。

張老和老伴合影

「其實那時候,也難啊,但我不想向組織伸手。1971年,家裡非常困難,我不得不賣掉傢具供養孩子,那時候我的岳母說,『哪怕給孩子吃糊糊也要自己養』。」回到地方工作後,張家幫將過去的經歷「藏」了起來,無論功勛還是戰鬥傷痕。小區里一位大姐這樣告訴筆者:「他平時獨來獨往,我們對他都不了解,他自己從來沒說過以前的經歷。我只知道,他在廠里工作的時候,好幾次要求不漲工資。」

「張老,給我們講講這些!」筆者指著張家幫軍裝上掛著的勳章。「不擺了!不擺了!那些沒啥說的……我只希望祖國能更加強大,從此不再受外敵欺負。」張家幫攤開一本書——《鏖兵上甘嶺》,書的最後幾頁記錄著他當時所在第十二軍在上甘嶺戰役中的英雄、模範和功臣名單,他的名字赫然在列。

張老所在部隊的榮譽記載

筆者感慨,這位「藏」在山溝里的「一等功」老英雄,儘管少有人知,但歷史將永遠銘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防時報排頭兵 的精彩文章:

婦好墓玉器的發現,為商代玉器研究提供空前的資料
「6.26」緝毒最前沿的一天:民警每天搬百餘噸香蕉查毒

TAG:國防時報排頭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