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食 > 大師做的茶,為什麼喝起來不如想像中那般美好?背後藏著兩個原因

大師做的茶,為什麼喝起來不如想像中那般美好?背後藏著兩個原因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企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有一陣,剛學會喝岩茶的李麻花,特別迷戀名師大師的作品。

哪裡一聽到有大師的茶可以喝,下刀子她都會去。

有了這種一往無前的動力,那一段,她蹭喝了很多大師的茶。

為她這種蹭茶和追大師的熱情所感動,問她,你喝了這麼多大師的茶,感覺如何啊?

她沉思了半天,小心翼翼地說,也不怎麼樣。說完還有點落寞的樣子。

「啊?大師茶還不好喝嗎?」這下輪到我驚訝了。

她思考了半天,仔細地措詞:「 也不是不好喝,就是,感覺,沒有想像當中那麼好喝。」

嗯,沒有想像當中好喝。

「那你想像當中,大師茶應該是什麼樣子的?」村姑陳發揮媒體人的本色,繼續深挖。

她說:「總覺得應該是人間最好的味道,那種「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聞」的感覺。沒想到喝過之後,覺得比較普通,心裡很悵然。」

距離,會產生美。而想像,總是會美化一切。

就像那些網紅冰淇淋,網紅炸雞,網紅旅遊景點,真的吃了,真的去了,也不過如此。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2》

大師做的茶為什麼喝起來不如想像中那般美好?

想像,會美化愛情。當然,也會美化茶葉。

我們每次聽說是大師做的茶,必定會驚為天人。自動腦補一番它是如何地「此茶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嘗」。

然而,想像和現實,是有巨大差距的。

想像出來的口味,和真實的口味,也必定是大相徑庭的。

就像聽到淑玉這個名字,你肯定想到的是蘇杭女子,溫柔婉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然而,實際上,那個和我同窗了四年的淑玉,是一位皮膚黢黑,五短身材的刑偵系體育特長生。

就像你一聽說是大紅袍,馬上想到的是一股古意,一股古老的茶樹的勁道滋味。

然而,大師理解中的大紅袍,是武夷岩茶的代表,要兼具岩骨花香,香清甘活與一身。

就像你一聽說牛欄坑肉桂,聯想到「淳不過水仙,香不過肉桂」,便以為這肉桂中的至尊寶,是香氣極度張揚、湯水極度霸氣、勁道尤其濃烈的,像老班章一樣的茶湯。

然而,大師理解中的牛欄坑肉桂,是正岩肉桂的頂尖之作,它火功要足,香氣要幽,湯水要柔,這才是傳統正岩茶該有的樣子。

就像你一聽說老叢水仙,聯想到的,是蘭花香撲鼻而來,各種花香在蓋子上和湯水裡,反覆變化和醞釀。

而大師理解的老叢水仙,是既要體現老叢的叢香,又要體現水仙的醇厚湯感,還要保護水仙那嬌柔的蘭花香。

看到了吧,你想像中的好茶,和大師理解當中的好茶,由於標準的差距,差異何止十萬八千里?

故而,你喝到的茶,和你想像中的茶,完全不是同一款。

實際上,那你款想像中的大師茶,你從未在任何大師的作品裡喝到過。

因為,它們可能都沒有存在於這個世界,只存在於你的想像中。

《3》

大師做的茶為什麼喝起來不如想像中那般美好?

每個人的鑒賞能力不同。

我們每次聽說選美冠軍,總覺得是個驚世駭俗的大美人。

直到見了真人,才驚覺自己對美的理解太膚淺!

常規的價值觀里,瓊脂瑤鼻才算美,眼前的人只是普通姿色罷了。沒承想人家選美,選的不僅是外在美,也要選內在美。

選美冠軍,是內外兼具、擁有美好情操的人才能擔當。

這內在和外在都要美的,必定,不是豐乳肥臀皮相令人驚艷的人間尤物。

這道理,跟大師茶,很類似。

喜歡大師茶的茶客,大多數是慕名而來的。更有大多數,是剛接觸武夷岩茶不久的。

這些慕大師之名而來,又沒有多少喝岩茶經驗的茶友,他們總會把自己理解的「武夷岩茶」,套用到大師的茶上。

比如,有一些茶友,喜歡欣賞岩茶的花香,喜歡感受各種不同的岩茶品種,所釋放出的各種不同的香氣:蘭花香,桂花香,茉莉花香,梔子花香,玉蘭花香,七里香......

所以,一旦拿到大師的茶,心裡就有十萬隻鑼鼓在敲,哇,能喝到那些花香繽紛的茶了。

誰承想,武夷岩茶,是重水亦重香的。雖然鬥茶賽的時候,按流還是先聞香再嘗湯,但是,實際上,武夷山的茶人,還是喜歡水厚的茶,多過喜歡香氣高揚的茶。

在做茶時,首先要考慮讓水厚一點,順滑一點,湯里有內容一點,其次,才考慮香氣如何保持,保持多少,要不要發酵重一點帶出果香來,等等。

可以想像,這位喜歡品嘗各種花香的新茶友,在這泡大師茶里,必定喝不到她所想像的那些多變的、層次豐富的花香。

不但喝不到,可能,她還會覺得這款大師茶,不怎麼香——水稠滑、厚實的茶,香氣大多細幽,一般人,還真的喝不大出來。

《4》

大師做的茶為什麼喝起來不如想像中那般美好?

因為火功。

前文提過,武夷山的傳統,是焙到高火。就算為了適應市場的需求而改良了,出現了輕火、中輕火、中火、中足火這些新類型,但焙給自己喝的,照樣是焙到足火。

只有火功達到這種程度的武夷岩茶,才易久存。

只有火功達到這種程度的武夷岩茶,真正武夷山的茶人,才喜歡喝。

他們自已喜歡喝的茶,和賣的茶,火功還是有差別的。

外省的茶友,武夷山之外的茶友,甚至,武夷山茶人之外的茶友,喝到的武夷岩茶,大多是香氣高揚霸道的輕火、中輕火、中火茶、中足火茶。平時適應的,也是這些中到輕的火功。

所以,在他們的理解里,武夷岩茶,就是這種火功的。武夷岩茶,就是這種風味的。

於是,在喝到大師茶的時候,便會大失所望了。

大師茶,起碼是足火。多數大師自重身份,甚少做足火以下的茶——不耐存,若短時間返青,會影響大師的金字招牌。

可以想像,一個習慣了中輕火的茶友,一下子喝到足火,高火的岩茶,那感覺,簡直醍醐灌頂。

大多數會忍著苦味和濃郁的「煙火」味,把茶湯咽下去。

然後,發自肺腑地發出咆哮:這哪裡是武夷岩茶?這麼苦!煙味這麼重!

從中輕火到足火高火的距離,比牛郎織女之間的天河,還要寬闊。

《5》

大師做的茶為什麼喝起來不如想像中那般美好?

因為沖泡。

每款茶,都有自己的特性。

每款茶,都有自己的獨特風味,有的是香氣好,多變,層次豐富,有的是湯水稠滑,內質渾厚。

沖泡它們的時候,便要先考慮清楚,你是想喝它本來的味道呢,還是想喝它更完美的味道,或者,想喝它最驚艷的味道。

它本來的味道,就是最樸實的那一面。

它更完美的味道,就是各方面表現均衡的那一面。

它最驚艷的味道,就是它的特點和長處,發揮得愈加淋漓盡致的那一面。

比如,一款肉桂,大師做它的時候,是把它做成果香型的,桂皮香比較細幽,湯水略厚。

那麼,沖泡的時候,就要看茶友自己,想喝哪一種風味。

想喝本真的風味,就稍微慢兩秒鐘出水。

想喝各方面都均衡的味道,就正常出水。

想喝果香高揚的味道,就5秒快出水。

這樣一來,喜歡香氣的,香氣保住了。喜歡湯水醇厚的,厚度保住了。喜歡均衡風味的,平衡感也找到了。

便不會出現,對大師茶失望的情況 。

當然,如果喜歡香氣的,反而長時間坐杯,悶著不倒出來,只會讓香氣越來越淡,而湯水越來越厚,讓原本還尚符合自己要求的一款茶湯,變得離自己的標準越來越遠。

變成自己厭惡的那一型。

《6》

喝大師的茶,要有平常心。

大師也是人,也會有失手的時候,當然,表現好的時候更多。

大師的茶,喝之前,先了解清楚這款茶的屬性,沖泡規則,再泡它,便不容易因誤解而失望。

當然,做為非大師的村姑陳,還是建議大家,除了追捧大師,也要把青眼和機會,多多地給村姑陳這樣的「小師」。

我們年輕人,敢想敢做,偶有新招,大家總要給我們一些機會,讓我們嶄露頭角。

喝村姑陳的茶,便不必有平常心了,歡迎各種挑剔。

喜歡,是好事。

不喜歡,也不是壞事。

當然不可能做到所有人都滿意。

只要,我重視的你們,滿意 ,便可。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陳茶事 的精彩文章:

福鼎白茶,真的可以一曬到底嗎?不,這是外行人對白茶的誤解!
怪事!喝白茶,為何有的老白茶壽眉餅葉底聞著有酸味?

TAG:小陳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