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弘揚凈土要藉助一些善書嗎?

弘揚凈土要藉助一些善書嗎?

請法師開示

信眾:在弘揚凈土法門中,是否有必要藉助《太上感應篇》《文昌帝君陰騭文》等非佛教書籍?

視眾生根機 而宣弘佛法

/ /大安法師

怎樣來弘揚凈土法門,其實要看眾生的根機。

如果像晉唐之際,眾生根機深厚,單刀直入地講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事,是可以的;但是現在的眾生根機不一樣了,跟他一講念佛求往生,大部分人其實是接受不了的。

這是因為:第一,他沒有這種教理的熏習;第二,在他的生命當中升華不出這種求生凈土的需求。

他會認為念佛求往生——你是不是巴不得我早死?哪有你這麼壞的人,我學點東西就想延年益壽,你竟然讓我早死!我還跟你過不去呢。因此,要他念佛求往生是不容易的。

有個信佛的兒子勸他的父親在重病之際念佛,結果父親把他大罵一頓,他就覺得很委屈。因為他父親從來沒聽說過念佛的問題,現在叫他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就罵他:「你怎麼能這樣?你巴不得我早死啊,你是不是看到我銀行還有些存摺?你這麼不孝啊!」這個是很難辦的。

所以,可以先奠定些基礎,慢慢讓他們接受凈土的理念。

理念置換 循序漸進

善惡因果報應

世間善法

出世間的終極關懷

像《太上感應篇》《文昌帝君陰騭文》在中國傳統社會,尤其宋明以來,是在中國社會普遍流通的四大善書之列,它們是談感應、善惡因果報應的。

當一個人如果連善惡因果報應都不相信的話,別說出世間的終極關懷,就是世間善法,他都聽不進去。

所以在這個時代是很有必要弘揚一點《太上感應篇》《文昌帝君陰騭文》這些善書的。

我在多年前講過一次《文昌帝君陰騭文》,選的版本是周安士居士註解的《文昌帝君陰騭文廣義節錄》;《太上感應篇》我也動過念頭想講一講,總是找不到機會。

所以不要認為這些善書是非佛教書籍,也可以把它們就看成是佛法。

五乘佛法,亦有人天乘

因為佛法有五乘之說,可以把《太上感應篇》《文昌帝君陰騭文》作為人天乘的佛法,這跟佛法所講的因果、跟佛法的終極理論是不違和的,而是相輔相成的。

雖然《文昌帝君陰騭文》是道教典籍,但是中國釋儒道三家有很多共同之處——共法。周安士居士註解《陰騭文》,大部分都用引用佛教的義理。所以,不要以為講這些善書好像就不是佛法,要端正知見。

附錄:經論開示四則

一、《法華經?法師功德品》

若善男子、善女人,如來滅後,受持是經,若讀,若誦,若解說,若書寫,得千二百意功德。以是清凈意根,乃至聞一偈一句,通達無量無邊之義。

解是義已,能演說一句一偈,至於一月、四月乃至一歲,諸所說法,隨其義趣,皆與實相不相違背。若說俗間經書、治世語言、資生業等,皆順正法。

二、《大智度論》卷二

問曰:若諸佛一切智人,自然無師,不隨他教,不受他法,不用他道,不從他聞而說法,何以言如是我聞?

答曰:如汝所言,佛一切智人,自然無師,不應從他聞法而說。佛法非但佛口說者是,一切世間真實善語、微妙好語,皆出佛法中。

如佛毗尼中說,何者是佛法?佛法有五種人說:一者佛自口說,二者佛弟子說,三者仙人說,四者諸天說,五者化人說。

三、《印光法師文鈔三編·卷四·答崔樹萍居士問》

信眾:《感應篇》,誰人著作?對於他教典籍,以何法辨別之?

印光法師:《感應篇》通行本有「太上」二字,謂為老子所作,亦有謂本《抱朴子》而廣之。然不必究其為何人所作,只取其書所說之益,所謂不以人廢言也。

聖人立法,固不必定取聖人所說為法,只取其益世道人心為事。蟲文鳥書大開文字之端,敢以蟲鳥不足重而不用其文字乎?舉此一事,可以息彼妄論是非者之無益繁詞。此種繁詞,尚不如春禽晝啼、秋蟲夜鳴之有天然風味也。

四、《印光法師文鈔三編·卷二·復謝慧霖居士書五》

《五經》《四書》本是教人為善之書,世多以文視之,則便當面錯過。若《感應篇》《陰騭文》等,直陳因果報應之事,俾人一目了然,實為有益。

彼大言理性、不提因果報應者,徒欲得高出人上之名,而不知所以高之實,且無普引一切人悉皆遵依《五經》《四書》之道之法。如是人者,光固不願人學也。以其只能作自了漢,不能普利一切也。

「一切世間真實善語、

微妙好語,皆出佛法中

大智度論

東林法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安法師講凈土 的精彩文章:

廣行陰騭 上格蒼穹
念一佛名 換百千萬億之雜念

TAG:大安法師講凈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