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這可能是今年最暖心的一部偶像劇

這可能是今年最暖心的一部偶像劇

泛娛樂頂尖自媒體 只說真話和笑話

犀牛娛樂原創

文|既明 編輯|朴芳

《忘不了餐廳》後,劇集市場也迎來了一部年度治癒之作。

「滿天都是小星星,閃閃放光明,好像微笑的眼睛,看著我和你……」

看著賽場上情緒失控的平安,子豪又一次唱起了《小星星》,逐漸平靜的平安接著子豪往下唱,兩兄弟用手比著心靠近,子豪一句「對不起,我不會再丟下你了」,彈幕瞬間哭倒了一片。

這一幕,發生在《極限17 羽你同行》第3集末尾。平安,是一位自閉症少年。

誰也沒想到,這部定位為青春期心靈spa劇的《極限17 羽你同行》幾乎做到了「一見真香」,才在騰訊視頻和芒果TV播了6集就收穫了大量觀眾的感動,「沖著嘲笑楊超越去看,看完哭著打五星」。

出乎意料卻也在情理之中,畢竟《極限17 羽你同行》與市場上常見的偶像劇不同,從行業意義上來說,這種不同不僅僅是對自閉症這一特殊群體投以關注,在故事表達和主題傳遞層面拓闊現實的想像空間,更多的則是探索了更具深刻意義的「心角度」,傳遞了人文關懷和社會責任感,讓影視劇的能量不止於屏幕之內。

可以說,《極限17 羽你同行》的出現是一種幸運。

捕捉「成長劫匪」

以全新題材撬動共鳴

《極限17 羽你同行》的故事主線圍繞一個「特殊家庭」展開:兩個單親母親分別帶著自己的兒子生活到了一起,哥哥平安(梁靖康 飾)是一個有運動天賦的自閉症少年,與弟弟子豪(祝子傑 飾)組成了羽毛球雙打組合,兩人在成長道路上與家人和朋友互相扶持,有矛盾也有溫暖。

自閉症的病症之一是發育遲緩,所以他們相當於被剝奪了成長的機會,而為這些被「劫」走了長大可能的自閉症群體發聲,是《極限17 羽你同行》最特別的地方之一,也是劇集貫穿始終的堅持。

據悉,為了真實呈現自閉症這一特殊群體的生活狀態,劇組工作人員和幾位主演查閱了大量自閉症兒童的相關新聞資料,走訪了許多自閉症家庭和學校,觀察了解他們的真實生活。

前6集里,梁靖康飾演的平安也切實還原了一個自閉症孩子的特質:時刻需要人陪伴,總會用不斷重複的說話方式和別人溝通,不懂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遇到問題甚至會砸球拍、不顧場合的尖叫。

《極限17 羽你同行》以自閉症為切入點,看似「小眾」的題材背後有龐大的社會現實支撐:據不完全統計,我國自閉症群體人數已經超過1000萬,而且患病比例仍在不斷上升。另一方面,大眾對自閉症的認知程度極其有限,甚至存在「自閉症是精神病」、「自病症就是傻瓜」等認識誤區,對自閉症群體的成長和生活存在極大的負面影響。

就像劇中的平安,年幼時一直被同學叫「傻子」,甚至被其他家長以「影響孩子上課」為由聯名要求轉學,然後再被學校用「拉低考試成績」的理由勸退;長大後,平安依舊得不到包容,羽毛球俱樂部以「自閉症是弱點」放棄了對他的培養,同場訓練的大叔不分青紅皂白朝他大喊「有毛病就不要放出來」。

「原來自閉症是這樣的」、「希望這些長不大的小孩能得到更多的愛」……《極限17 羽你同行》把這個被大眾忽視的社會痛點掰開了,透過劇集,觀眾得以觀察自閉症群體的生活狀態,關注他們的精神需求,了解他們正面臨的問題。

更為關鍵的是,對自閉症這一垂直領域的挖掘,也讓這部劇具備了觸達全年齡層觀眾的現實基礎,多了份更廣泛的人文關懷和社會責任感。

描摹親情撕扯

投射當代家庭的難與愛

配合題材創新,《極限17 羽你同行》在敘事的表達上也做了新嘗試,跳出了營造大喜大悲式戲劇感和刻意渲染痛苦來製造話題看點的常見方式,而是藉助平安以及背後家庭這個極具個體特質的「點」,折射了整個社會家庭的「雙面生活」,給觀眾提供了沉浸劇情的共鳴點。

加州大學敎授凱瑟琳?孔戈爾通過調查研究發現,65%的母親和70%的父親表示自己偏愛某一個孩子。

大人的「偏心偏愛」,孩子的感受比任何人都更真實和強烈,只是他們不忍去揭穿和反抗。因為覺得平安更需要關心和保護,子豪媽媽一直把平安放在第一位,平安和子豪訓練休息時永遠先給平安拿水、擦汗,記得平安喜歡吃豬肉卻不記得子豪愛吃雞肉。

可即便知道媽媽偏愛哥哥平安,即便內心渴望媽媽多給自己一些關注和愛,子豪也只會一個人默默承受,不少網友看過後大呼心疼,「果然,懂事的人最委屈」、「能一碗水端平就好了,子豪也需要愛啊」、「子豪太懂事了什麼都不說,還一直照顧平安」。

不管是古代還是當下,「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都幾乎是每一個家長的心愿,為了孩子能出人頭地,寧願節衣縮食也要給他們最好的教育。但這種心理的存在,卻也讓「你的孩子不是那個天之驕子」成了一種多數家庭避無可避的「難」,受此影響,再加上工作、生活壓力的催化,部分父母也會像平安媽媽一樣,在孩子教育上耐心不足,甚至一度想過放棄。

通過還原自閉症可能產生的家庭矛盾和問題,《極限17 羽你同行》投射了「一千個家庭的一千種難」,也在用這個特殊家庭里的溫暖,描摹一千種愛的方式,以一種全新且更加全面的形式展現了家庭、親情關係對當代青少年成長的影響。

為了給兩個孩子買新球鞋,平安媽媽當掉了自己的結婚對戒,並把「比賽加油」的祝福卡放到了鞋盒裡;想要嘗試單打的子豪被媽媽拒絕後,委屈地哭著吃著自己的生日蛋糕,卻看到平安在蛋糕牌上寫著「謝謝一起打球」。

A面的難,B面的愛,《極限17 羽你同行》借親情的撕扯和治癒刺激了觀眾的淚腺,也成功將話題引向了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帶著觀眾一起探尋家庭愛的分配、代際溝通、親子關係等問題的解決思路,進而讓劇集具備了對現實有關照、對生活有啟示的深層社會價值。

比新角度更重要的

是製作方給出「心角度」的勇氣

當下劇集市場里,以「求新」搏「求生」已經成為一種趨勢。為了推陳出新,劇作方不斷地融合元素或是開拓新類型,力求避免同質化。只可惜,打著「新類型」、「新突破」、「多融合」的劇集層出不窮,結果卻往往不盡人意。

文娛市場環境正在回歸理性,觀眾的審美也在不斷升級,更深層次的情感需求早已成為觀眾衡量劇集品質的首要標準。這種情況下,若僅是一味追求形式上的新,而忽略內容意義上的深刻,劇集對觀眾的吸引力勢必無法長久。

「看了3集哭了6次,一定是我淚點太低了」、「他們真的都在努力生活啊」、「這就是愛,這就是家,看哭了」……《極限17 羽你同行》能讓觀眾「上頭」更「上心」的原因,就在於「視角新又走心」。

花半年的時間去學揮拍,花三個月去學發球,平安學得比別人慢,但覺得沒辦法做不到的,從來都不是他,而是別人對他的看法。對羽毛球的運行速度和比賽規則倒背如流,丟球之後會像復讀機一樣反覆地念叨「球不能掉、球不能掉」,這樣的平安讓人心疼,也給了人力量:如果平安都在堅持,我們又怎能輕易地對夢想說放棄。

愛不是解決所有問題的鑰匙,但愛給了希望。不堪重負的平安媽媽曾經絕望到想過放棄,但她對平安的愛和在乎也從未變過,子豪媽媽和子豪對平安的包容和關懷,也讓平安每天都有了進步,讓平安媽媽看到了未來的一點光亮。

作為國內少有的真正關注特殊群體的偶像劇,《極限17 羽你同行》沒有靠刻意販賣痛苦和焦慮博眼球,而是鋪墊了溫暖治癒的底色,用一種「四兩撥千斤」的方式,把發自內心的生活感動與啟示帶給了觀眾。

從「心角度」出發,聚焦那些真正需要給予關注的人群,又能從更深層次傳遞普世大眾的關懷,市場需要更多這樣的「好哭」劇,也需要更多像騰訊視頻、哇唧唧哇這樣有勇氣的創作者。

《極限17成長全紀錄》先導篇

最為關鍵的是,在從「心角度」出發的同時,《極限17 羽你同行》的製作方也做到了用心製作打磨。在開機前,劇組全體成員都對特殊家庭的生活做了深入調研,還花了大量時間進行相關運動的專項訓練。

不感謝苦難,只感謝有你陪伴。「懸浮劇」叢生、愛情泛濫的當下,《極限17 羽你同行》在題材、深度與勇氣上都邁出了重要一步,也為整個國產劇集市場帶去了新的思考方向和想像空間。

希望後續將會上場的《極限17 扣殺》《極限17 滑魂》能帶來更多的溫暖和更深的治癒,也希望這樣直抵人心、充滿責任感和勇氣的作品能一直與觀眾同行。

END

【合作 | 投稿 | 應聘 | 讀者社群】

犀牛娛樂誠招記者、實習生、兼職若干名,要求對泛娛樂領域產業報道有態度、有熱情、有文筆,善於觀察和思考。有媒體經驗者優先,財經和新聞相關專業優先,對影視、網生內容有較深入了解者優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犀牛娛樂官方 的精彩文章:

《緊急救援》進軍春節檔:能超越林超賢的,只有他自己
金爵電影論壇收官之作:一場來自柏林戛納影后的對話

TAG:犀牛娛樂官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