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幾十億的畢加索不看,我偏要看他

幾十億的畢加索不看,我偏要看他

最近價值幾十個億的畢加索真跡在北京798藝術區展出,據說人山人海,尤倫斯很久沒這麼繁忙了。而這次我要推薦的藝術家不是畢加索,而是一個金屬絲大師:Spenser Little。

(來源於公眾號:藝術壯士)

上面這張圖正是這位金屬絲藝術家:Spenser Little。他喜歡用不同的金屬絲製作很多有意思的圖案,並把圖案當成一個藝術裝置放在他想要放在的任何地點,對,everywhere。

他在七月份的時候來了次北京,在北京的街頭小巷放了很多有意思的金屬絲作品,這些作品沒有固定的圖像,也沒有很多象徵性的含義,大多都是他根據當時的靈感來製作。下面這幅象的圖案,就藏在798中。

一件閉著眼的綠色毛衣,用雙手把眼前的毛都塞進嘴裡。

然後,那件滿嘴都是毛的褐色毛衣,卻把綠色毛衣給吃掉。

走進這個展覽,看著兩件毛衣的「進食畫面」時,心裡不禁好奇:到底誰是背後的創造者?隨之踏入這個五彩繽紛的毛衣世界後,許多意想不到的設計映入眼帘──有的毛衣布滿了嘴巴,還伸著舌頭;有的正在開懷大笑,有的一臉倦容似的……

如此逗趣的作品,全都出自針織藝術家Yrúrarí的雙手!在氣溫突破三十大關的初秋,當大家把錢花在價廉的快時尚時,身處在冰島的她,卻用針織溫柔地對抗這個急促的數字世界。

用40個小時去製作一件毛衣,在競爭激烈的時尚界裡, 很多品牌也與時間競賽,並試圖去擴大生意版圖,儘力滿足消費者。不過,Yrúrarí卻選擇放慢腳步:

「我寧願做很少的毛衣,並花時間在每件作品上,讓它們成為獨一無二的東西。」

與其跟其他人去比銷量,她寧願專註在產品的品質與獨特性之上。

在Yrúrarí首個個展Sweater Story里,她以自己的舊毛衣為原材料,並以模擬針織機製作出九件作品;毛衣與毛衣之間,背後都有著一定的色彩協調與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她說「我喜歡改變毛衣的元素,讓毛衣根據穿者身體而變化。」獨特新鮮的三維設計令她的設計不單單是一件有趣的毛衣,更讓穿戴者成為「行走中的畫廊」。

寂寞的檯燈

Lonesome Lamp

110*118cm Canvas

王曉勃

尋找光明

No.39 Searching for Light

200*150 Canvas

王曉勃

視野 No.2 Visual Field

200*200cm Canvas

王曉勃

說起游雯迪,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成龍以高價買走了她的作品《太極》,池子也收藏了她的另外一件作品《第二人生》。這個長相清秀的姑娘,卻從來不敢自詡為藝術家,在她看來藝術家是一個非常理想化的存在。

《花米奇星球》

有人這麼評價游雯迪最著名的《花米奇》系列作品:遠觀是具有濃厚中國特色,近看會發現花瓣與枝葉全部用米奇形象代替,找不到任何花的元素,設計巧妙令人驚嘆。

游雯迪擅長於水墨去表現她的思想,她的每一件作品有著古典的韻味,卻又有著超前的表達。流動的線條和細膩的色域,折射出全新的魅力。

《浪》

《一個鵝胸的人》

《虢國夫人游春圖》

游雯迪的才情顯露在她對主題、內容之間的關聯上,彷彿衝突的元素在她的筆下都能煥發新的意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丸貨Wahool 的精彩文章:

潮流是把殺豬刀,白了冠希的發梢
為何《POPEYE》如此愛用混血模特兒?

TAG:丸貨Wahoo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