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禍害香港的人,是不是對「癱瘓銀行」有什麼誤解?

禍害香港的人,是不是對「癱瘓銀行」有什麼誤解?

【文/觀察者網 童黎】

為擾亂香港秩序,激進示威者可謂「絞盡腦汁」,今天(16日)又發起所謂「816全民提款日」,意圖「擠兌銀行」,提取大量現金,甚至建議沽港元、換美元,叫囂稱要「癱瘓」香港金融體系。然而,媒體早上發現ATM機運作如常,參與者「昨日至今已取出281萬港元(約合人民幣252萬)」,連激進示威者自己都吐槽,響應者不多。更可笑的是,在他們活躍的香港「連登」論壇上,糾結匯率和取款手續費的討論倒不少。

據《大公報》等港媒8月16日報道,「港獨」分子陳浩天等發起「香港擠兌運動」或所謂「816全民提款日」,慫恿激進示威者16日到銀行提取所有現金,重點以中資銀行為目標,從貨幣供應衝擊香港金融制度。有激進分子甚至建議「沽港元、換美元」,把錢抽離香港銀行體系。

對此,香港特區財政司司長陳茂波15日強調,本港銀行體系結餘充裕,有足夠流動性。

滙豐發言人表示,作為本地最大銀行,一向備有足夠的現鈔儲備應付客戶的需求,會致力於確保銀行服務及香港金融體系運作正常,並強調港元鈔票供應正常,所有港元自動櫃員機服務也運作如常。

恒生發言人則說,該行會密切留意各分行及自動櫃員機的運作,並按照既定程序作出相應服務安排。

在這一前提下,香港激進示威者這一令人啼笑皆非的「新招數」,還是引起了親綠台媒「三立新聞網」的注意……

16日上午,唯恐天下不亂的綠媒報道稱,響應者「昨日至今已取出281萬港元(約合人民幣252萬)」,出鏡記者之後則稱他們預估取除了680多萬港幣及40多萬美元,且這份數據「有太多的不合理」,是網民自己聲稱及登記的,未經證實。

「台獨」媒體三立視頻截圖

即便如此,綠媒還誇大其詞稱示威者此舉「不可小覷,直接衝擊股市、房市」,還聳人聽聞地說「香港金融中心地位不保?!」

但這一報道卻引來了網友的嘲笑。香港2018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8453.17億港元,香港財政司15日還剛宣布了一系列「紓困措施」和對中小企業的支援措施,總共開支約為191億元港幣(約合人民幣171.4億元)。這281萬港元……

所以,有人是不是對「癱瘓金融」這個詞有什麼誤解?

還有這榨菜的梗是繞不過去了!

另據港媒報道,16日,有記者在外區視察ATM機排隊情況,至早上十時許都未出現「人龍」及提款失敗情況。至於恒生、中銀、東亞及渣打銀行,有分店的ATM機仍可以取錢,全部運作正常。

而全港已有逾3500台ATM機,每台可存放約8000至10000張鈔票不等,設有提款上限,一般最高約2萬港元,超過上限需要親往銀行提取。

同時,觀察者網查詢發現,在激進示威者活躍的「連登」論壇上,有一些網民上傳現金照,聲稱自己前往銀行取了錢,也有沒發照片者稱自己「擔心被打劫」。除此以外,因被慫恿兌換美元等,論壇上糾結取款手續費或實時匯率的討論倒是挺熱烈。

或者直接表示:「無力支持。」

連他們「自己人」也說,「完全不覺得有很多人取錢」,「響應人數真是不多」,還猜測「是不是因為學生都沒錢」。

事實上,據台灣「東森新聞雲」報道,就在昨天(15日),有人煽動激進示威者當天中午12時到灣仔稅務大樓「接放工」,意圖癱瘓稅務大樓運作,但距離約定時間過去1個多小時,僅有6人到場,與現場近30名記者的人數形成強烈對比 。

圖自「東森新聞雲」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香港金融界立法會議員陳振英已經表示,銀行體系結餘與拆息是息息相關,現時本港銀行同業拆息處於很低水平,證明市場對現金沒有太大需求,相信香港的銀行能夠應付,呼籲市民不用擔心。

陳振英相信,銀行有足夠措施去應付突發需求,呼籲市民不過度緊張,「其實提款機有每日提款上限,如果要提取賬戶所有現金,就要在櫃檯排隊,這樣會花費大量時間。提取大量現金之後,隨身攜帶只會增加風險,之後又要存款。所謂擠兌活動只會令自己不便。」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察者網 的精彩文章:

全球首款5G漫遊服務在瑞士「誕生」
文旅部處理7家5A級景區 喬家大院被取消質量等級

TAG:觀察者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