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山海經》記載一個地方,挖掘出一物,或許過往真的存在過

《山海經》記載一個地方,挖掘出一物,或許過往真的存在過

談到中國古代歷史上影響深遠的歷史書籍,山海經必定榜上有名。在現存可考的山海經中,已無法追溯山海經真實的作者和成書的年代。

作者在山海經中為後世人描繪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華夏故事。書中的奇珍異獸和山川地勢湖泊走勢和現存可考的差距頗大,因此被定義為鬼怪小說。清朝大學士紀曉嵐在主持編撰四庫全書時,將山海經立為禁書,直到新中國成立以後,山海經才得以再次迸發魅力。

山海經的傳世版本共有18版,分為《山經》和《海經》主要記載民間傳說中的地理知識,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產、藥物、祭祀、巫醫等。被稱作為中國古代歷史上第一部地理百科全書。

山海經的記載方式有一個籠統的輪廓。類似於明朝時期的徐霞客傳記。作者每到一個地方,提筆寫下這個地方的風土人情、祭祀方式,甚至山神和主要物產。

《北山經》又西六十里,曰太華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rèn),其廣十里,鳥獸莫居。有蛇焉,名曰肥[蟲遺](yí),六足四翼,見則天下大旱。

《山海經》連貫性的紀聞,將當時的湖泊走向呈現於後世人,由於和現存的地理走勢大相徑庭,因此曾一度受到質疑,但現代考古學家經過對全世界的分析認定,山海經或許是站在世界的高度所記載的一本古書。

例如山海經中曾記載,西南隅,黑如炭。在如今的中國西南一帶,指的是雲南和貴州四川,雲貴地區多山,但土著居民皮膚並不黝黑,反倒是處於世界西南角的印第安人皮膚黝黑。

《山海經.中次九經》記載:岷山,其獸多犀象,多夔牛。這就意味著曾經的岷山一帶盛產犀象和夔牛,如今的四川成都平原並沒有發現過犀牛的蹤影。

在一次意外的考古中,成都平原土地下方挖出石犀牛,如今陳設在四川博物館,是四川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相傳是李冰修建都江堰時埋在天府之國的鎮水之寶。由於年代久遠,後世人並沒有傳承下來,在一次意外的施工中,石犀牛被發現。

巧合的是,著名的三星堆遺址也出現在四川。其人首鳥身的青銅形象,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然而在《山海經.中次八經》中,關於山神的形象就是如此。

參考資料:《山海經.中次八經》、《山海經.中次九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紛紜歷史 的精彩文章:

劉邦被項王追殺,逃跑途中將兒女踹下馬車,說了一句話成渣男語錄
古代戰爭結束後,戰敗國送來和親女人,皇帝為何不怕床榻被刺殺?

TAG:紛紜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