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皮一下,很開心!阿里給程序員的股權激勵減半了?

皮一下,很開心!阿里給程序員的股權激勵減半了?

作者:科科

出品:網易科技《態℃》欄目組

(原標題:哇哈哈哈!阿里給程序員的股權激勵減半了?)

昨天,阿里發了馬雲在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任內的最後一次財報。

然後,然後我家不正經的主編就開始大呼小叫了:摳門阿里,這季度給程序員的股權激勵降了一半了!!

果真如此嗎?

皮一下,很開心

財報顯示,阿里巴巴集團第一財季營收為人民幣1149.24億元(約合167.41億美元),同比增長42%;歸屬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人民幣212.52億元(約合30.96億美元),同比增長145%。

而在GAAP下,阿里本財季凈利潤在出現環比下滑的情況下,卻出現了154%的同比增長。

這個速度遠遠超過了營收增速,這是咋回事?

從上圖我們可以發現,阿里本季度成本與費用在營收中的佔比從去年同期的90%下降到了79%。

其中,成本的佔比變動不大,從54%降低到了53%;也就是說,凈利潤增速大幅度上漲的主要原因在於費用,尤其是開發費用從115.1億降低到了10.48億、一般及行政開支從66.45億降低到了63.2億。

難道是阿里慘無人道地進行了大裁員?

再往下看:

阿里給出這張股權激勵非常清晰地描繪了股權激勵的變化:去年給開發人員65.12億的股權激勵,今年只有30.09億;去年給了營銷人員20.63億元的股權激勵,今年是8.62億;去年給其他議案共39.87億元股權激勵,今年是14.97億。

哈哈,看來開發人員還不是最慘的,他們還有去年的46%,其他員工都只有37.55%了。

好吧,言歸正傳,阿里其實對這次股權激勵大幅降低做出了解釋:源於螞蟻金服的估值影響,去年同期螞蟻金服估值大漲,導致給員工的獎勵開銷增大,今年就沒那麼高了。

這就不得不又來皮一下了:這會不會意味著這一年來螞蟻金服的估值沒啥變化呢?

電商依然是阿里唯一盈利的

雖然凈利潤走高,但從營收增速看來,遠低於去年同期的61.2%,減少了19.2個百分點。但相比於京東的22.9%的增速、唯品會的9.7%增速,還算OK……

還有一個數據值得關注,阿里零售平台年度活躍消費者達6.74億,移動月活躍用戶達7.55億,較上一季度增長3400萬,從2019年1月1日至今,半年增長5600萬。

天貓實物支付GMV同比大增34%,連續10個季度增長超過30%。阿里解釋為,在電商和本地服務(餓了么)方面的滲透,是GMV增長的重要原因。

其中,核心電商仍然是阿里唯一一項盈利的業務,營收為人民幣995.44億元(約合145.00億美元),較上一財年同期的人民幣691.88億元增長了44%。

雲計算是營收增長最快的業務,人民幣77.87億元的營收,比上年同期的46.98億元增長了66%,不過阿里雲的增速已經連續6個季度同比下滑。

數字媒體和娛樂營收增速下滑,第一財季來自數字媒體和娛樂業務的營收為人民幣63.12億元,比上年同期的人民幣59.75億元增長了6%,這部分營收增長主要是由於把阿里影業的業績並表。此外,運營虧損31.59億元,相比上年同期減虧26%。主要原因是來自於優酷會員的收入。

創新業務營收為12.81億元,去年同期為10.59億元,同比增長21%。

值得注意的是,阿里四大業務本季度的盈利能力均有提升,核心電商業務運營利潤同比增長52.2%,其他三項業務雖然虧損,但虧損同比減少了27.2%、26.4%和20.5%。

聚焦下沉市場

下沉市場是電商企業在增速放緩的情況下,尋找到的新的增長點。

本季度,阿里巴巴平台超70%的年度活躍消費者增長來自下沉市場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財報披露,包括淘寶、天貓在內的中國零售平台移動月活躍用戶達7.55億,較上一季度凈增3400萬。從2019年1月1日至今,半年增長5600萬;年度活躍消費者達6.74億,同比增長17%;單季增加了2000萬。

而早在阿里發布2019財年四季報及2019財年年報時就曾表示,在過去一財年增長超1億,其中77%的新增用戶都來自三、四線城鎮及農村地區。

今年618前夕,阿里巴巴營銷事業部總經理家洛就表示,今年天貓618的投入規模向雙11看齊,來自阿里方面的數據顯示,在天貓618期間,聚划算成交額同比同比增長86%,帶動訂單數增長達106%,本季度為天貓實物商品GMV同比增長34%。

無獨有偶,早兩天前發布財報的京東,也已經實現連續三個季度實現活躍用戶數的增長,且增速在逐步放大。原因也和阿里一樣,來自下沉用戶!

徐雷透露,京東目前來自於三至六線城市的用戶增速高於一二線城市,尤其是在新用戶當中,有將近七成是來自於低線城市的。劉強東強調,未來會不斷加強用戶體驗,特別是3-6線的用戶體驗,帶來業務的成長。

而早在今年3月份,聚划算與原本隸屬於淘寶事業群的「天天特賣」和「淘搶購」合併,主要目標是鎖定下沉市場,用低價爆款商品吸引自下沉市場的用戶。

此後,多家媒體報道稱,阿里巴巴正考慮將聚划算,從天貓、淘寶獨立出來,成立大聚划算事業群。隨後拼多多內部也傳出消息,將把「限時秒殺」升級為「秒拼」獨立事業群。聚划算、天天特賣、淘寶直播等方式,為淘寶在下沉市場的需求增長提供了支持。

可以預見,未來,阿里、京東及拼多多將在下沉市場展開新一輪廝殺。

阿里雲增速變緩

本季度,阿里雲實現了人民幣77.87億元的營收,比上年同期的46.98億元增長了66%,成為阿里營收增長最快的業務。財報中透露這主要是由於每位客戶的平均收入增加。

不過這已經是阿里雲的增速已經連續6個季度同比下滑。繼上個季度出現以7為開頭的增速後,本季度首次出現了以6開頭的增速。增速相較去年同期的90%有明顯下滑。

此外,由於雲計算業務在2019財年第四財季的營收達到人民幣77.26億元,意味著該項業務的環比增速已幾近停滯。

不過,隨著阿里雲體量的增大,相對增速不再那麼突出也屬常態。據分析機構Canalys,2019年第一季度,阿里雲在中國市場份額進一步擴大至47.3%。同時,在亞太市場排名第一,份額為亞馬遜和微軟總和。

而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季度的經調整EBITA虧損為人民幣3.58億元(5200萬美元),而2018年同季則為虧損人民幣4.88億元。調整後的EBITA利潤率改善至負5%。2019年6月30日結束的季度從截至2018年6月30日的季度的負10%,主要也是由於規模經濟。

阿里開始強調成本控制

值得一提的是阿里的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EBITDA)改善,財報顯示,阿里第一財季調整後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EBITDA)392.38億元人民幣,高於市場預估334.8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4%。

其中雲業務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季度的經調整EBITA虧損為人民幣3.58億元(5200萬美元),而2018年同季則為虧損人民幣4.88億元。調整後的EBITA利潤率改善至負5%。2019年6月30日結束的季度從截至2018年6月30日的季度的負10%,主要是由於規模經濟。

數字媒體及娛樂分部,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季度的經調整EBITA為虧損人民幣2,233百萬元(3.25億美元),而2018年同季則錄得虧損人民幣31.32億元。

調整後EBITA利潤率改善截至2019年6月30日的季度,從截至2018年6月30日的季度的負52%降至負35%,主要是由於優酷的內容支出減少。

此外,核心電商業務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EBITDA)也出現增長顯著。

同時,根據財報可以看到,本季度進行了成本控制,營銷費用,管理費用,銷售費用均出現下降。如,市場營銷費用佔比降至9%,首次破10%;其中,一般管理銷售費用佔比處於近年來最低水平,為5%。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砍柴網 的精彩文章:

中國走近10億包裹時代,物流大腦菜鳥要有好功夫和大氣度

TAG:砍柴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