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突發!改寫中國城市格局!真正的大政策來了!

突發!改寫中國城市格局!真正的大政策來了!

作者 | 呂韜

來源 | 葉檀樓市(tanloushi) 已獲授權

城市不止漲跌,發展才是王道!

黃金時代已去,白銀時代當道,新周期,新樓市,普漲不可期,分化是常態。

大城市化,強者恆強,頭部效應愈發明顯,普天之下,眾所周知,東部沿海機會多,但,真窪地從來不在明處,好城市好未來,除了東部,更在西部!

8月15日,發改委突然下發名為《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的通知,為西部發展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中國城市未來格局也許即將改寫!

中國城市格局即將改寫!未來在西部?

西部陸海新通道,聽名字,夠霸氣,主西部,兼陸海,新通道。

細細品讀,豈止霸氣,文件一出,中國城市新格局呼之欲出!

規划到2025,展望至2035,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一共有四大定位,分別是推進西部大開發、連接「一帶」和「一路」、支撐陸海貿易通道、促進交通物流深度融合。

四大定位,核心在貿易!抓手在一帶一路!

貿易之下,內涵六字箴言:大格局,新核心!

先說大格局:

研究中國城市發展的繞不開——胡煥庸線。

胡煥庸線,沿黑龍江璦琿向西南至雲南騰衝畫出一條人口分布懸殊的界線。其中,全國96%的人口分布在線之東南。

這條線顯示人口密度和降水分布等規律性特徵,可以說,是中國城市格局的決定性線。

進一步看,沿東南方向,胡煥庸線越遠,經濟相對越發達。

西部12省,經濟欠發達,幾乎都在胡煥庸線的西北側,或者離胡煥庸線不遠,本質上,這其實是中國經濟發展不平衡的一種體現。

如何改變這種狀態?讓城市發展格局相對平衡呢。

沒有政策推動,沒有潮流助推,太難了。

不過,從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其實能夠看出來,國家政策正在因勢利導,藉助全球局勢的變化,有針對性的改變城市發展的不均衡。

當前,全球大勢是什麼?

貿易角度看,最大的變數就是美國不再遵從中國進入WTO之後的遊戲規則,企圖用霸權改寫國際貿易格局。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面對美國人不斷出擊的重拳,中國不想打、不願打,但也絕不拍打。

中國底氣何在?

苦修內功自不必說,貿易方向調整,其實是現階段,可見的最大亮點之一。

2019年上半年,根據海關總署的貿易數據,近鄰東盟已經超過美國成為中國的第二大貿易夥伴,而曾經排名第一的美國,如今滑落到了第三位。

連縱橫連,美國有阻礙,就得尋找新的貿易方向,東盟和歐盟無疑是最佳突破口。

具體看,前7個月,海關總署最新的數據顯示,歐盟、東盟和美國仍為我國前三大貿易夥伴。其中,與歐盟進出口2.72萬億元,增長10.8% ;與東盟進出口2.35萬億元,增長11.3%;與美國進出口2.1萬億元,下降8.1%。

歐盟,東盟增速超過10%,美國降速超過8%,一增一減差距其實已經接近20%。

悄然間,歐盟貿易總額已經超過美國6000億!

常言道外交是內政的延伸,以內為主;貿易上,和外交不大相同,以外為主,內部產業轉移往往會跟隨外部的變化而變化。

以往,中美貿易穩定,東南沿海,加工——出口一條龍服務,後來即便成本上升,加工環節開始向內陸傾斜,最終出口還是要放到東南沿海,最為便利。

現在,中美貿易受阻,東南沿海出口的便利也開始受到影響,這時候,接近東盟的西部,可以通過中歐班列直達歐洲的西部內陸,反而成了新出口集散地。

數據上,這種變化也在2019年有非常明顯的體現。

根據商務部貿消息,2019年上半年,全國進出口總額增長3.9%,其中,中西部地區增長13.4%,而東部地區僅僅增長4.7%,中西部的增長率是東部地區的3倍!

再拆分,西部12省進出口增速為14%,而中部為8.1%,西部又勝出中部一籌。

看城市,蘇州、上海等東南沿海進出口增速都出現下滑,上海增速為-0.4%,蘇州為-3.9%,無錫為-0.5%;

而中西部呢?

和蘇州們,畫風截然相反。

重慶增速為16.5%,成都為29.4%,中部長沙為79.6%。

從區域,到省,再到市,進出口貿易正在隨著外部的變化,由外而內產生擠壓。

8月15日的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一方面是順應外部壓力變化的結果,從沿海轉內陸戰略轉移,另一方面,也是中國主動調整,進一步發揮一帶一路,把東盟和歐盟(本次的重點是東盟),更加深入的和中國整合在一起,建立起一個大陸貿易圈,反過來讓美國成為貿易孤島。

海權和陸權的強弱對比,其實正因為貿易和技術進步,不斷改寫。

未來,東南沿海城市自然有其優勢,但比較而言,大勢所趨,貿易局勢的變化,其實對中西部內陸省份,可能更為有利。

說完,大格局,再來看看,新核心!

西部陸海新通道最受益的城市,無疑是重慶。

從國家發改委提供的西部海陸新通道局部示意圖,再清晰不過的顯示出,重慶的地位——核心中的核心。

根據規劃,西部海陸新通道,未來要建設三條主通道,其中有兩條是從重慶開始。

分別是:重慶經貴陽、南寧至北部灣出海口(北部灣港、洋浦港),自重慶經懷化、柳州至北部灣出海口。

定位上,規劃里也提到:要重慶,打造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充分發揮「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交匯點的區位優勢,建設通道物流和運營組織中心。

也就說,加上最新的西部海陸新通路規劃,現在從發改委繪製的示意圖來看,重慶已經成為沿江通路、中歐班列以及西部海陸新通路三者共同的核心!

未來的場景,很可能是,東南沿海的商品——沿江通道——重慶——西部新海路(中歐班列)最終到東盟或者歐盟。

除了重慶核心之外,本次規劃,另外還有兩個地區,也很突出,一個是廣西北部灣,另一個海南洋浦港,這兩個地方也被看做是此次規劃的終端樞紐。

據規劃,到2020年,廣西北部灣港和海南洋浦港資源整合要初見成效,吞吐量分別達到 500 萬、100 萬標箱;2025年,廣西北部灣港、海南洋浦港集裝箱吞吐量分別達到1000 萬、500 萬標箱。

2018年,廣西北部灣港吞吐量為300萬標箱,2020年達到500萬,意味著兩年平均增長要超過30%。洋浦港方面,2018年吞吐量為55標箱,要在2020年做到100萬標箱,年均增長需要接近40%。

作為對比,2018年,廣西北部灣港、海南洋浦港吞吐量增長均不到15%。

可以想像,未來這兩個地方的增長會有多塊。

當然,除了重慶、北部灣港、海南洋浦港以外,沿線的城市其實都算收益。不過成都可能相對有點失意,畢竟四川,成都一直都有和重慶一較高下,爭奪核心地位的想法。

2019年8月15日之前,作為西部重省,而且坐落在重慶隔壁,四川(成都)一直都沒有參加西部海陸新通路規劃,其實就足以說明四川(成都)自己的野心。

這次核心落定,重慶勝出,成都也可以放下心來,更加專心在成渝城市群的建設上。

兄弟齊心,其利斷金,一直說成渝城市群會是中國第四極,希望第四極,早點雄起!

大環境下,財富保衛戰如何由守轉攻?火爆的東南亞是否真的隱藏著財富先機,我們又該如何去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標的?用50萬如何短時間滾動百萬財富?現場告訴您答案。

8月24日 14:00【重慶】

8月25日 14:00【成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智谷趨勢 的精彩文章:

瘋了!韓國為了抵制日貨群情激憤、怪招頻出:青瓦台請願、哄抬物價、燒車自焚……
強人首相上任,英鎊迎來兩年低位,打折入手倫敦西區水岸華庭

TAG:智谷趨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