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若能這樣,那很有可能在無意中就開悟了

若能這樣,那很有可能在無意中就開悟了

作為佛教徒,廣聞博學固然重要,但相比之下認識自己心的本性更為重要,而這必須仰仗般若之力。

《太虛大師自述悟道因緣》記載:他剛出家的時候,完全是為了獲得神通,而且當時對仙道和佛道都分不清楚。學習《妙法蓮華經》後,才知外道與內道的差別,後來他還進一步地學習了《楞嚴經》等經論。去藏經樓閱藏時,他在一段時間中喜歡看憨山集、紫柏集,及其他古德詩文集與經論等。

後來一位老和尚告訴他:你這樣東翻西找不合理,讀經應從頭依次看到尾。於是他便依序從《大般若經》第一行開始一字一句地讀。當讀至《大般若經》中「一切法不可得,乃至有一法過於涅槃者,亦不可得」時,(這一句在《虛幻休息》中有引用,上師如意寶也經常引用。)身心全都變了,完全處於般若空性的境界中,而且二三十天始終不離這樣的境界。從此以後,他便遠離世間的執著,並最終成為對弘法利生作出卓越貢獻的一代高僧。

需要著重說明的是,無論我們讀任何一部經論,都應深解其義,而不能像藏地某些經懺師那樣,對意義一點都不考慮,隨隨便便讀過就可以了。漢地有些念經的人也是這樣,對經文的意義一點都不關心,其實這並不是很好,而應了解所讀經典的意義。若能這樣,那很有可能在無意中就開悟了。記得來果禪師也是讀《心經》至「無智亦無得」而有所省悟。在佛教歷史上,很多修行人都因讀《涅槃經》、《楞嚴經》、《法華經》、《金剛經》等大乘經典,而在心相續中頓然現前了證悟。當然,這種證悟也只是認識了一切萬法的無為本體,並非原來不存在的東西現在重新獲得。

當然開悟的因緣並不相同,有些因為讀經而開悟,有些則以其他因緣現前證悟。記得虛雲老和尚在56歲時帶病在高旻寺打禪七,後因別人將開水倒在手上,致使杯子掉落地上,依靠杯碎的聲音虛老在顯現上開悟,並述悟道之偈:「杯子撲落地,響聲明瀝瀝,虛空粉碎也,狂心當下息(又作歇)。」

表面上看,茶杯摔碎了很可惜,但依靠這個聲音,虛老將無為法的虛空在內的萬法全都粉碎了,狂亂的心也當即息滅,從而安住在本來的境界中。若是平凡人,可能會說:你眼睛瞎了,怎麼不看清楚,水倒在手上多燙!但老和尚不但沒有這樣說,反而陳白:非常幸運,通過這次生病等因緣,讓我已經悟道了!雖然如此,但這也是長期熏修般若的結果。

還記得在《補續高僧傳》中有一位自回禪師,(所謂《續高僧傳》,則指繼《高僧傳》後,記載高僧事迹的歷史文獻,其中載有很多古德悟道的經歷。以前,我很想將部分漢傳佛教高僧大德悟道的精彩故事譯成藏文,但一直沒有時間。)他是東川合州人,雖然不認識字,但很仰慕空宗,後來在景德寺出家為僧。因世代皆為石匠,故他出家後也手不釋錘鑿地為寺院雕刻,且按禪宗的方法用功修行。一次,他遇到一塊特別堅硬的石頭,於是他用錘使勁地敲,此時火光迸射,(對於刻石頭,我也有一些經驗。如果石頭是藍色的,或者是特別硬的石頭,那刻的時候就會散射火花。)當下他的心就獲得開悟,於是口述悟道偈:「用盡功夫,渾無巴鼻,火光迸散,元在這裡。」意思是說,他用盡了功夫,在全然沒有巴鼻的狀態下出現火光,此時他便認識到了心的本性——原來心的本性就住在這個地方。

可見,有時候心很容易開悟。也許電燈泡「啪」的一聲,所有的妄心全都沒有了;也許停電的時候,心性光明馬上就顯現出來……在藏傳佛教中,很多高僧大德都是這樣,像麥彭仁波切和頂果欽哲仁波切,看過相關傳記的人都清楚,他們也是在一種非常偶然的機會下開悟的。拿華智仁波切來說,他也是在所謂的「老狗」的聲音中認識了心的本性。所以對有信心的人來說,在一句上師的批評話語中,也有可能認識自己的本來面目,長久流浪的心也會從此找回來。作為佛教徒,廣聞博學固然重要,但相比之下認識自己心的本性更為重要,而這必須仰仗般若之力。

/索達吉堪布

摘自/《般若攝頌淺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達瑪妙林 的精彩文章:

具足清凈戒律的四種功德
不忘 結交善友

TAG:達瑪妙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