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朱門酒肉臭」 大冬天酒肉是怎麼發臭的?

「朱門酒肉臭」 大冬天酒肉是怎麼發臭的?

唐玄宗天寶十四年冬天,居長安已達十年的詩人杜甫,寫下了「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詩句,反映了當時嚴酷的社會現實,貧富懸殊的狀況。這兩句詩也被視為響徹千古的名句。通常我們對詩中「酒肉臭」三字都是望文生義,把「臭」字當作腐臭、臭爛的意思,「朱門酒肉臭」認為是豪門權貴酒池肉林多得腐爛發臭了。其實這是一種誤解!!!

要明白真正含意,那麼要先了解「臭」字的本義。「氣通於鼻皆曰臭,無香穢之別」。《孟子》中有「口之於味也,目之於色也,耳之於聲也,鼻之於臭也」;再如《易經》中有一句「其臭如蘭」,蘭花的香氣是有鼻共享的。可見「臭」字的意思一是指氣味的統稱,二是指香氣。這兩種用法在當今粵語的俗話中仍然可見,比如說蘭花臭,就是說蘭花味。

明代詩人葉敬平拜訪友人,寫過「未進君家門,先聞酒肉臭」,顯而易見,所謂「酒肉臭」,實際上是指酒與肉發出的氣味或者香味飄溢於空氣之中。因此,杜甫寫「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一句,其意應為:豪門權貴府中飄出的酒與肉的氣味或者香氣,而路途上卻是凍死、餓死的窮人。對照鮮明,鞭辟入裡。

「臭」字的內涵何時發生了變化不得而知。再說,即使肉會發臭,酒是不會發臭的,酒只會越陳越香;而且「路有凍死骨」說明這是寒冬季節,在這樣寒冷的天氣,肉通常是不容易發臭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蝌蚪五線譜 的精彩文章:

心臟手術做著一半,胸腔突然著火了
小鼷鹿:是鼠是鹿還是兔?

TAG:蝌蚪五線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