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小井蓋自動同步路面沉降,折射城市管理「繡花精神」

小井蓋自動同步路面沉降,折射城市管理「繡花精神」

遍布街口馬路的小小井蓋不僅承載著重要的職能,更直接關係到道路通行的安全舒適。動態管理是否及時到位,考驗著管理部門的智慧和水平。在實現道路井蓋缺損托底處置之後,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市交通委、市道路運輸管理局展開道路井蓋高差專項整治行動,從精細化管理入手,努力消除「路框差」、「蓋框差」現象。

據統計,全市城市化地區共有各類檢查井600多萬個,這些檢查井分布在城市的道路、廣場、綠地等公共場所。同時,道路井蓋的權屬單位眾多,涉及水務、通信、電力、公安、信息、燃氣等19家權屬單位和相關部門,數量龐大、類別繁多。為了消除城市道路井蓋的安全隱患,路政部門率先作出了「先消除隱患,再分清責任,建立井蓋管理托底機制」的承諾。經過多年努力,已在全市基本構建道路井蓋缺損的「巡查—發現—處置」的快速處置「托底」機制,井蓋缺損處置問題基本解決。

但同時,道路井蓋「路框差」、「蓋框差」的現象依然存在。這些高差降低了路面平整度,影響了車輛通行舒適度,個別高差嚴重的井甚至會造成過往車輛輪胎受損。記者在江寧路現場看到,井蓋比周圍的瀝青路面凹陷了一些。靜安區市政工程和配套管理中心市政工程管理科科長章青松告訴記者,一般出現井蓋和路面相差2厘米左右,車輛經過時就能感覺到不平整了,需要調整。

在「城市管理應該像『繡花』一樣精細」的理念指導下,路政部門再次聚焦道路井蓋「路框差」、「蓋框差」這一精細化管理問題,自我加壓,負重前行,會同各管線權屬單位在全市範圍開展道路井蓋高差專項整治。上海市道路運輸管理局設施養護監督管理處負責人錢國輝介紹,相關部門設計出通用圖紙,將各種規格的井蓋大小、材質等都統一起來,同時新更換的井蓋都是自動調節式井蓋。錢國輝告訴記者,新井蓋本身承載於瀝青層,材質是鋼纖維混凝土,這樣可以在1-2厘米範圍內同步於道路沉降。

今年以來,全市路政行業緊盯重點路段、重點區域,第一批排摸主、次幹路井蓋高差病害4223個,目前已完成80%左右。比如寶山市政已6次召開井蓋整治例會,一家家公司對錶講問題、講措施。靜安、長寧、楊浦、浦東公路等理順整治推進機制,完成率超過50%。電力、燃氣公司自上而下思想統一、目標明確,均已完成整治率50%。電力、燃氣、通信、上水等10多家單位共計已完成井蓋高差整治1500多個。

第一批尚在快馬加鞭整治,各單位又排摸第二批外環線內主要道路、進博會地區井蓋高差病害4300多個,各自製表領任務,已著手開始整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觀新聞 的精彩文章:

風向變了?影業巨頭的年度發布會不再聚焦流量明星、大IP,關注高質量內容
全生物降解垃圾袋問世 濕垃圾破袋投放難題有望解決

TAG:上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