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大足石刻「修復」困難,幸虧出現新技術,讓其重新煥發了光彩

大足石刻「修復」困難,幸虧出現新技術,讓其重新煥發了光彩

2014年3月,重慶市寶頂鎮著名的「寶頂香會」即將舉行,而在香會舉行之前,需要完成一個重要的任務——修復千手觀音石刻。文物修復專家是如何藉助高科技,修復這尊石刻的呢?他們又運用了怎樣的絕招?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佛教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在中國西南部重慶市大足區境內,有一處以千手觀音為主體景觀的大足石刻精品景區,其規模之宏大、藝術之精湛,堪稱古代石刻文化之經典,讓它與敦煌莫高窟、雲岡石窟、龍門石窟齊名。

大足石刻千手觀音,雕刻於南宋中後期,距今有800多年的歷史,其雕刻面積達到了88平方米,千手觀音背後崖面上共雕有830隻手、眼,集雕塑、彩繪、貼金於一身,狀如孔雀開屏,足具富麗堂皇之感。

儘管如此,大足石刻千手觀音卻因經歷過多年的風雨,導致其被歲月侵蝕嚴重,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風化現象,千手觀音的臉部身體以及手部的石質,都變成了石渣與石屑紛紛掉落

為了保護文物,專家們通過研究,決定對殘缺的千手觀音像進行修復。可是面對偌大的石刻像,專家們卻犯了難,千手觀音像的破損面積不但巨大,而且因為風化,佛像上面全都是麻坑,這給修復工作增添了很多困難。

更令人頭痛的是,大足石刻千手觀音在光緒年間曾被進行過「填補」修繕,而這種填補材料,既混淆了唐宋時期的石刻風格,又掩蓋了其原有的石質原材料,故此,對「填補」材料是去是留,就成了一個亟待解決的難題。

面對著修復石刻佛像的重重困難,專家們連夜召開了修復研討會。在會議上,他們各持己見,開始了激烈的探討和爭論。有專家認為,想要修復千手觀音石刻,必須採用傳統修復工藝,即查閱資料典籍,並根據原始測繪法計算出石刻各部分的長、寬、高,然後重新雕刻打磨,去掉風化層,露出佛像下面完好的石質,進而達到「煥然一新」的修複目的。

但是有專家迅速提出反對,認為如此做法首先是浪費時間,若是沒有一年的工夫,絕對完成不了修復工作。更何況,去掉風化層,雖然石像等於煥然一新,但這豈不是等於「破壞」文物,這種方法絕對行不通。

正在眾位專家還在為修復方法爭得面紅耳赤之時,一位年輕的專家提出了一項建議,他想利用現代3d列印技術,將石像殘缺部分列印出來。

年輕專家提出的3d列印技術,其實是一種建立在2d列印基礎上的高科技產物,其列印的原理是根據電腦成像,模擬出被列印對象的比例全貌,並對石像缺失的地方進行複製。

此建議一出,眾多專家立刻點頭同意,因為所有人都知道,相比於人工測算數據復原千手觀音石刻殘缺部分,電腦測算將會更快更精確。

在3d列印技術的支持下,修復專家們研究唐宋時期石刻風格,專家們用石質材料,對千手觀音石刻殘缺的石屑和石渣等細小的損傷,進行了3D列印,列印出來的部分與殘缺處進行了粘合,僅僅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千手觀音石刻的修復工作,讓其重新煥發了光彩。

時代在發展,科技也在不斷進步,文物與科技兩個看似不相干的領域,就這樣被融合在了一起。我們可以想像,在未來的日子裡,文物的保護與修復,都將離不開高科技的輔助,而這種結合,也應該是未來文物修復的新方向。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常山趙子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大解密 的精彩文章:

袁隆平在菲律賓,面對國外製種專家,他講出一個獨創的制種絕招
故宮中有一個「大雅齋」高足盤,這件寶貝,揭示了慈禧的兩個秘密

TAG:歷史大解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