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說文解字 言之有「禮」

說文解字 言之有「禮」

「禮」,這個筆畫簡單的字眼,解釋起來卻有些複雜。

這世上本來沒有「禮」,只是因為集體生存、社會發展的需要,才產生了「禮」的儀式,造出了「禮」的漢字。因此,「禮」字也是社會生態的描摹。「禮」字的繁體是「禮」,本字為「豊」,一看便知與祭祀有關。在甲骨文中,「豊」的頂部就像兩串美玉,底部就像有支架的建鼓。合起來會意,就是擊鼓奏樂,用美玉敬奉祖先和神靈。上升到定義,就是履行敬神祈福的儀式。這托盤狀的「豆」,後來也被視作食器或祭器。在人類文明早期,食器和祭器可不是普通物件,而是很重要的符號。食器象徵基本的物質寄託,祭器象徵誠敬的精神寄託,融匯起來恰巧與「民以食為天」的理念相吻合。

《禮記》有云:「經禮三百,曲禮三千」,大的禮儀準則有三百,小的禮儀規範有三千,可見禮儀數量之多。於是有人說,怪不得中國人太累,是被「禮」壓的。其實,這麼多「禮」是根據時間、場合和對象制訂的,並不需要時時、處處、人人都去掌握,你只要知道什麼場合注意什麼問題就可以了。外交上有個術語叫「國際慣例」,社交場合的「禮」也是約定俗成的慣例,大家都按慣例行事,就習以為常了。莊重的場合需要彬彬有禮,寬鬆的場合可以不拘禮數。

在今人字典里,「禮」也分虛實兩類,虛的如禮節、禮儀、禮貌、禮俗等,實的如禮品、禮金、禮服、禮花等。還包括與「禮」相關的人事和行為,如禮賓、禮遇、禮聘、禮讓等。先賢把夫妻同房看作人倫之大常,文稱「敦倫」,戲稱「周公之禮」。委婉含蓄之至,詼諧幽默之至。由此可見,大到國家和社團,小到街鄰和家庭,「禮」無處不在,所以有「禮尚往來」,所以說「來而不往非禮也」。

「禮多人不怪」這句俗語,只能用在中國人身上,若用在外國人特別是西方人身上,他們會感到莫名其妙。滿桌子美味佳肴,卻說「略備薄饌,不成禮敬」,外國人怎能不奇怪呢?錢穆先生在接見美國學者鄧爾麟時曾說:中國文化的特質是「禮」,「西方語言中沒有『禮』的同義詞;它是整個中國人世界裡一切習俗行為的準則,標誌著中國的特殊性」。我們常說,中國是文明禮儀之邦,因為禮儀與文明是相統一的,禮儀是文明的載體,文明是禮儀的內涵,沒有了禮儀,文明也就無所依附。總之,現代的「禮」,主要體現在外交與社交領域。

與現代有所不同的是,「禮」在古代還被看作是核心價值觀,用來調整社會關係,具有制度屬性和法律屬性,是社會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規範,所謂「禮法」。「禮」的本意是「別尊卑,等貴賤」,其本質是對奴隸主中不同等級的人所享有不同禮遇的規定。先秦諸子都強調「禮」的作用在於維持建立在等級制度和親屬關係上的社會差異,這也正是「禮」的本質內涵。

荀子說:「人道莫不有辨,辨莫大於分,分莫大於禮。」每個人都要按照自己的社會地位去選擇合乎身份的「禮」,否則就是非「禮」。在《論語》中,顏淵問孔子什麼是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春秋時,魯季氏以卿的身份行天子之禮,孔子憤慨地說:「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魯迅有個著名的立論叫「禮教吃人」。他所抨擊的「禮教」,興起於封建社會,其實質是封建禮法。有人把「禮教吃人」與孔子聯繫起來,那是記錯了賬。孔子曰:「敦禮教,遠罪疾,則民壽矣。」孔子倡導的禮教與封建禮法有著本質的區別。封建衛道士從孔子那裡取火,不是去愛人而是害人,這關孔子什麼事?

「禮」經夏、殷、周三代沿革,到周公的時代已經比較完善。因此孔子說,「鬱郁乎文哉,吾從周」。孔子遵從的就是周朝的典章禮制,這是他的政治理想。從某種意義上說,孔子是為「禮」而生並為「禮」奮鬥了一生。孔子為何給兒子取名孔鯉,「鯉」者,禮也。他讓兒子自小就要學詩、學禮,並說,「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詩」和「禮」是古人教育後代最基本的功課,所以有「詩禮傳家」之說,這是中國獨有的歷史文化傳統。有的學者把文化分成觀念形態、制度形態和物質形態,而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禮是把價值觀念、制度設計、物質載體統合在一起,並且包含了風俗習慣的文化形態。鄒昌林先生認為,文明產生在國家之前,禮儀產生在文字之前,文化的傳承不僅依靠語言、文字,還依靠禮儀。中國文化作為唯一沒有間斷的原生文化,是以禮為標誌和根源的。

本文原載於《光明日報》(作者王兆貴),圖源網路,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道知行 的精彩文章:

三個故事,讀懂古人的識人智慧
莊子:學會忘記,是一種福氣

TAG:大道知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