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為什麼有人說劉備是偽君子,曹操反倒是真性情?

為什麼有人說劉備是偽君子,曹操反倒是真性情?

李三萬

摘要:在三國的主要政治人物里,不少人都認為劉備是偽君子,反而曹操倒是真性情,這是為社么?

在三國的主要政治人物里,不少人都認為劉備是偽君子,反而曹操倒是真性情,這是為社么?

一部三國演義,幾百年流傳下來,基本已經形成相對固定的情懷和人設,小編小時候,看那套藍框邊的三國演義聯歡會,由於年紀還小,就是莫名喜歡曹操,結果跟人一交流,無論到哪,都顯得非常另類,小夥伴還好說,還能平等爭論,大人就有用巴掌來辯論了。還有幾個老頭,直接說我也是個奸臣胚子。後來有了電子遊戲,日本出的三國遊戲很多,最好的自然是是光榮公司出的《三國》,他們也出了些有關日本戰國的遊戲,不得不說,日本人立場更客觀,無論中國的三國還是日本的戰國,他們都沒有預設立場,這一點就很好。

不過無論小說還是史書,三國三分天下,東吳是應時而起,有點自立為王的意思。曹操和劉備則都有匡扶天下之志,之所以說劉備是偽君子,問題就在於他第一個稱帝,曹操再怎麼囂張跋扈,怎麼隨心所欲,但他自己確實沒有稱帝,是他兒子取代漢朝後,追封為帝的。劉備卻實實在在自己稱帝了,所以我也鬧不明白為何後世卻有劉備忠曹操奸的人設。不過說曹操真性情到真沒錯,後世對曹操還有個文學家的頭銜,有錢有勢還有兵的文科生嘛,有自己的世界觀,長於表達,自視頗高,也不在乎別人評價,想到什麼就去做了,懶得偽飾,可不就是真性情?

曹操沒軍費就派部下去挖墳掘墓,誰惹他不痛快了,就打過去。你還要他再怎麼真?劉備這邊,說三兄弟都起於草根,這話別信,那個時代知識是由世家豪門所壟斷,三兄弟都識字,能是一般人嗎?甚至能是一般有錢人嗎?

劉備,字玄德,是中山靖王之後,自稱漢室宗親,表面仁義,實際上城府極深,心機男一枚,絕對是一個偽君子。自古以來,大奸似忠,大偽似真,說的就是劉備這種人,劉備一直以振興漢室為借口招攬人才,最後自己卻稱帝了。這個偽君子最會的就是收買人心,建安十三年曹操大軍南下荊州,劉備勢力弱小,不足以抵抗,往江陵敗逃,慌亂中把自己的老婆孩子都丟了,趙云為了救出幼主,在曹操百萬大軍中殺了個七進七出,成功的把阿斗救出來。當趙雲把阿斗交給劉備,劉備卻把阿鬥狠狠甩在地上:「為了此子,幾損我一員大將。」這一個舉動,完美的征服了趙雲。從此就有了劉備摔孩子——收買人心這句歇後語了。

劉備還是一個狠人,呂布被俘後,曹操問劉備,呂布該不該殺?劉備回答:「丞相想記得丁原和董卓嗎?」

這話絕對是殺人不見血,這個時候劉備的仁慈呢?他以前的以德報怨也已經蕩然無存了,肯定是不想曹操再得到呂布這員猛將才會這樣說的。

還有劉備借荊州,一借不還!這句話大家想必都聽說過,雖然說歷史上不存在借的事實,卻是劉備趁孫曹打架的時候趁機奪取的,而且奪取荊州後,一直不肯歸還,有點兒趁火打劫的嫌疑。劉備這些行徑充分的把自己的假仁義表露無遺了。以前陶謙三讓徐州,他也是假惺惺的不接受,最後還是欣然接受了,所以劉備是個不折不扣的偽君子。

曹操是一代奸雄,「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說的就是曹操。他是真性情,從來不做假事,都是用霸氣去征服他想得到的每一分土地,想做到的每一件事。曹操早年刺殺董卓失敗,逃難到呂伯奢的家中,半夜聽到磨刀聲,他以為呂伯奢要把他殺了,於是先下手為強把呂伯奢一家全都殺了,還喊出了,寧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的口號。

張綉投降後,曹操率軍進入宛城。「此城中可有妓女否?」這是最真性情的一句話,曹操好色世人皆知。他南征張綉,張綉不戰而降,這麼高興的時刻,怎麼能不找幾個美女唱個歌、跳個舞呢?

曹操還是一個敢作敢當的奸雄,烏巢之戰中,許攸來投,幫助曹操一舉攻破袁紹,但許攸居功自傲,天天辱罵曹操,曹操早就想把他殺死,所以故意讓許褚與許攸相遇,許褚對曹操很忠心,聽見許攸辱罵主公,直接就把他拔刀殺了。群臣都猜出這其實是曹操安排的。休教天下人負我這句話,曹操做得很極致,他的夢中殺人、多疑殺華佗等正正反應出他不怕天下人怎樣看待他,曹操只做自己覺得對的事,曹操是真的敢作敢當。

而他的名句「對酒當歌,人生幾何」也把真性情體現的淋漓盡致。

三國一直是很多人喜歡的時代,劉備,曹操也是議論最多的話題。現在社會有很多人都更加喜歡曹操而討厭劉備。其實不止是劉備和曹操,現代人非常熱衷於喜歡替史書上那些名聲不好的人洗白和黑化那些史書上名聲不錯的人。比如說替隋煬帝洗白的,黑化唐太宗的,這樣的現象太多了。那劉備是偽君子嗎?

從三國演義來看,總感覺劉備比曹操差太多,曹操的霸氣和才氣劉備都沒有。曹操會打仗,會作詩,會治國。而劉備相比來說感覺就沒法比,所以很多人就覺得劉備垃圾,從根本就看不上劉備,就會靠假仁假義騙取信任。劉備是漢皇后裔,在亂世他想招兵買馬,沒有其他辦法,因為他沒錢,沒地位,所以他只能借著匡扶漢室,還於舊都的口號去創業。而曹操就不一樣了,有家室,親戚又多,所以創業比劉備快,而且曹操不用打著匡扶漢室的口號也有很多人幫他,所以很多人就覺得曹操是真性情,干就幹了。

三國演義小說的影響。很多人說,小時候喜歡劉備,長大了喜歡曹操。小時候不懂,總以為劉備是正面的,曹操是反派。後來才明白哪有什麼好壞之分。但後來年齡很大了,又喜歡劉備了,覺得劉備從一個做鞋子的到當了皇帝,是個很勵志的故事,劉備很強,沒兩把刷子不可能做到,但做到這點,絕不是靠假仁假義。因為劉備也招募了很多奇才和很多誓死跟隨的將軍,如果劉備假仁假義,那些這人都還會跟隨劉備那麼久嗎?

其實想要在亂世分一杯羹,好人是分不到的,所以,在戰亂本身就不存在好壞,想要有立足之地,每個人都是爾虞我詐,說劉備是偽君子也對,曹操是真小人也對,老老實實的最後都不是贏家。所以我認為劉備不算是偽君子,至少他自己不願意當偽君子,他就算想當皇帝,也想像曹操那樣做事,所以是每個人的能力方法不同而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深度軍事 的精彩文章:

二戰時期,德國的僕從國里,哪個國家的軍事實力最強?
一敗塗地的豫中會戰期間,湯恩伯在哪裡泡溫泉?

TAG:深度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