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愛好 > 不正經的喝茶,一本正經地生活

不正經的喝茶,一本正經地生活

接觸茶久了,慢慢形成一個固定思維:喝茶,應該是一件正經且講究的事情。

茶葉,要貴的;茶具,要精心挑選的;水,山泉為好;服裝,茶服;禮儀,要到位;姿態,要得體。

講究人喝茶,喝的一本正經,上述的要求缺一不可甚至更多。

但就大多數人日常喝茶而言,「不正經」的喝茶,才是更日常的喝茶方式。

電影《小森林》

舊時鄉間把柳葉醅干,以紅陶大壺裝了,粗瓷大碗盛了。粗劣得不成樣子,卻是安然和隨意的。在夏日炎炎里,農婦把茶水送到田間給做活的人吃。

茶葉苦苦的,清涼的一口灌下,抹抹汗跡,農人看著莊稼笑上一笑,就繼續在烈日下忙作。

這樣的喝茶方法,簡單隨意。

以至於到了現代,雖然生活條件在提高,生活變得越來越精緻,可大多數人日常喝茶,仍是以這樣日常簡單的形式。

加幾片茶葉到開水中,無論什麼杯子,也無需在意什麼水溫、水質、泡茶手法,更別提地點、衣著。

江南地區很多人家都喝綠茶,喝久了又喜喝濃茶,無奈綠茶本身滋味清爽淡雅,於是一些老茶客們就將挑茶葉過濾掉的「茶末」拿來喝,還喝的津津有味。

市場上竟還有商販賣這些「茶末」,十幾二十元一斤,果真是夠味又划算!

喝工夫茶是潮汕人日常生活中最平常不過的事了,一個蓋碗幾隻小杯,不論時間,不論地點。

當地泡茶喝茶,看似規矩,什麼「關公巡城」、「鳳凰三點頭」,禮節十足,卻不是刻意而為。他們動作洒脫自然,喝茶於他們而言,像吃飯一樣正常隨意。

陳錦(四川攝影家)將成都人喝茶此定義為庶民之飲。

在《吃茶記:一半成都一半茶》中寫了這樣一段話:以前,我住在成都城裡的時候,樓下有一家茶鋪,風格簡陋,大概兩三塊錢一杯茶,一大早,就坐滿了喝早茶的老人,那情景看上去格外溫暖,讓人想起舊時的茶館。

這些看似「不正經」的喝茶,卻是在一本正經地生活。

在《日日是好日》一書中,日本茶道大家森下典子感悟她25年的茶道修習過程,寫道:一定要捨棄一些包袱,讓心裡空無一物,才能無所窒礙地容納任何事物。

喝茶,本是一件閑情,本質上是為了得到歡愉。

這種歡愉,是不需要被任何「禮節規範」所束縛的,所求不過是一個自在。這是大多數喝茶人的初衷,也是實實在在的生活。

圖片來源於網路

「不正經」的喝茶,一本正經地生活,將日子過得開開心心,隨性洒脫,捨棄束縛,回歸本心

可喝可藏,甜潤醇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茶香記生活家 的精彩文章:

這是一顆顆小「紐扣」嘛?這是隨時可以帶著走的「花香蜜韻」啊
大家喜愛的秘境博餅,又出大雪山古樹啦

TAG:茶香記生活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