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600萬支噴子:二戰德國士兵最喜愛的衝鋒槍,竟是蘇聯的波波沙

600萬支噴子:二戰德國士兵最喜愛的衝鋒槍,竟是蘇聯的波波沙

要說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蘇聯紅軍士兵的標誌性物件和裝備,估計除了伏特加,就要屬「波波沙」莫屬了,「喝上一口酒,端著槍衝鋒」的蘇聯士兵這樣的畫面我們在很多影視橋段中都看到過,而除了廣泛裝備於蘇聯軍中外,「波波沙」還深受德國士兵的喜愛,那麼這是為什麼呢?

波波沙在戰鬥間隙還能當小凳子,可見該槍有多麼牢靠。

「波波沙」原名什帕金1941型衝鋒槍(即PPSh-41型衝鋒槍),是蘇聯著名武器設計師格奧爾基?謝苗諾維奇?什帕金於1941年設計出來的一款衝鋒槍,發射7.62×25毫米的托卡列夫手槍彈。「波波沙」衝鋒槍是蘇聯在二戰生產數量最多的武器,沒有之一,和其前一代的PPD-40衝鋒槍相比,「波波沙」製造成本更低,武器複雜度更低,同時射擊距離也更低。但就這麼一款採用「開放式槍栓、反衝式原理」的低廉槍支,卻能一舉成為二戰最成功的衝鋒槍。

「波波莎」從1941年開始量產,最開始蘇聯最高統帥部似乎並不看好這款武器,但是由於德國閃擊蘇聯後,蘇聯節節敗退,大量前線工廠的喪失,使得蘇聯軍方不得不考慮弄些廉價武器來快速武裝後備部隊,所以從1941年秋季,「波波沙」最早在莫斯科城郊的第一批生產線上被製造出來。

截至到1941年11月,「波波沙」才生產不超過1000支,但由於前線士兵的好評反饋,「波波沙」開始大規模量產,之後的2年時間內,「波波沙」的產量一日比一日高,1942年3月甚至能夠一天生產3000支PPSh-41。蘇聯甚至在1942年向伊朗秘密提供「波波沙」的圖紙和工具,授權生產,蘇聯紅軍也獲得過數萬支來自伊朗製造的「波波沙」。

「波波沙」全槍由於廣泛採用衝壓工藝製造,除卻槍管外,「波波沙」僅由87個零件構成,到了後期蘇聯工廠都不再專門生產鑄造用以PPSh-41的槍管了,只需要把大量囤積的莫辛納甘步槍的槍管拆下並且削為兩半,再簡單加工一下膛室後,一根步槍槍管就這麼「華麗轉身」成為了兩根衝鋒槍槍管。即使這麼粗略加工,「波波沙」仍然可以較好使用。

蘇聯士兵在前線經常整排整排地裝備「波波沙」衝鋒槍,這使得蘇聯士兵在與德軍士兵接敵時,能夠取得無法比擬的火力優勢。所以不少德國士兵,在繳獲「波波沙」衝鋒槍後,也會迫不及待的換上,而捨棄德軍提供的MP-40。相比於MP-40的32發彈夾,「波波沙」最高可以使用71發彈鼓,儲彈量大可以讓蘇聯士兵為所欲為的火力壓制。

另外「波波沙」的最大優勢並不是其後備彈量,而是其恐怖的射速,即使「波波沙」不經過經常維護,但其仍可以以每分鐘700發到900發的驚人射速射擊,即使後備彈鼓彈藥高達71發,但不到6秒鐘,就能夠被發射殆盡。

「波波沙」身為蘇聯第一常見的衝鋒槍,也同樣為德國第二常見的衝鋒槍,僅次於MP-40,為此德國士兵們都常備有將PPSh-41的7.62毫米口徑改造成發射德軍9毫米口徑的工具,接受改造的「波波沙」甚至還有德國國防軍編號:MP41(r),可見德國士兵有多麼喜歡用蘇聯的「波波沙」。

1942年的斯大林格勒,一名德軍士兵手持繳獲的蘇聯「波波沙」衝鋒槍

據不完全統計,「波波沙」在二戰期間一共生產超過600萬支,並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世界很多國家和地區的武裝衝突中常常可以見到它的身影,即使至今,某些非洲的非正規軍事衝突中,仍然可以見到一代蘇聯神槍「波波沙」的影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羅廖夫 的精彩文章:

近一半趴窩,沒事就墜毀:美軍引以自豪的夢幻武器,這是腫么了?
如果莫斯科出局,基輔成為俄羅斯的首都,歷史會發生什麼變化?

TAG:科羅廖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