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劉表在荊州的政績:發展經濟,興辦教育,為年青人提供有利條件

劉表在荊州的政績:發展經濟,興辦教育,為年青人提供有利條件

劉表勢力地圖

劉表是一個有一定政治、軍事實際才幹的人,是一個值得肯定的歷史人物,一位值得稱讚的地方官吏。劉表山陽高平(今山東鄒縣西南)人,是漢景帝之子劉餘的後代。他身高八尺多,恣態俊偉,十七歲時在經學大師王暢門下求學,家世為書家,表書筆力深厚,魏臣鍾繇、胡昭皆師從表書。劉表博識多聞,先後任山陽郡功曹、上計吏等職,曾被名士品評為「八顧」。由於當時宦官專權,劉表等八人內心清正,憎恨邪惡,時常在一起,品核公卿,裁量執政,結果被誣諂為結成朋黨,攪亂風俗。東漢朝廷下詔逮捕黨人,劉表因即時逃跑,而幸免於難。黨禁解除後,劉表以大將軍何進的屬官,擔任北軍中候,在位十旬。

初平元年,長沙太守孫堅殺荊州刺史王叡後,朝廷看到劉表在擔任北軍中候時表現特別賢能,故下詔任命劉表為荊州刺史。這年十一月,劉表從京都洛陽出發赴荊州上任。劉表考慮到襄陽地處漢水中游,南北驛道中樞,水陸交通十分便利,加之這裡地形險要,土地肥沃,可足食足兵,同時又取得當地豪族的支持,「遂理兵襄陽,以觀時變」,便將荊州刺史治所從武陵漢壽移到南郡襄陽。劉表從初平元年到襄陽,一直到建安十三年病死於襄陽,在這十九年中,他的主要政績有四項:

劉表(劇照)

一、據守江漢,保持中立

劉表一到襄陽,面臨著極其嚴峻的形勢。「荊州人情好擾,加四方駭震,寇賊相扇,處處麋沸。」為鞏固地盤,劉表首先加強軍事實力,擴大步騎兵,組建水軍。史載:「劉表治軍,蒙沖鬥艦,乃以千數。」面對外部勢力的進攻和內部的反叛,他採取威懷兼洽、從容自保的方針。袁術與其從兄袁紹有隙,他們各自拉攏收買周圍的軍事集團首領,相互傾軋。袁術派長沙太守孫堅殺南陽太守張咨後,便佔據南陽。而「紹與表相結」,袁術便怨恨劉表,於初平二年使堅征荊州,擊劉表。「表遣黃祖逆於樊、鄧之間。堅擊破之,追渡漢水,遂圍襄陽,單馬行峴山,為祖軍士所射殺。」從此,「術遂不能勝表。」

初平三年,漢朝以劉表為鎮南將軍、荊州牧,封成武侯、假節。建安元年,驃騎將軍張濟從關中「引兵入荊州界,攻穰城,為流矢所中死。」劉表派人接納張濟的部下,「眾聞之喜,遂服從。」「又遣使招綉,綉遂襄陽,為表北藩。」建安三年三月,曹操「圍張綉於穰。夏五月,劉表遣兵救綉,以絕軍後。公將引還,綉兵來追,公軍不得進,連營稍前。到安眾,綉與表兵合守險,公軍前後受敵。」同年,長沙太守張羨,率零陵、桂陽三郡叛表,「表遣兵攻圍,破羨,平之。」建安四年,孫策攻廬江太守劉勛取勝後,「收得勛兵二千餘人,船千艘,遂進擊黃祖。十二月,策軍至沙羨,劉表遣從子虎及南陽韓晞,將長矛五千來救祖。」

蔡瑁(劇照)

以上戰役都是在荊州所轄範圍內,對荊州以外地區,劉表從未進行過擴張,正如裴松之所言:「(劉)表保住江、漢,身未嘗出境。」劉表採取這種守勢方計完全符合本地豪族和大多數北來避難士人的利益。而對於北方中原地區的軍閥混戰,劉表則採取觀望中立的態度。在官渡之戰中,他雖口頭上答應與袁紹合擊曹操,但不出一兵一卒。在曹操北攻袁熙、袁尚時,也不乘機從後攻打曹操,從而使荊州人民免於戰亂的蹂躪。正由於劉表招誘有方,威懷兼洽,從而使荊州地域「開土遂廣」,達到「南接五嶺,北據漢川,地方數千里,帶甲十餘萬。」

二、實行仁義之舉,結好當地豪族名士

劉表在結識蒯良、蒯越之時,兩人的對話使劉表頓開茅塞,明了治理荊州的方針策略。《三國志.劉表傳》記載,當劉表問及「宗賊甚盛,而眾不附,袁術因之,禍今至矣!吾欲徵兵,鞏不集,其策安出?」時,蒯良說:「眾不附者,仁不足也,附而不治者,義不足也;苟仁義之道行,百姓歸之如水之趣下,何患所至之不從,而問興兵與策乎?「劉表聽後說:「子柔(指蒯良)之言,雍季之說也。異度(指蒯越)之計,臼犯之謀也。」可知劉表是要用詐謀定荊州,而又用仁義治荊州的戰略和政略。劉表在荊州形勢基本穩定之後,便實行一系列的仁義之舉,以獲取荊州的進一步穩定。如長沙臨湘人桓階曾被長沙太守孫堅舉為「孝廉,除尚書郎。父喪還鄉里。會堅擊劉表戰死,階冒難詣表乞堅喪,表義而與之。」孫堅為劉表政敵,為敵人治喪本應不為所忍許,但劉表認為桓階不忘舊恩,符合義的道德規範,便慨然答應了。

文聘(劇照)

再者是注意結好襄陽大族及其他名士、儒者。如蔡瑁是當地大族,家境又很富裕闊綽。史載:「是時,瑁家在蔡洲上,屋宇甚好,四牆皆以青石結角,婢妾數百人,別業四、五十處。」劉表與蔡家聯姻,娶蔡瑁之姊蔡氏為後妻。很明顯這種婚姻完全是一種政治的行為,是一種借新的聯姻來擴大自己勢力的機會。在荊州政權中,蔡瑁是劉表的軍師,執掌炳權,蔡氏最盛。又如龐德公是當地大名士,一直隱居於峴山之南,劉表多次延請他出山輔佐,甚至親自前往拜請。

再如蒯越,深中足智,魁傑有雄姿。大將軍何進聞其名,「闢為東曹掾,後為汝陽令,佐劉表平定境內,表得以強大。」由此可知,蒯越在劉表建立荊州政權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劉表除了任命他為章陵太守之外,還任命他為大將,執掌荊州的兵權。此外韓嵩為劉表別駕、從事中郎;李嚴,「荊州牧劉表使歷諸郡縣。」;文聘,為劉表大將,「使御北方」;黃忠,「荊州牧劉表以為中郎將,與表子磐共守長沙攸縣。」

僅以上列舉的七人,便可知劉表政權的統治基礎廣泛,成員文武兼備,這是該政權在軍閥間爭戰鬥爭中能維持達十九年之久的主要原因。這種上下相互勾結,是雙方利益的需要。只有這樣,劉表才能形成強有力的軍事集團,割地稱雄,並與其他軍閥勢力相抗衡。

黃忠(劇照)

三、安置流民,發展經濟

東漢末年北方人民為躲避戰亂和自然災害所帶來的痛苦,便大批的離開土地和家園而到處流浪,當時由於襄陽比較安定,這裡便成了人們流亡棲息的場所。史載:「關中膏腴之地,頃遭荒亂,人民流入荊州者十萬餘家。」對於大批前來避難的北方流民和士人,劉表給予「安慰賑贍,皆得資全「進行合理的安排。大多數人組織開闢荒地,「深山幽谷,於是為邦」;對有技術的手工業者,根據不同行業組織生產,「百工集趨,機巧萬端」;對一些士大夫則組織他們興辦學校,發展教育。劉表這種「愛民養士,從容自保」的政策,使歸附他的人越來越多,「關西、兗、豫學士歸者蓋有千數。」

同時經濟得到發展,出現了「財谷如山,民又豐樂」的繁榮景象。興平元年,衛將軍董承回洛陽整修被董卓焚壞的宮室,準備迎漢獻帝返京。但當時朝廷經濟凋弊,財力俱缺,董承便派太僕趙岐前往荊州傳達旨意,劉表立即派兵到洛陽助修宮室,,「軍資委輸,前後不絕。」由此可見荊州的富足。最為人稱道的是劉表把儒家仁政思想貫穿在他統治的整個過程中,他不利用荊州的富裕以一州之主剌史之官位,乘機攫取財富肥己,又不加重人們的賦役負擔,不大興土木,興建樓堂館所,沉醉於驕奢淫侈的生活。史載他「在荊州幾二十年,家無餘積。」

孫堅(劇照)

四、興辦教育,繁榮學術文化

劉表是一個儒生,儒家注重文化教育的特點在劉表身上表現得特別明顯。劉表在荊州「州界群寇既盡」之後,便利用前來避難的北方士人知識上的優勢,起立學校,博求儒術,設置學官,創建州立官學,加強儒家思想的教化,以穩定人心。王粲在《荊州文學記官志》記載:荊州官學生徒,「三百有餘人。」《劉鎮南碑》記載:「吏子弟受祿之徒,蓋以千計。」劉表「命五業從事宋衷所作文學,延朋徒焉,宣德音以贊,,降嘉禮以勸之。「劉表開立學官後,使命綦母闓、宋衷撰五經章句後定。在荊州官學中不講授官方學術今文經而講授古文經,從而不僅確立了古文經在荊州官學中的地位,還發揚了古文經簡明求實,注重義理,經世致用的學風。士人一直講授古文經學,長期的薰陶使學生對經學的認識一致,由於思想統一,這批士人便逐漸組成了荊州學派。

諸葛亮(劇照)

劉表還通過興辦官學和私學,保存、搜集、整理了大批文化典籍,「於是古典墳集,充滿州閭,致使「喪亂中經籍不遂泯絕。」劉表不僅使漢末學術文化中心由洛陽南移至襄陽,而且培養了一批經世致用的人才,使荊州學派中的很多成員後來成為曹魏、蜀漢、孫吳三國政權中的中堅力量和核心骨幹,從而給後世的政治思想文化產生著積極而深遠的影響。劉表對荊州的治理,不僅使這一地區政治穩定,經濟繁榮,學術文化事業發達,而且對大批北方來此避難的年青人的成長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參考文獻:《後漢書》、《三國志》、《太平御覽》、《資治通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燦爛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蜀漢滅亡原因:資源嚴重不足,人才極度匱乏
曹操對儒家思想愛恨交織的矛盾心理

TAG:燦爛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