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蘇軾被貶惠州途中所作一首詞,詞中稱讚好友才華堪比劉禹錫!

蘇軾被貶惠州途中所作一首詞,詞中稱讚好友才華堪比劉禹錫!

紹興元年(1094)七月,蘇軾在赴惠州貶所途中,與老朋友蘇堅相會於九江,兩人相互唱和,蘇軾做一首《歸朝歡》,這是一首「客中送客」的送別詞,但卻寫的氣勢磅礴,樂觀豪邁。

我夢扁舟浮震澤。雪浪搖空千頃白。覺來滿眼是廬山,倚天無數開青壁。此生長接淅。與君同是江南客。夢中游,覺來清賞,同作飛梭擲。

明日西風還掛席。唱我新詞淚沾臆。靈均去後楚山空,澧陽蘭芷無顏色。君才如夢得。武陵更在西南極。《竹枝詞》,莫傜新唱,誰謂古今隔。

開篇四句寫夢中之境與眼前之景,雄奇而大氣。「震澤」,即是今天的太湖,在江浙交界處。「廬山」,在江西九江市南,北臨長江,東南傍鄱陽湖。這幾句的大意為:夢中在太湖泛舟,驚濤駭浪;醒來所見卻是峰巒疊嶂的廬山。景雖壯觀,但兩地截然不同的景象,恰似自己的一貶再在貶,萍飄蓬轉,讓人不由生出無限感慨。

「此生長接淅。與君同是江南客。」兩句,合寫二人相似的境遇。「接淅」,意為匆匆忙忙。這裡指的是兩人宦海漂泊,居無定所。「江南客」,東坡是四川眉山人,蘇堅為吳縣人,此時二人皆因貶謫路經九江,故曰:「與君同是江南客」。

「夢中游,覺來清賞,同作飛梭擲。」時光易逝,人生如夢,今天的見面也轉瞬即逝,不能挽留,明天你就要揚帆遠航了,我也要去向他方,不由得生出依依不捨的傷感之情,讓人一唱三嘆、唏噓不已。但蘇軾就是蘇軾,他永遠不會沉浸在悲哀之中,永遠都會有解脫困境的辦法。緊接著作者就掉轉筆鋒,用蘇堅去的湖南名人事迹來勉勵友人,也激勵自己。

「靈均去後楚山空,澧陽蘭芷無顏色。」「靈均」是大詩人屈原的字,「蘭」和「芷」均為屈原作品中常見的香草。「澧陽」就是今天的湖南澧縣,這裡是屈原當年被放逐的地方。屈原忠君愛國,獨立不遷,曾在沅、湘一帶作《九歌》。但屈原去後,當地無人再賦楚辭,香草似乎都為之失色,令人惋惜。

「君才如夢得。武陵更在西南極。」「夢得」,是唐代大詩人劉禹錫的字。劉禹錫剛毅自信,堅強樂觀,曾貶官朗州司馬十年之久而不改其志。「《竹枝詞》,莫傜新唱,誰謂古今隔。」劉禹錫貶謫巴山楚水之時,曾學習當地民謠,作《竹枝詞》十幾首,自然清新,極受時人與後人讚譽。蘇軾說:你蘇堅有劉禹錫之才華,假如你也以騷人之旨創作新詞,讓當地人們傳唱,誰能說你不能成為劉禹錫的異代同調呢?

在這裡,蘇軾把才能當作患難中保持自信自豪的支撐,與朋友互相勉勵。雖不為時用,報國無門,但我們絕不氣餒,我們懷抱一身的才學,在任何條件下,都可以為百姓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也會獲得精神上的寄託。屈原和劉禹錫不是已經給我們做出表率了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最美詩畫 的精彩文章:

蘇軾被關入牢獄,寫了一首詩,首句頗有「媚上」之嫌!
蘇洵的一篇文章,寫出了蘇軾兄弟的不同性格和差異

TAG:最美詩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