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陳洪綬《荷花鴛鴦圖軸》

明陳洪綬《荷花鴛鴦圖軸》

陳洪綬,(1599~1652),明末清初著名書畫家、詩人。字章侯,幼名蓮子,一名胥岸,號老蓮,別號小凈名,晚號老遲、悔遲。漢族,浙江紹興府諸暨縣楓橋陳家村(今浙江省紹興市諸暨市楓橋鎮陳家村)人。年少師事劉宗周,補生員,後鄉試不中,崇禎年間召入內廷供奉。明亡入雲門寺為僧,後還俗,以賣畫為生,死因說法不一。

明陳洪綬 荷花鴛鴦圖軸

縱:183cm ,橫:98.3cm

故宮舊藏

作品用筆工緻而不顯刻板,著色醇厚而不流於俗膩,畫風素潔明快,既有應物象形的寫生功底,又不乏變幻合宜的適度誇張,畫面呈現出一種在繁與簡,疏與密、剛與柔的對比變化中的和諧與統一。

陳洪綬愛蓮,亦愛畫荷花,大約因此就給自己起號為「老蓮」。此幅畫上四朵荷花,由含苞欲放到花蕾初綻,從含露朝陽到爭艷怒放,形象豐富地展示了它的多姿多彩。而荷葉的俯仰映襯其「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蓮而不妖」的擬人化風範。一對鴛鴦鳧於水面與兩隻蝴蝶飛空中的一動一靜、奇石的嶙銳堅勁之質與荷葉的娉婷舒展之態一剛一柔,可見畫家善用對比要素的匠心。

畫幅還向我們顯示出陳洪綬的染石技法:由前向後自然形成漸暗漸深的層次,使岩石呈現凹凸分明的立體造型。他的勾葉莖方法則是用粗細有致的墨線雙勾,敷染濃淡不同的墨綠,一絲不苟,神滿氣足,葉脈走向編織出一種有機網路,朝空中瀰漫出無窮的張力。

生性狂放的陳洪綬筆下,無論人物、山水或者花鳥蟲總顯出一種明晰的理性秩序。即便是細小的點綴,在畫面上也有它的有機功能。譬如本圖水面上的青萍(葉),星星點點,看似漫不經心,其實必不可少:它們集聚在水畔的鴛鴦、荷葉、枝幹乃至岩石腳周圍,向靈通的生物,活躍地吮吸著畫面上色與線滲出的生命力,將全圖和諧地組合成為整體。若沒有這些大小不一、若隱若現的青萍,圖下部就變得空曠,既無從融合水面上的荷葉、鴛鴦與岩石,全圖也會沉寂、呆板,如同一幅神氣索然的匠畫。周密不苟而靈動,工筆又輔以寫意,這是陳洪綬工筆重彩畫的重要特點之一。

(聲明:傳播收藏知識為宗旨,本文來源網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之刪除。)

月雅書畫中國網編輯整理推薦

——月雅往期經典,點擊以下鏈接直接閱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月雅書畫 的精彩文章:

陳半丁:嗜書畫入骨,飢餓尤不顧也!
100張禽鳥圖,美醉了!收藏學習!

TAG:月雅書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