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乙肝核苷類藥物應用,切斷HBV-DNA長鏈一段,藥理學讀懂它

乙肝核苷類藥物應用,切斷HBV-DNA長鏈一段,藥理學讀懂它

小番健康是一名藥理學碩士,針對慢乙肝應用核苷類葯中如何判斷治療終點。因為當乙肝患者選擇抗病毒治療以後,要知道這是一個長期過程,要懂得結合乙肝兩對半報告判斷治療效果。

乙肝核苷類藥物應用,切斷HBV-DNA長鏈一段,從藥理學讀懂它

e抗原結果在患者複查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乙肝e抗原,其實它是乙肝病毒的衣殼,也就是乙肝病毒內部的外殼。一般在患者長期應用核苷類葯之後,e抗原消失了,則說明乙肝病毒已經處於低水平複製,只是肝細胞內還存在乙肝病毒。這部分少量乙肝病毒,是可以通過乙肝表面抗原陽性,直接判斷。

核苷類葯的作用是切斷HBV-DNA長鏈的其中一段,導致乙肝病毒無法繼續複製。因此,當乙肝患者長期應用核苷類藥物時,HBV-DNA水平會逐漸下降至轉陰。這樣的結果也基本說明乙肝患者的肝臟炎症得到緩解,這是應用核苷類葯的優勢之一。

一般在乙肝患者正規核苷類葯治療的3-4年,135陽性可以逐漸轉為15陽性,即e抗原轉陰。核苷類藥物能夠清除e抗原,並隨之產生對應e抗體,提示乙肝患者已有對應免疫產生。當前,在乙肝患者應用核苷類葯還存在明顯差異,例如有些人e抗原消失,可立即產生e抗體,而有些人在e抗原消失後,間隔數年或均不產生e抗體。

這種應用核苷類葯後不產生e抗體,僅e抗原消失的類型,即15陽性乙肝小二陽。小番健康提醒,要注意當中仍然有一部分15陽性小三陽,今後還會自然逆轉回到乙肝大三陽。但是,一旦核苷類葯應用導致e抗原消失,快速產生對應e抗體,這種類型就比較不易發生逆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番健康 的精彩文章:

乙肝病毒量是否不斷升高,進入免疫清除期,病毒量不增反降
慢乙肝指南,定位乙肝病毒攜帶,非活動性HBsAg攜帶觀望為主

TAG:小番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