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二戰列強都搶著佔便宜,為何只有德國一反常態,幫助中國呢?

二戰列強都搶著佔便宜,為何只有德國一反常態,幫助中國呢?

對於中國的近代史,其實很多人都不是很願意提起,因為那是一段屈辱的時期。清政府作為一個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漢族人實力,這也就給當時的社會發展造成了一定隱患。這種弊端到清朝後期逐漸顯露出來,滿清貴族的腐敗是導致清政府走向衰敗的主要原因。西方各國在經歷工業革命之後,實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也將目光轉向了中國,就連日本也站起來侵略中國。在其他國家忙著佔中國便宜的時候,只有一個國家,願意在一定的基礎上平等對待中國。

這個國家就是德國,德國也是八國聯軍侵華中的一員,但是德國還是留了後手。德國在清朝晚期也曾三次侵略中國。第一次是在清政府與各國簽訂《天津條約》之後,不僅割讓了大量的土地還要賠償巨額的損失費。在這樣情況下,德國當然也是眼紅,於是德國就派了軍艦過來,逼迫清政府與其簽訂了《中德通商條約》。通過這個條約很大程度的確保了中德兩國之間的貿易,德國也就此打開了清政府的大門。

後來德國就多次派遣的技術人員幫助中國修建的大炮,幫助張之洞訓練軍隊;就連民生所用的發電廠、煉鐵廠等設施也都是德國派工程師過來建造的,甚至連北洋水師的主力艦都是德國賣給中國的。從這裡看,德國相對於日本、英國那些國家來說還是比較不錯的。但是幫助的同時,德國也進行了新一輪的侵略。1989年,德國強行將山東化為管轄的範圍內。到了民國時期,德國再一次和中國的關係「重修於好」。

當時的德國正處在一戰失敗期間,被英法兩國被迫簽訂了《凡爾賽和約》,這個合約不僅讓德國陷入了經濟危機中,還大大的限制了大國武器的數量。但是此前德國已經成產了大量的武器裝備,直接銷毀又會覺得可惜,乾脆直接全部低價轉讓給民國政府,既能維持關係,還能緩解國家的經濟問題。到了蔣介石時期,德國派遣了大量的軍事人員前往中國,參與蔣介石的軍隊組織和訓練。1936年,漢陽兵工廠的成功改造,並生產出先進的武器。德國在中國實現工業現代化中確實是有一部分的功勞。但是這一切都是建立在德國有利可圖的情況下,所以說,天下攘攘皆為利來!德國也是如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奇古今說史 的精彩文章:

秦始皇沒完成的願望,如今在日本成為現實,歷史證明他真的偉大!
比日本更狂妄!曾經揚言一個月滅掉中國,並且只出兵6000人!

TAG:新奇古今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