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網路上的不實消息為何泛濫?網路時代的頑疾,社交媒體也有責任

網路上的不實消息為何泛濫?網路時代的頑疾,社交媒體也有責任

互聯網技術和行業剛剛興起之際,業內的各個領軍人物對互聯網技術寄予厚望,認為它擁有無與倫比的廣泛用途和商業價值,比如它會讓人們之間的溝通更為便捷、關聯更為緊密,進而提升人類社會的良性互動和凝聚力。今時今日,互聯網技術的商業價值讓人嘆為觀止(中國是受惠於互聯網技術的國家之一),可它並沒提升人類社會的良性互動和凝聚力,而且「事與願違」,一些社會學家和心理學家認為網路世界中的「部落化」和極端化越來越嚴峻,因「匿名性」、「去人性化」等等心理效應的影響,網路世界中的人們更有攻擊性、更為肆無忌憚,甚至湧現了一批在網路世界中胡作非為的「噴子」,這些「噴子」常常不分青紅皂白的攻擊別人,宣洩著擠壓的負面情緒。

除此之外,互聯網技術革新了人們獲取訊息的方式,也讓不實消息的傳播效率大幅提升,以致於不實消息比真實消息的傳播速度更快一些——此前的一項研究表明,若向1500名社交媒體的用戶傳播信息,不實消息的平均傳播時間為10小時,而真實消息的平均傳播時間為60小時,二者的差距非常顯著——這些不實消息對中、老年人群體的損害格外嚴重,一方面60歲以上的互聯網用戶群體比較缺乏缺乏數字媒體的素養,難以分辨社交媒體上的事實和謊言;另一方面中、老年人的認知和記憶能力漸漸衰退,難以抗拒「虛幻的真實效應」,若他們反反覆復接觸一類消息,就會傾向於相信這一類消息的真實性。既然不實消息的危害如此嚴重,為何它會泛濫成災呢?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哲學教授凱琳.奧康納(Cailin O』Connor)在《虛假信息時代:錯誤信念是如何傳播的》一書中,對互聯網時代的種種弊病開展了銳利的審視和深入的剖析,比如人際關係對個人信念的影響格外顯著,以致於某個人相信什麼、質疑什麼,取決於此人與什麼人相識和交好;再比如一些消息一而再、再而三被證實為虛假的,可它們在互聯網上仍舊大肆傳播,面對確鑿的證據,受騙者寧願一直自欺欺人,也不想幡然悔悟,凱琳.奧康納認為,這些受騙者的「鴕鳥行徑」並不是個人心理有什麼問題,而是社會和文化的種種因素造成的。

《虛假信息時代》一書中,凱琳.奧康納直言不諱的說人們生活在一個「虛假時代」里,現實生活中也好、網路世界裡也罷,充斥著輿論操縱、營銷手段和信口雌黃,它們如同肆虐的黃沙一樣吞噬著所剩不多的真實和美好。由於智能手機的普及和社交媒體的滲透,不管是互聯網的個體用戶、還是規模龐大的辦事機構,都成了假新聞和輿論操縱的受害者,這樣的後果會很嚴重——1898年2月,美國緬因號戰列艦在古巴哈瓦那港發生了爆炸、隨即沉沒,大部分的船員喪命於此。緬因號戰列艦沉沒之後,一則不實消息廣為流傳,一些人在毫無證據的情況下,懷疑和指責西班牙策划了這一爆炸事件,結果,這一不實消息成了美國-西班牙戰爭的導火索。

儘管各大社交媒體把不實消息的泛濫成災歸咎於演算法出錯、且竭盡所能的推卸責任,可凱琳.奧康納認為,不實消息在各大社交媒體上的大肆傳播,造成了社會、經濟和個體用戶的種種損失,這些社交媒體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因此,凱琳.奧康納呼籲各大社交媒體建立第一道防線,擴充編輯隊伍、強化編輯審核、以及積極的核查事實,這樣的話,不實消息在流入「輿論場」之間就被編輯們過濾了。

小考題:分享和轉發一則消息之前,你會不會核實一下消息的真實性?你認為自己有沒有核實消息真實性的責任呢?歡迎你留言討論。

(本號專註於科技前沿、歷史拾遺、奇聞異事和人物品鑒,還望你的關注和訂閱,萬分感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品讀百卷 的精彩文章:

「八卦」為何聊個沒完沒了?人際關係中,八卦是一種黏合劑
美國重返月球計劃遇冷,能否2024年載人登月,前景不樂觀

TAG:品讀百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