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清代女詞人的一首如夢令,情感細膩,談笑間更顯悲愁和柔弱

清代女詞人的一首如夢令,情感細膩,談笑間更顯悲愁和柔弱

古代重男輕女,大多數女孩都沒有受過太多的教育,唯有那些書香門第、或是大戶人家的女孩,才有機會讀書,而能詩會畫的才女卻是鳳毛麟角。南宋的李清照在她的少女時代就才華橫溢,如她的《如夢令》嘆息春歸,「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一剪梅》抒發愁情,「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下面介紹清代女詞人的一首如夢令,情感細膩,談笑間更顯悲愁和柔弱。

如夢令

清代:吳藻

燕子未隨春去,飛到綉簾深處。

軟語話多時,莫是要和儂住。

延佇、延佇,含笑回他不許。

吳藻,字蘋香,自號玉岑子,杭州人。她是清代才女,幼而好學,長大後肆力於詞,又精繪事,嘗寫飲酒讀騷圖,著有香南雪北廬集、讀騷圖曲等等。她的父親與丈夫都從事商賈,兩家也沒有一位讀書人,而她卻獨呈翹秀,令人稱讚。她22歲出嫁,婚禮辦得紅紅火火,可是她卻顯得很從容,將這些看得極淡,也許覺得夫婿不是她的意中人。

吳藻的父親富甲一方,雖然自己不識字,卻很重視女兒的教育。她自幼就開始學習讀書寫字,還會作詩填詞,更能彈琴譜曲、繪圖作畫,可謂名副其實的才女。這首詞就是創作於她出嫁之前,那時的少女整日里無憂無慮,偶爾月下彈琴,偶爾花下吟詩,充滿了歡樂和甜蜜,身在富貴鄉,哪知將斷腸。

少女正處及笄之年,因為讀書識字,懂得了很多人世間的道理,反而變得有些多愁善感。首句「燕子未隨春去」,暗指百花都已凋零,芳華也終將漸老,雖然說得極其平淡,卻看出小小年紀心事重重。不過這一句又顯得有些驚喜,原來燕子竟然沒有隨春天一同消逝。「未隨」二字,隱含著喜出望外的情緒,也暗喻詞人在「春去」時的失落感。

次句「飛到綉簾深處」,首先點明了自己的身份;「深處」二字,又意味著她的住所與外界隔絕,詞人孤獨寂寞的感覺也可知一二。最主要吳藻識字念書,又能詩繪畫,平常人家的姑娘小姐都與他沒有共同語言。古人講究女子無才便是德,從側面也可以看出讀過書的女孩,確實心態不同,以至於她對未來的期待也不一樣。

一隻惹人憐愛的燕子飛到她獨居的地方,也會勾起她很多遐想,說明她平時是多麼孤單,或許是她與其他人實在無法和諧相處,只好自憐自愛,形單影孤。「軟語話多時,莫是要和儂住」,燕子呢喃不已,彷彿是在訴說一番溫存。詩人並非童心不泯,而是她感情世界極為焦渴,竟能耐心地聆聽燕子「話多時」,足見其百無聊賴。

佳人非常渴望有一位知心的體己之人,幻想中她竟然把燕子當成了自己的知己,猜測其咕嚕著軟語, 「莫非它想來和我同住?」燕子的多情,卻正反襯了人世的無情,詞人渴望被人關懷,也渴望有一位知心同伴。於是她不敢輕易辜負,立即說「延佇、延佇」。看似遲疑不決,其實早已心許,於是尾句脫口而出,「含笑回他不許」。含笑二字,真是耐人尋味,是開心地笑還是凄苦地笑,其實更顯一種傷感和自嘲。

這首詞柔婉細膩,具有一種別樣的動人韻致,顯示出女詞人不凡的功力。詞人先是慨嘆春歸,然後偶遇可愛的燕子飛進她的綉簾,百無聊賴時把它當成自己,一番軟語訴說,心裡暢快了很多。最後竟然臆想燕子要留宿在此,心中也欲拒還迎,活脫脫地表現了一位看似成熟、實則單純的青春少女形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水心語 的精彩文章:

品讀艾青的一首詩,開篇就令人凝神沉思,結尾更是激發鬥志
正當翠減紅衰,品讀兩首名家的秋風詞,少點憔悴,多些陶醉

TAG:雲水心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