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為什麼台灣名嘴總說大陸人吃不起榨菜與茶葉蛋?賈靜雯竟然說出了這樣的實話

為什麼台灣名嘴總說大陸人吃不起榨菜與茶葉蛋?賈靜雯竟然說出了這樣的實話

這幾天榨菜成了熱詞。借著收到大陸廠家寄去的榨菜,這位台灣名嘴又在網上炒了一把。原來幾天前,他在某政論節目談到榨菜股價下跌時,認為是因為大陸人吃不起。而當五糧液股價上漲時,另一位名嘴說是因為需要借酒消愁。大陸民眾吃不起榨菜而喝得起五糧液,這個邏輯也真夠清奇的。

幾年前,看到台灣名嘴說大陸民眾吃不起茶葉蛋時,心裡還在嘀咕,他們也算是有頭有臉有見識的人物,怎麼會如此無知?這幾年台灣政論節目看多了,發現這些人不僅腦洞大開,而且肢體語言豐富,說起話來氣勢如虹。說白了,這就是一種很專業、成套路、流水線上的娛樂化表演。

總有一股或者幾股力量推著他們這麼演。

一股力量應該是媒體大環境。我曾採訪過滬台雙城論壇,看到拿著各種台標話筒的記者如潮水般湧向柯文哲時,在感慨台灣同行敬業的同時,也感嘆島內媒體競爭之激烈。以電視節目為例,2300萬人口的台灣,電視台加上網路電視,大大小小有100多家電視台300多個頻道,調台都能調到手軟。去過台灣某電視台參訪,電梯轎廂內密密麻麻貼滿了各節目收視率,看得讓人喘不過氣。

此外,島內傳媒業普遍不太景氣,節目預算一砍再砍。一個主播、兩三個名嘴湊在一起胡侃亂吹,一檔節目就做成了,成本一點也不高,倒也是「多快好省」的終南捷徑。因此到了每天晚上8點、9點,這麼多台調來調去,都是類似的政論節目。

同質化的節目多了,為了收視率,各家自然要劍走偏鋒搏出位。有些話是名嘴自己要說的,有些話是節目組刻意安排說的,反正怎麼吸引眼球怎麼來。節目中不僅說對岸大陸,島內、歐美、政治、經濟,都能成為他們的話題。一些名嘴因為奇葩言論成了網紅,高人氣又帶來高曝光率與高出場費,也帶動他在奇葩路上不回頭。

在之前大熱的台灣連續劇《我們與惡的距離》中,飾演某新聞台內容負責人宋喬安的賈靜雯就告訴手下編輯:「要把內容做成7歲小孩都可以看得懂。」在面對上級責問時,賈靜雯就說:「不要有了收視率、有了點擊率,還要來批評我們媒體無腦。」

這就是島內媒體的真實寫照。

第二股力量就是島內大環境。台灣就這麼大塊地方,每天能說的新聞就這麼多,真應了那句「太陽底下無新事」。政論節目總要有個靶子,這個靶子既要有話題性還要有關注度。除了幾十年如一日的藍營媒體罵民進黨、綠營媒體罵國民黨之外,大陸話題倒成了雙方話題的「最大公約數」。

這些年,隨著民進黨上台執政以及島內民粹主義泛濫,綠營媒體的力量強過藍營媒體,影響力也隨之增大,特別是在相對封閉的台灣南部。

綠媒節目一貫的逢中必反,過去常會講台灣「經濟實力好」「國際環境好」,如今只能講台灣「居民素質高」「社會更文明」,以及歪解大陸政治經濟發展,還有就是從榨菜、酒瓶與茶葉蛋中得出政治正確的結論,比如大陸「危機論」「衰退論」和台灣「優越論」「民主論」,即便這些話自己都未必相信。此外,就是無邊無際地說大陸好,但說好的動機卻不太好。比如得出結論,大陸應該給予台灣商品更多優惠、給予在陸台商更大讓利等,最後不忘點一句「這些都沒做到。」

常常在想,在大陸民眾眼中不值一駁的觀點,島內民眾就真信嗎?感覺的出,不少島內人士不屑看這類節目,覺得政論節目比娛樂節目更娛樂,實在沒什麼營養。但還有相當一部分民眾願意坐在沙發前看。除了打發時間外,還有就是符合自己的口味。

隨著兩岸交流的放開及人員往來增多,有些島內民眾發現原來的「窮鄰居」變闊綽了,

出手變大方了,再反觀自己多年不漲的荷包,心態有點不大平衡。按照同溫層理論,人們往往願意接受與自己認識相近的觀點,看著名嘴們在節目中叨叨叨地說大陸這邊不好那邊不好,或許能平復自己的受傷的心情。不過,通過這樣節目來了解大陸,只能是帶著有色眼鏡來盲人摸象,遠不如來大陸乘幾次高鐵、刷幾回二維碼來的真實。

那麼,在民進黨治下的台灣,有沒有比較客觀看待大陸的節目?對不起,那你就是親中媒體,要被扣上「紅帽子」,黃智賢的《夜問打權》節目被當局停播,就是一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觀新聞 的精彩文章:

李宗偉含淚宣布退役,林丹感慨:「獨自上場,沒人陪我了」!
繼匠心,承未來!這裡有能制琴會編程的小工匠!

TAG:上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