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這些家長的育兒後遺症,你有嗎?

這些家長的育兒後遺症,你有嗎?

這幾天,我做了一件很久沒做的事——追劇!

追什麼劇呢!我這麼關心教育,當然也是教育劇——《小歡喜》,講3個北京高三學生家庭的故事。

據說,《小歡喜》這個名字是黃磊取的,一方面對應並延續《小別離》——前幾年他主演的中考劇;另一方面,在他看來:

中國家庭的歡喜來自「熬著」,過一關就開心一下——中考算過了小關,高考就算過了一個大關。

什麼?!看來黃磊演《小別離》的朵朵爸、《小歡喜》里的方一凡爸都是本色出演啊,可以給他一個稱號——頂級佛系爸。

連我這個相對佛系的海淀媽媽,都覺得幼升小算是過了一個挺大的關,小升初算是過了一個很大的關,中考是一個更大的關。

至於高考,我的腦容量有限,容我過兩年再好好面對這個問題……

唉,我們以為帶著孩子闖過了一個個硬關,抬眼望去,卻發現和中考與高考比起來,幼升小小升初那都不算事!

家庭1:

孩子:方一凡,「學渣」一枚,情商很高,心思完全沒放在學習上,而是追學霸「女神」和玩手機拍視頻。

媽媽:海清演的一家勾心鬥角的公關公司經理,孩子高三前一直心很大沒太多準備,到了高三因為兒子突然成了「學渣」,從佛系媽轉為焦慮媽。

爸爸:黃磊演的佛系爸,從醫生轉型為醫療器械公司的小科長,沒有過高追求,熱衷於養魚逗蟲。心態超好,情商在線。

家庭2:

孩子:英子,懂事乖巧的學霸,有點「玻璃心」。熱愛天文,人生願望是加入航天局。

媽媽:小陶虹扮演,離婚後擁有4套「學區房」,一個從學校辭職的課外班補習名師,高密度精細化陪伴式「雞娃」的「雞血媽」。視「不著調」的前夫為洪水猛獸,不讓他和女兒過分接近以免拖後腿。

爸爸:沙溢扮演,一位看上去不大「靠譜」臉皮很厚的企業老總,疼愛女兒卻使不上勁。

家庭3:

孩子:季楊楊,叛逆少年,由姥姥姥爺和舅舅養大,和外派多年的父母疏離。沉迷賽車,對考大學沒興趣,理想是成為韓寒。

媽媽:詠梅扮演,事業單位工作,高情商媽媽,心態沉穩從容,家庭調節器。但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是一個「缺席」媽媽。

爸爸:王硯輝扮演,北京的一個區長,以前基本不管娃,事業型老爸,權威式家長,會不自覺把做官的習慣帶到家裡。和高三兒子團聚後,經常發生正面衝突。

這部劇展示了3個北京家庭在孩子準備高考過程中的喜怒哀樂。家家都本有難念的經,他們就像一面鏡子,照出了我們育兒過程中的樣子,你可以看出你是佛系媽、焦慮媽、雞血媽、還是缺席的事業型家長?

更重要的是,我們還可以看到這幾種育兒模式下的得失成敗,對孩子對家庭產生的「後遺症」。

1

佛系媽雞血媽事業型家長,各有各的育兒後遺症

家庭1:佛系媽——焦慮媽

經過我多年觀察,比起雞血媽,佛系媽其實是更容易轉為焦慮媽的那類人群。

為啥呢?雞血媽一般都會提前規劃,佛系媽卻缺乏準備,打擊總是來得猝不及防。

就像方一凡媽媽,原來一直放手式教育,覺得家裡有愛就夠了,但到了高三開學前,班主任試探她可否讓方一凡「蹲班」?——其實就是留級啦。

蹲班,一方面是為了孩子能多複習一年以「保本」——保住考上大本,另一方面就是對學校來說,當年少了個「差生」,升學率也會好看一點。

這時,方一凡媽媽就很難佛系了,她變得手足無措,焦慮抓狂,沒想到自己疏忽了,看著兒子成績一直都還湊合,沒想到竟也加入「學渣」的行列。

這時,她才開始慌慌張張給方一凡打雞血,報補習班,卻被英子媽狠狠教育了一通——光給孩子報班是不夠的。

「孩子的成績當然和家長有關,你付出的遠遠不夠,當家長必須忘我投入,全力押上。」

就是報班和高考,對於相關信息和術語,她的知識面也很貧乏。

比如說高考錄取取消了三本,她不知道。

比如說報補習班,她不懂門道,也沒聽說過「套課」……

這讓她心裡更加沒底,重度焦慮,對兒子的態度也發生了360度的轉變,從溺愛包容誇獎秒變成嘮叨指責怒罵。

但是「皇帝不急急太監」,兒子還沉浸在多年佛系的節奏里,覺得老媽的「人設崩塌」、「大躍進」型的轉變不可理喻。

結果只能是既低效而又焦慮,家庭關係也變得異常緊張。

從佛繫到雞血,轉彎太急,容易閃到老腰啊。

家庭2:雞血媽

做雞血媽,英子媽可以說是身體力行做到了極致。

她給女兒天天變著法子做營養湯。

把英子爹給女兒買的垃圾食品扔掉。

她給女兒設計了一道堪比錄音棚的隔音牆。

卻留了一道透明窗戶以便「監視」女兒。

如果僅僅停留在360度陪伴這個層面,當然不符合她金牌輔導老師的修養,她還把「雞娃」提升到高度技術化專業化的層面

把距高考的剩餘天數,分派到各個學科上做時間管理。

把孩子以往的成績,用電腦做成折線圖進行分析。

在孩子分班考前,自製一套有針對性的卷子幫助娃複習。

說實話,對英子媽我還是佩服的,因為看到自己在技術層面和付出程度上的差距。

但是,雞血媽最大的問題也暴露了出來,就是讓孩子窒息的控制欲。

為孩子安排好一切,沒有界限感,不管公不公平,合不合理,說一不二,不容質疑,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在學校高考誓師大會上,英子在願望氣球上寫上她的理想航天局,而英子媽卻不顧女兒反對,一定要寫上自己想要的清華、北大,還寫上要考700分。

在搶奪中,氣球爆掉,英子大哭跑掉。

現實生活中,這樣的家長也不少:

他們對自己的家庭擁有絕對的權威,他們的意見就是家庭的法律,沒有人可以撼動;他們不允許自我主張的聲音出現,所有家庭成員的人生軌跡,都要嚴格按照他們的想法來運作,一旦有人出現「脫軌」言行,必然會受到嚴厲的打擊。

過度控制的後遺症就是:孩子個性強,就會變得叛逆,和家長背道而馳;孩子個性弱,像英子,就會變得壓力山大,壓抑消沉,心理出現問題。

家庭3:缺席的事業型家長

缺席家長的害處自然不用多說,缺乏對孩子的陪伴,卻期待在「空降」時母慈子孝,父嚴子從,自然是做白日夢。

孩子在父母缺席的環境里,已經長成一定形狀,卻要依照季楊楊爸爸那樣硬凹,自然會發生嚴重的對抗和衝突。

2

做任何一類家長,都有得失和利弊

那麼,大家要問了,佛系媽雞血媽事業型家長都有後遺症,那讓我們何去何從?當父母真是太難了!

其實,做任何一種家長都有兩面,烏雲背後也有金邊,有失必有得,有弊必有利。

佛系家庭里,是非常有愛的,家庭氣氛是輕鬆的愉悅的,方一凡雖然成績不好,卻養成了極好的心態,較高的情商。

即使考不上好大學,到了社會上,這樣的人大概率還是能過得不錯的。

雞血家庭里,在雞血媽的精心策劃和日常雞娃下,孩子有很大幾率能成為「牛娃」,在成績和特長上碾壓同學,這也是對雞血媽日復一日努力和付出的回報。

那麼,缺席孩子成長的事業型父母呢?是不是對孩子一點好處都沒有呢?

也不是。至少缺席的父母也成就了自己的事業不是?

劇中一直缺席家庭教育的季楊楊爸爸因為對工作的付出——外放過安徽江西等地,還援過青海,後來被提拔為北京區長,說的俗一點,這也算變相提高孩子的起跑線了。

季楊楊媽媽為了陪伴季楊楊爸爸,沒有選擇兩地分居留在孩子身邊,而是決定和丈夫共進退,雖然缺席了孩子的成長,卻照顧好了丈夫,兩人感情甚篤,同時也成就了丈夫的事業。

而且,季楊楊媽媽雖然和兒子有點距離感,但是距離產生美,她看待楊楊各方面也會比較客觀,能夠採取從容和淡定的心態。

方一凡媽媽在聽說娃要蹲班時擔心娃晚畢業很焦慮,聽說娃不用蹲班時又擔心娃跟不上也很焦慮,方一凡爸爸開導她:

「你看,你現在的問題是,蹲班也糾結,不蹲班也糾結,對吧?

因為你看到的都是事情的壞處啊。

如果你換個角度,多看看好處,你就會發現:蹲班,孩子多一年時間複習更有把握考上大學;不蹲班,孩子可以更有效率努努力沖一下,這樣,你會不會好過一點呢?」

換個角度看問題,人生就會很開闊。

就和娃一樣,每個家長也有自己的個性和脾氣:

一個雞血媽很難做到佛系。

一個佛系媽你讓她雞血她也學不像。

事業型的家長你讓他們辭職雞娃,沒準生不如死。

和教育娃一樣,每個家長只有順應自己的個性,成為自己,成為自己想成為的樣子,才不會擰巴。

只是,在做「自己」的時候,不要太極端,也吸收一點其他家長的做法:

比如說雞血媽也適當學學佛系媽,把心稍微放寬點也放過一點娃。

佛系媽戰略上可以佛系,戰術上也可以學雞血媽提前做下教育規劃。

事業型的父母也不要忽略對娃的陪伴,不能保證陪伴時間,就需要提高陪伴質量。

在做自己的同時,學著不斷調整和平衡,就會少一點育兒後遺症,多收穫一點育兒的喜悅和成就。

再說,在孩子人生旅程中,高考只能算一個關口,並不是後面70年的終極決定因素,也不用看得過於嚴重。

做父母的,不妨學學方一凡的好心態:

哪有這麼邪乎,我的人生才剛開始,怎麼就終生遺憾了。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國留學媽媽圈 的精彩文章:

上周,我把孩子已經上了1年的3個英語課程全退了,原因竟然是……
連總統孩子都去的私校,裡面的精英父母居然這麼缺德

TAG:美國留學媽媽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