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鴻蒙霸榜 GitHub,從最初的 Plan B 到「取代 Android」?

鴻蒙霸榜 GitHub,從最初的 Plan B 到「取代 Android」?

整理|郭芮

出品 | CSDN(ID:CSDNnews)

距離 8 月 9 日鴻蒙(HarmonyOS)正式發布剛剛過去九天,這場由華為領銜的技術風暴,經過十年蟄伏,終於成功引爆全球。與此同時,一個非官方的 GitHub 項目悄悄興起,在技術圈快速發酵並一舉摘得了桂冠。

從最初的「Plan B」到如今的「取代 Android」?

鴻蒙的誕生,從一開始就不是意外。

相比於智能手機、PC 等硬體設備,操作系統一直是中國電子產品製造未曾突破的領地。移動端來看,從最初 2/3G 盛行時代的塞班系統,到4G時代風生水起的 Android、iOS,以及其間曇花一現的黑莓、阿里 YunOS、KaiOS,鮮少有國產操作系統的身影。PC 端就更不用多談,微軟 Windows 系統主宰了近 20 年,也只有 Unix、Mac OS、Linux 可以勉強與之相提並論,國產的中標麒麟堪堪排在這些系統之後。

缺乏強大的應用生態支撐,國產操作系統的「崛起」只能算是空談。而現在,鴻蒙的出現給所有國內開發者開闢了一條新的路。

「鴻蒙系統是全世界第一個面向全場景微內核的分散式 OS」、「分布架構,天生流暢,內核安全,生態共享」——這是華為消費者業務 CEO 余承東在華為開發者大會 2019 上打出的標語。對於鴻蒙這個「醞釀了十年,遭封鎖後近五千人為之加班」的自有操作系統,華為的底氣之足可見一斑。

(CSDN 記者攝於 8 月 9 日大會現場)

鴻蒙的誕生最早可以追溯到 2009 年。2009 年,華為創立編譯組以入局自研晶元領域,這為 2011 年華為設立「2012 實驗室」做了鋪墊。「2012 實驗室」以研究各種基礎性技術為主,包括晶元、新一代通信、雲計算、音頻視頻分析、 操作系統、數據挖掘、機器學習等,其中方舟編譯器正是來自旗下的諾亞方舟實驗室,而「鴻蒙」之名正是出於歐拉實驗室,屬於內部絕密項目。

鴻蒙第一次出現在公眾視野源自 2012 年任正非的一次內部講話。他表示華為做終端操作系統是出於戰略的考慮,「(如果)Android 系統不給我用了,Windows Phone 8 系統也不給我用了,我們是不是就傻了?」此後,華為的操作系統一直處於低調狀態。直至 2018 年美國政府針對華為採取封鎖政策後,華為才加快操作系統的工作。今年 3 月,余承東首次確認華為正在研發自有操作系統,並強調其只是 B 計劃,只會在安卓系統無法使用的情況下才會啟動——然而美國的封鎖比想像中來得更快。

今年 5 月,美國政府宣布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要求包括谷歌在內的美國供應商暫停與華為的部分業務往來後。華為宣布為公司生存打造的「備胎」一夜之間全部「轉正」,其次才是鴻蒙系統的推出。余承東在會後接受採訪時曾透露,鴻蒙系統原定於 2020 年春季發布,但「美國的制裁和中美貿易摩擦加速了鴻蒙發布的進程」。他還表示,華為對鴻蒙的人力投入接近 5000 人。

厲兵秣馬終有時,千呼萬喚的鴻蒙系統終於在 8 月 9 日正式亮相。

「華為在操作系統領域,有非常深厚的積澱,無論是安卓、還是鴻蒙,核心都是基於開源的Linux。」雖然從生態層面來看,目前鴻蒙是完敗的,但是華為「鼓勵 Android 應用開發者在自家應用商店上架 App,直面 Google Play應用商店,培養 App 開發者的習慣,以配合鴻蒙系統形成一個完整的生態圈。」這些都意味著,未來的鴻蒙系統將會不斷成熟和完善。

或許,替代 Android並非可望不可即。

(根據實測,鴻蒙系統比 Android 系統快 60%)

HarmonyOS 登頂 GitHub!

鴻蒙一經發布,各種報道便紛至沓來,引來了國內外開發者的熱烈討論,其中之一受關注的就是登頂 GitHub 的「Awesome-HarmonyOS」項目。

目前華為官方還未放出任何鴻蒙相關的源碼、ISO,因此,雖然該賬號信息顯示為非官方號,但其精選了鴻蒙系統相關資源的倉庫,並給出了清晰的資源路線圖,非常值得好奇鴻蒙系統的開發者搶先體驗一番。

註冊僅僅九天,該項目已收穫 Star 8000 ,並連續登頂 GitHub 日榜。在文檔中,詳細介紹了鴻蒙系統的發展進程、系統特點,並附上了相關資料鏈接。

鴻蒙系統(HarmonyOS)是第一款基於微內核的全場景分散式 OS,是華為自主研發的操作系統。

鴻蒙 OS 底層由鴻蒙微內核、Linux 內核、Lite OS 組成,未來將發展為完全的鴻蒙微內核架構。華為會率先部署在智慧屏、車載終端、穿戴等智能終端上,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智能設備使用開源的鴻蒙 OS......還可以隨時用在手機上,但暫時華為手機端依然優先使用安卓。

鴻蒙系統的發展進程如下:

2012 年,華為開始在上海交通大學規劃「鴻蒙」操作系統。

2019年,華為已經對 100 萬部搭載有自研「鴻蒙」操作系統的手機進行了測試。

2019 年 5 月 17 日,華為操作系統團隊開發了其自主產權的「鴻蒙操作系統」。

2019 年 5 月24 日,註冊公告日期是 2019 年 5 月 14 日,專用許可權期是從 2019 年 5 月 14 日到 2029 年 5 月 13 日。

2019 年 8 月9 日,華為官方發布「鴻蒙操作系統」,並且宣布「鴻蒙操作系統」將開源。

https://github.com/Awesome-HarmonyOS/HarmonyOS/blob/master/doc/README-zh.md

文檔最後,附上了截至目前最全、最新的資料,包括官方資源、架構參考、硬體驅動、開發工具、相關產品、視頻等等。

結語

5 月 16 日,美國政府宣布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延遲 90 天實施——如今距離所謂的「實體清單」生效不斷臨近,華為搶在這一時間點發布鴻蒙,想必也是為可能被「封禁」的服務做應對準備。

在 CSDN 此前發布的《華為鴻蒙操作系統的優勢與短板》一文中,中國開源軟體推進聯盟名譽主席陸首群曾提到過,「華為自創的方舟編譯器,自主開發的鴻蒙操作系統,主動改造的 Android APP......了不起!」但此時此刻,「華為更要自信冷靜!相信自己的實力,保持低調、理智......不要為來自外部的壓力所動搖,也不要為一些不知內情、不懂專業的人的過度吹捧所迷惑......」

鴻蒙系統的快速發布,是華為應對美國技術「制裁」、「Android 斷供」等一系列危機下的產物,同時也是國產操作系統邁進的一大步。後續的路會如何,還得交由華為自己去走。而在CSDN 發起的 #暢聊鴻蒙# 中,也有很多開發者談到了對於鴻蒙系統的期待和設想,以及面對新鴻蒙系統時的選擇——其中,八成以上的參與者願意嘗鮮,並抱有美好期待。

那麼當鴻蒙系統真正用於移動端時,你會更換手機嗎?歡迎發表你的觀點。

【End】

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程序人生,可了解更多程序員的開發趣事、熱點資訊:

龍泉寺的IT高僧是用哪種編程語言呢?Java ? Python?這篇10W 文章告訴你

程序員下班時,為啥電腦不關只揣了手機就走啦?這篇9W 文章過於真相了

調查上萬名程序員,竟然發現女程序員比男程序員更懂 Java?怎麼回事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CSDN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 C 語言仍然佔據統治地位?
快訊!「Python背後有推手?」程序員:真相扎心

TAG:CSD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