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為「梨」打call!駐村指導員變身「品牌代言人」

為「梨」打call!駐村指導員變身「品牌代言人」

「這個夏天真的『梨』不開你,為崇明翠冠梨打call!」寫了這條文案,再配上幾張鮮嫩欲滴的翠冠梨圖片,以及銷售鏈接和二維碼,日前朱銳兵發的這條微信朋友圈引來了不少親朋好友的好奇,「轉化率」也不錯——確實有些朋友和同事通過他牽線搭橋,買了幾箱崇明翠冠梨嘗鮮。「我自己是土生土長的崇明廟鎮人,廟鎮聯益村是崇明翠冠梨的『老家』,這種梨的口感、甜度我再了解不過了,我來當推銷員還是很有說服力的!」朱銳兵笑著告訴記者。

「80後」朱銳兵是上海羅涇礦石碼頭有限公司黨群工作部部長,最近他又多了個新身份:到崇明港沿惠中村當駐村指導員。今夏,一共有20名駐村指導員被派駐到崇明的14個鄉鎮、20個村,迎接他們的一大「任務」便是賣梨。如今,這批駐村指導員已交出了漂亮的成績單:總計實現銷售7300箱、7.5萬斤,實現收益54.1萬元。

今年,上海把選派優秀幹部支持薄弱村發展作為鄉村振興重點任務之一,駐村指導員入駐鄉村後將指導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推動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壯大、發揮本單位優勢幫助解決村民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靜安區投資辦副主任黃永前是崇明駐村指導員工作組組長,目前掛職崇明區農業農村委副主任,他告訴記者,今年7月下旬,工作組以區農業農村委為幫扶平台,組織動員駐村指導員積極推銷翠冠梨,助力崇明農民增收。

崇明是上海果樹栽培的主要地區之一,近年來,以翠冠梨為代表的新興果樹產業在崇明蓬勃發展。翠冠梨甘甜多汁、消暑解渴,已成為深受市民喜愛的夏季時令佳品。目前,崇明翠冠梨種植面積約6300多畝,主要分布在廟鎮、綠華、堡鎮、港沿等鄉鎮。崇明區農業農村委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這種時令水果上市周期短,只有7月下旬到8月上旬的短短半個月,這半個月里果品量大、上市期集中,如果統籌不善,極易造成果品滯銷。

針對這個情況,崇明的20名駐村指導員都成了翠冠梨「推銷員」。在中興鎮愛國村,駐村指導員、上海市灘涂造地有限公司攻堅組副組長萬全以愛國村經濟合作社為法人主體,採取市場化貿易方式銷售,緊緊依靠上海地產(集團)有限公司及所屬成員企業,發揮工會組織優勢批量採購。短短兩周,通過崇明區農業農村委牽頭和市場化推廣,萬全銷售了1000多箱、一萬多斤翠冠梨,銷售額7萬多元,為村集體經濟創收近萬元。「我自己也花了400多元採購了5箱翠冠梨,沒說的,確實甜!」

銷售翠冠梨的過程中,駐村指導員也把市場化理念帶入了村裡。村經濟合作社能不能從事經濟貿易?當上海台安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擬將購梨款850元匯入愛國村經濟合作社的銀行賬戶時,村幹部一時有點「吃不準、拿不定」:經濟合作社註冊成立以來從未發生過農產品自營性經濟收入,也未開過一張收據。萬全向村幹部說明了村經濟合作社的作用,並得到了鎮會計所的肯定答覆。7月31日,愛國村經濟合作社自2014年5月28日註冊成立以來,開出了第一張農產品自營性收據。

「能有這樣的進展,和萬指導的協調幫助分不開。」中興鎮愛國村黨支部書記丁銥告訴記者,如今,通過市場化操作嘗到甜頭的愛國村正在註冊村經濟合作社微信公眾號,還想與農產品電商簽署合作協議、與優質農產品專業合作社洽談合作,力爭把村集體經濟的「糧垛」堆得更高,讓村民的「錢袋子」更鼓。

黃永前告訴記者,除了這些方式,駐村指導員還用積極協調結對共建的機關食堂展銷、動員白領食堂和中大型企業食堂採購、解決農貿菜場鋪位等方式,為崇明農副產品搭建長期銷售渠道。

記者從崇明區農業農村委了解到,近年來崇明積極增加優質農產品供給,在初步完成「崇明大米」、「崇明清水蟹」、「崇明金沙橘」等區域公共品牌整合的基礎上,今年又積極整合推出「崇明翠冠梨」區域公共品牌,通過與種植基地簽署《崇明區域公共品牌「崇明翠冠梨」使用承諾書》,確保崇明翠冠梨的高品質。同時,崇明積極推薦相關企業參加各類農產品展銷會,選取上海一些中高檔社區投放實體廣告,提升崇明翠冠梨的市場知曉度和影響力。據統計,今年的翠冠梨銷售季,基地的翠冠梨銷售總量達62萬斤,已無往年的滯銷之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觀新聞 的精彩文章:

G60科創走廊的標誌性項目科大智能總部園區,預計明年初全部落成
人工智慧將迎來應用爆發期,與傳統產業深度融合

TAG:上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