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新中國首批女飛行員傳奇:她們身懷六甲仍然翱翔藍天

新中國首批女飛行員傳奇:她們身懷六甲仍然翱翔藍天

全文3375字| 閱讀需5分鐘

德皇為何要將目標轉向美國,原因也讓人啼笑皆非。

新中國自成立以來,中國女飛行員創造了許許多多的「第一」。有第一位被授予「功勛飛行員」的女飛行員劉曉連,第一位女試飛員張玉梅,第一位女飛行員將軍岳喜翠,第一批戰鬥機女飛行員等等,她們穿雲破霧,從雪域高原到海島山川,出色地完成了軍事演習、科研試飛、飛播造林、人工消雨、人工降雪、搶險救災等重大任務。

1954年3月31日晚上10點鐘,在北京西郊機場飛行大隊,一陣急促的哨聲把女飛行隊員們從睡夢當中喚醒,她們火速地穿戴整齊,往大隊會議室跑去。原來,內蒙古錫林郭勒東部牧區連降大雪,牧民及大量牲畜缺乏糧食與飼料,上級命令伍竹迪所在部隊火速前往災區執行空投任務。

北京到錫林郭勒這條航線對於伍竹迪和機組人員來說是非常陌生的,因為這條航線她們過去從來沒有飛過,同時地面早已經被大雪所覆蓋,地面的標誌物因此根本就看不清楚,而航道上又沒有任何的導航設施,空投點的風向風速也都無法掌握,這麼多未知的因素,給伍竹迪和機組人員造成了極大困難。

伍竹迪 新中國首批女飛行員

當時我們和領航的一起研究的方法,就是利用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640頻率,利用它和其他的電台來定位吧。

第二天一早,成竹在胸的伍竹迪駕駛戰鷹和戰友們一起向內蒙古飛去。飛機飛出去不久,機組人員就遭遇到高空氣流的衝擊。伍竹迪並沒有慌亂,而是沉著冷靜的操縱飛機,使飛機盡量平穩地飛行。

伍竹迪 新中國首批女飛行員

後來飛機就進雲了,出雲時地面已經是白茫茫的一片,根本沒辦法找到空投的地點。後來我們就在左右盤旋。

按照之前的計算,已經快飛到空投點,伍竹迪便開始下降高度,仔細搜尋空投場地,可是低空氣流異常不穩,飛機搖晃、顛簸地十分厲害。伍竹迪依舊沉著冷靜地駕駛著飛機按預定航向行駛。終於,她們在右下方的雪地上,發現了紅色T字布。伍竹迪便按響了空投鈴,將一包包糧食與飼料投落在紅色T字布周圍。

伍竹迪 新中國首批女飛行員

我們降高度降得比較低,空投的話都能看見他們,紅旗招展嘛,就在那兒看著。

就這樣,伍竹迪和她的戰友們從年頭到年尾,不分白天黑夜,不論颳風下雨,駕駛著飛機飛遍了祖國的大江南北,執行起任務來,和大隊里那些出色的小夥子比也毫不遜色。其中秦桂芳即便是懷孕七個月了還在天上飛行,伍竹迪、施麗霞、王堅幾個人也都是懷孕五六個月還在堅持飛行。

1960年5月9日13時45分,山西省大同煤礦發生了歷史上罕見的煤塵大爆炸,數百名煤礦工人被埋在井下,情況危急。黨中央、國務院立即抽調大批救援人員、調集物資準備前往大同救災,當晚8點,正在值班的秦桂芳臨危受命,馬上做好連夜飛往大同的準備。

當時的大同機場,只有一條土跑道,根本沒有夜航設備。同時經過空軍和機場工作人員的測算,風向與跑道中心線正好是90度,屬於大側風,已經超過了里-2飛機落地時的極限,不具備降落條件。

可是時間就是生命,為了使數百名礦工能夠儘快脫險,大同方面想出來一個辦法,將汽車擺在跑道的兩側,車頭對著跑道,當有飛機起降的時候,所有汽車同時打開車燈,代替跑道的照明燈。

同時周總理代表黨中央做出了「不惜一切代價,搶救礦工兄弟」的指示,於是,空軍黨委當即作出決定,命令秦桂芳所在部隊,發揚不怕犧牲的精神,凡能升空的飛機全部連夜緊急起飛,執行救援任務。

秦桂芳在飛行大隊一向以技術過硬、作風潑辣被送綽號:「女闖將」,這次任務艱巨,災情情況緊急,秦桂芳機組只做了一些簡單的準備就起飛了。

飛到大同之後,她先在機場上空盤旋了兩圈用無線電高度表測試了機場的實際標高,然後又對側風的影響作出了準確判斷,當她和機組人員建立航線對準跑道準備著陸時,機場跑道兩側的燈光讓她感覺到了一些異常。

秦桂芳 新中國首批女飛行員

大同的所有的公共汽車,都擺在跑道兩邊照著夜航落地的,那個落地比較困難,而且側風比較大。

這麼大的側風,跑道兩側又是汽車,萬一偏出跑道,那可真會機毀人亡。此時,大伙兒的眼睛齊刷刷地全盯著秦桂芳,作為機組領頭雁的秦桂芳冷靜地安撫了大家的慌亂情緒, 一推機頭,平穩地駕駛著飛機,向著由汽車燈柱織成的光網落去。

秦桂芳 新中國首批女飛行員

難就難在控制速度要控制的非常好。要準備萬一不行,還要復飛,要慢一點減小速度慢慢把速度減小下來然後落地。

看到飛機安全平穩的降落到了機場,整個機場頓時沸騰起來。大同市長親自來到飛機跟前,眼含熱淚,緊緊地握住秦桂芳的手,不停地說著:「謝謝解放軍,謝謝解放軍啊!」

秦桂芳雖然著陸成功,但她心中有數,在這種大側風條件下夜航降落,不是所有機長都能做到的。當晚秦桂芳機組連夜趕回了北京,部隊首長根據她的彙報,召開了緊急動員大會。在會上,團長一再告訴所有執行任務的機組成員,雖然秦桂芳試航成功了,但是存在的實際困難也決不能夠輕視, 只要機組人員把救援人員和物資送到大同就好,萬一到時候有人偏出了跑道,飛機打轉擦壞了機翼,也不會追究機組的責任。

團長鏗鏘有力的話語,鼓舞著每一名飛行人員的心,更堅定了她們要像秦桂芳機組那樣衝上去圓滿完成任務。於是,她們將一批又一批醫務人員、醫療器械運送到大同災區,又將一批又一批的救援物資從全國各地搶運到了大同。

1963年8月初,山東、河南、河北三省部分地區連降暴雨,造成特大洪澇災害。特別是河北,海河水系除北運河外都泛濫成災。成千上萬的群眾被洪水圍困,在這危急關頭,黨中央、國務院命令空軍運輸機部隊火速飛往災區空投食品和藥物。

這次救災任務,在副大隊長陳志英的率領下,西郊機場的第一批飛里-2機的女飛行員,全都參加了戰鬥。由於當天,參加空投的飛機太多,為了避免空中相撞,女飛機組陸續起飛之後,一路按照預定高度穿雲飛行。

飛機在強氣流的作用之下就像是小舟航行在了驚濤駭浪當中一般,如果再降低高度的話,飛機隨時有可能被強氣流壓入洪水之中的危險。此時,究竟是按空中計算的時間實施非目測空投呢?還是等看清空投點後再空投呢?這兩個問題讓武秀梅一時之間犯了難。

想到被洪水圍困的災區群眾,女飛機組思忖再三,紛紛決定再次冒險下降高度,等看清空投點後再實施空投。飛機幾乎是在貼著水面飛行,又加上強氣流的影響,稍有差池後果就會不堪設想,但是為了災區群眾能夠早一點拿到救災物資,武秀梅也顧不得太多,她依舊駕駛著飛機超低空飛行,直到看到災區群眾用一塊白布作標記的空投場她才按響了空投鈴,將食品和藥品全部準確地投向了目標區。

任務完成後伍竹迪駕駛飛機返航,在飛臨良鄉南側上空時,突遇傾盆大雨,飛機被雨柱裹挾著,機艙里頓時暗了下來,正當伍竹迪緊握駕駛盤與風雨搏鬥時,先是發動機汽缸頭溫度表急劇下降,緊接著雙發停車,失去動力的飛機瞬間開始下沉,高度迅速下降,生死就在一瞬間。

伍竹迪 新中國首批女飛行員

我往回飛的時候是1200米吧,一下子,高度掉到只剩下400了。在那一瞬間的話,我就是忙著操縱飛機,告訴他們怎麼給切換器加溫,迅速修復飛機。

劉曉連 新中國第三批女飛行員 特級飛行員

雙發停車失去動力,飛機就失去了最起碼的飛行條件。如果說你當時驚慌失措,當時沒有採取正確地處置,那就機毀人亡了。

此時,伍竹迪馬上加大變距,並迅速重新起動發動機,轟然一下,發動機再次起動了。伍竹迪又將飛機拉起,進入正常航線。

新中國女飛行人員隊伍自誕生以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茁壯成長。至今,中國共培養出了11批女飛行人員,近600名,成為世界上擁有女飛行人員較多的國家之一。一批批女飛行員在運輸機、戰鬥機等的駕駛和領航工作中繼往開來,奉獻著她們的青春,譜寫出一個又一個的新篇章。

本文轉自公眾號:CCTV國家記憶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號立場)

· 有一種愛叫做「在看」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國家歷史 的精彩文章:

金價上漲,匯率變動?看看黃金曾經如何改變世界歷史
戰爭已開始滑落!伊朗就這樣打響了第一槍

TAG:中國國家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