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什麼都不學」的幼兒園帶給孩子什麼?這所學校「逆潮流」傳遞新理念

「什麼都不學」的幼兒園帶給孩子什麼?這所學校「逆潮流」傳遞新理念

媽媽問孩子:「今天你在幼兒園學了什麼?」孩子說:「什麼也沒學!今天在幼兒園『打工』賺了3塊錢,買了好吃的,一天里吃了好吃的、玩了好玩的,很開心……」一所「什麼都不學」的幼兒園,能帶給孩子什麼?

17日,上海書展,中福會幼兒園新書《輕叩未來》教育微論壇上,在家長熱衷孩子搶跑搶學、爭先爭優的今天,這所幼兒園為何要「逆潮流」傳遞教育新理念?

數學掌握100以內的加減乘除,英語辭彙量達到1500,語文最好有3000識字量……為了所謂的「不輸在起跑線上」,有一部分家長不惜違背孩子發展規律「搶跑道」,有意無意地把競爭壓力轉移到孩子身上,讓孩子們參加各種培訓班、補習班,看似衣食無憂的孩子,生活並不輕鬆。有高中校長透露,現在有的高中生讀到高三,才發現自己高一時選科選錯了,當時自己對個人目標和選擇還很模糊,到了高三才想重新來過。其實,對孩子也好,對成人更需要學會選擇,學會對自己的選擇負責,這也是所有人都必須掌握的自我管理。

對幼兒來說,哪些能力最重要?在中福會幼兒園園長、特級校長鳳煒看來,對幼兒最重要的有三點:培育關愛心、發展自由性、滋養文化情。把理應屬於孩子的無憂無慮、幸福快樂的童年生活還給他們,尊重兒童年齡特點和發展規律,在做中學、玩中學、生活中學。

在中福會幼兒園,武術、足球、小農莊、美術坊等16個幼兒社團是孩子們自己的地盤,選什麼都由孩子自己決定。有的孩子第一志願沒搶到,就巧妙地利用選課規則,順利選到熱門的B班;有的孩子姓名牌沒帶,老師鼓勵孩子自己去想辦法;還有的孩子很自信地和社團老師說「能不能選我做社長」……社團活動強調「我的世界我做主」,鼓勵幼兒自我管理、自主發展,為了能選到心愛的社團,孩子們動腦筋想辦法,嘗試解決各種實際問題。有家長說,「記得選社團的那天早上,6點不到,娃就起床了,因為他希望選到自己心儀的社團。」迎接「六一」的自助餐會上,孩子們通過投票選出最喜歡吃的菜肴。當得票最多的10款菜被一一端上餐桌時,懵懂的孩子第一次將選票與眼前的菜肴建立起聯繫,嘗試理解投票的意義,這或許就是孩子人生中第一堂「公民」課。

如何找到撬起兒童健康快樂成長的支點?孩子三至四年在「什麼都不學」的幼兒園會有什麼收穫?上海市教育科學規劃辦公室專家熊立敏說,「什麼都不學」比表面上學拼音、學做題更「高級」。幼兒在遊戲、交往、分享等各類情境中,可能遇到各種蘊含的問題,所謂的「什麼都不學」,其實是一種更高級的「學」。

幼兒園最熱門的「中幼幣」,孩子們不但可以在小廟會和各類遊戲活動中使用,中、大班孩子還有小銀行、存摺本,錢不夠花的時候,可以在小廟會做掌柜打工賺錢;心儀的東西價格太貴,小夥伴還可以商量合作購買。「這樣的交往中可能產生衝突,孩子要運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想法,學會處理矛盾,解決問題,懂得分享,適當妥協,尊重別人想法,嘗試說服別人。」在虹口教師進修學院教研員、特級教師崔嵐看來,這是未來社會每一個人必須具備的本領。

當孩子們了解到「愛心幼兒園」里患有腦癱、唐氏綜合症的小朋友用來做感統訓練的小弔橋壞了,便自發組織義賣,紛紛拿出心愛的玩具,自主討論為不同玩具定價,用籌得的善款買了一個更新更大的健身架送到愛心幼兒園。對數字的加減、金錢的認識在不經意間就掌握了,更難得的是,從小在社會參與中承擔責任,勇於擔當。

華東師範大學學前教育專家姜勇說,「什麼都不學」,其實就是反對機械式催趕孩子往前走,我們不希望過早培養「老態龍鍾」的孩子,相反,呵護孩子的天性,耐心陪伴孩子成長。他列舉了一本書《牽一隻蝸牛去散步》,其中「蝸牛爬得很慢」就像孩子一樣,你催它、唬它、責備它,它用抱歉的眼光彷彿說「人家已經儘力了」。幼兒園生存課程讓環境說話,為孩子構建快樂成長。「什麼都不學」以始為終,輕輕把未來的門叩開,讓孩子以持久的耐力、持續性個人成長笑著跑向遠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觀新聞 的精彩文章:

上市12年分紅563億!這家險企大舉分紅的底氣何在
不同尋常的「脫南者」!韓國前外交官之子據稱已到達朝鮮定居

TAG:上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