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上海這個區真硬核,被北大周其仁教授定位為將「市區的制高點」

上海這個區真硬核,被北大周其仁教授定位為將「市區的制高點」

南京西路,國際高端品牌雲集,流光溢彩;蘇河灣,坐擁「水脈、文脈、綠脈、人脈」,打造新地標……靜安,是上海最具「國際范」的城區。

一直以來,靜安努力做好上海鏈接世界的重要節點,樓宇經濟、總部經濟、涉外經濟都創造了驕人的成績,世界各國的創新創業者在這裡工作、生活……

大城市的不同區域有著不同的功能,也承擔著不同的使命。新時代,作為上海中心城區核心區,對標上海加快建設「五個中心」和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目標,靜安的核心任務就是增強集聚和輻射功能——靜安提出,要將國際范發揮到極致,做上海鏈接世界的「超級聯繫人」。

不斷增強集聚力與輻射力

南京西路國際范十足,更是「流金淌銀」之地,沿途林立著大量稅收「億元樓」「月億樓」。

發揮集聚和輻射功能,就是要吸引總部的集聚,實現對國內國外的輻射。南京西路,是靜安樓宇經濟、總部經濟與涉外經濟的縮影,也是反映靜安集聚力與輻射力的風向標。

早在100多年前,南京西路就是繁華之地,但奠定今日之格局的改造,啟動於上世紀90年代。

上世紀90年代,在市委、市政府支持下,靜安堅持高起點規劃,堅持招大引強,對南京西路進行了脫胎換骨的改造。梅龍鎮、中信泰富、恆隆廣場組成的「金三角」拔地而起;構成「金五星」的會德豐國際廣場、越洋廣場、久光百貨、嘉里中心、1788國際廣場建成;2017年,隨著興業太古匯的開業,靜安基本完成了對南京西路格局的整體打造。

隨著南京西路上高端商務樓宇的崛起,一大批跨國公司地區總部、總部型機構、大中型國企總部、上市公司總部紛紛進駐,區域經濟發展增速提質,人才流、資金流、技術流和信息流在此交匯。

總部企業集聚的地方,往往也集聚著國際化與高端化的服務業。靜安吸引了大批高端專業服務業機構在此駐紮:諮詢行業的貝恩,會計領域的畢馬威,廣告領域的揚羅必凱、奧美、智威湯遜,法律行業的眾達、德匯,銀行領域的BNP等,都是在各領域名列前茅的國際企業。

多年來,靜安的涉外經濟比重保持在50%以上;目前有跨國公司地區總部80家,稅收超億元商務樓宇達69幢,區內高端品牌超過3000個。去年,靜安區完成稅收總收入723.3億元,同比增長5.5%,區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46.83億元,同比增長6.03%,總量和增幅均位列上海中心城區第一。

前不久,在一場題為《上海願景與靜安方案》高端研討會上,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周其仁教授把靜安定位為「市區的制高點」,並寄語靜安:發展要放在全球視角來考量;區域集聚力強不強、輻射力遠不遠,更是需要跳出靜安看靜安。

今年6月,靜安對外發布了「全球服務商計劃」,核心就是鏈接跨國總部等高端服務業企業,以「上海服務」輻射長三角、全國乃至全球。「靜安,要拿出能代表上海、與世界一流城區競爭的內容。」區領導說。

靜安黨員幹部卯足一股勁,定下目標,真抓實幹:到2022年,在靜安的全球跨國公司地區總部突破100家。

跨越蘇州河產業布局更優

回望靜安的發展,必定要關注一個重要節點:2015年11月,原靜安與原閘北「撤二建一」,成立新靜安。由此,實現了一個行政區跨蘇州河而治。東西走向的蘇州河,長期以來在上海市區形成了「南北二元結構」,南強北弱。新靜安的跨河而治,是一大突破。

強強聯手,為靜安迎來更為廣闊的產業空間。原先的靜安商務成本較高,為總部經濟服務的產業鏈有時難以落地,行政區域撤併後,先前「吃不下」的產業鏈環節可以往北部「溢出」,布局更優化;原先閘北發展強勢的人力資源服務業、檢驗檢測認證公共服務業,則豐富了靜安的產業生態。

區域面積變大、層次更為豐富的靜安,描繪出「一軸三帶」的產業藍圖:打造貫通南北、共享互融的複合發展軸,形成南京西路兩側高端商務商業集聚帶、蘇州河兩岸人文休閑創業集聚帶、中環兩翼產城融合發展集聚帶。

「一軸三帶」,正成為靜安最具集聚力與輻射力的區域。去年「三帶」創稅518.98億元,集聚了全區43.9%的納稅企業,貢獻了全區71.8%的稅收。

從老靜安到新靜安,地域擴大了,實力增強了,而那份精細精緻的「氣質」,卻一脈相承。

政務服務追求精細。歐萊雅中國落戶靜安22年,其副總裁蘭珍珍感慨:「每當我們遇到困難,政府部門都會像解決家人的問題一樣幫助我們,給我們很好的建議,給予我們非常大的安全感。」

「像家人」的感覺,來自靜安持續優化的營商環境。靜安的企業擁有「三個一」:一個「企業服務綜合平台」,實現了政府部門對企業的「不見面服務」;一個「企業服務三級網路」,集合所有職能部門之力,為企業提供優質線下服務;一個「首席聯絡員」,是企業的專屬「金牌店小二」。遇到制度瓶頸,區領導更是挂帥上陣,協調各方,儘力為企業排憂解難。

城市管理講求精緻。南京西路上,地面打磨機每天巡迴往來,每一塊路面磚都透出本色;繁華路口的一處變電站經改造,變身時尚漂亮的立體綠化,吸引市民遊客「打卡」。在靜安,大到區域基礎設施、建築外立面、景觀燈光,小到架空線、窨井蓋、消防栓、路面標識等,靜安人都用一顆「繡花心」去對待,嚴謹細緻,精益求精。

打造吸引人才圓夢的福地

威海路696號,是國際眾創空間「鼻祖」WeWork的辦公點。老洋房內,咖啡飄香、輕音曼妙,創意與靈感激蕩。

WeWork選址非常苛刻,創始人米蓋爾當初在上海考察了整整三天,才確定辦公點落址靜安,他給出的理由耐人尋味:上海很像紐約,靜安就是曼哈頓,有著創新創業人才需要的東西。

發揮集聚與輻射效應,要靠人,而且必須是富有活力與創造力的人才。

近年,在中國眾創空間之聯合辦公空間排名十強中,SOHO3Q、方糖小鎮、P2、WE 等品牌眾創空間,在靜安均有分布;國際大牌眾創空間登陸上海,首選靜安。

地理位置優越、商貿商務服務高度發達,是靜安吸引創新創業者的「老底子」;近年,靜安著重在城市軟環境的打造上發力,為「老底子」又增添上新色彩——

武定路、延平路,距離南京西路商圈不過一公里,每到夜晚,沿街餐飲店坐滿了拖家帶口的國際友人。不少外國人上班在南京西路,居住在武定路、延平路一帶,休閑娛樂需求在家門口就能滿足。經過多年打造,靜安已為生活與工作在靜安的人構建起了「15分鐘公共生活圈」,餐飲、購物、文化、娛樂、健身等需求,都能在步行15分鐘範圍內滿足;現在,靜安正進一步推動「15分鐘」向「10分鐘」升級,織密「家門口」服務網路,把服務延伸到城區的每一個角落、送到離老百姓最近的地方。

能席地而坐的街區,飄蕩著爵士樂聲的公園,咖啡飄香的商場,隨時可走進的劇場,可感知觸摸的歷史老建築……靜安,乾淨有序的城區環境、多元與精緻的文化氛圍,洽能擊中不少創新創業者心頭。

「緊扣『人』這個核心,靜安綜合考慮辦公、居住、消費等功能,努力實現商務與商業的平衡、商務與文化的平衡、商務與生活配套的平衡,努力讓『國際靜安』成為人人嚮往的『美好城區』。」區領導如是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觀新聞 的精彩文章:

杜特爾特面臨軍事政變風險?軍方:忠於國旗和憲法
特朗普正式啟動連任競選,他將如何爭取下一個四年任期?

TAG:上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