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六字名號「救生圈」

六字名號「救生圈」

六字名號「救生圈」

前面我們講的夠清楚了,念佛是多善根,但佛法講究「聖言量」,也就是要有聖人所說的言教為依據。

沒有佛經祖釋的依據,你說的再有道理,也可能只是自己一廂情願的說法。下面,我們依照經文和祖師解釋作為標準,來證明念佛是多善根,其餘的種種修行跟念佛相比,屬於少善根。

先舉十條經文。

01

《阿彌陀經》

首先是《阿彌陀經》。《阿彌陀經》先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但並沒有說明哪些是少善根,可是下面直接說: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

這個就能往生!執持名號能往生,說明就是多善根。因為少善福不能往生,只有多善福才能往生;多善福,就說到「執持名號,即得往生」,所以說「多善福在念佛」,三學、六度,這些都不談。這是《阿彌陀經》上下經文的次第,義理如此。

02

異譯本《阿彌陀經》

《 阿彌陀經》有兩個譯本,一般用的是鳩摩羅什大師翻譯的,就是《佛說阿彌陀經》,另外一個譯本,就是玄奘大師翻譯的《稱讚凈土佛攝受經》,這部經對《阿彌陀經》中「聞說阿彌陀佛」是這麼翻譯的:得聞如是無量壽佛,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功德名號。

在名 號之前加了十個字來形容:「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功德」,這個豈不是「多善根福德」嗎?多到已經不能用數量來形容、來表示,而是用「無量、無邊、不可思議」來說明。所以,名號本身就是多善根福德,殊勝、 超越、絕對性的善根福德。

03

梵文本《阿彌陀經》

現在發現《阿彌陀經》的梵文原本,「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這一句,如果直接翻譯過來的話,怎麼翻譯呢?

眾生不因此世所做善行得生彼國。

也就是說,眾生在此世所做的種種善行,都屬於「少善根福德」,靠這個,不可能往生。

落水喻

比如說我們掉到水裡邊了,請問:當我們快淹沒的時候,我們抓到水裡面所長的水草,能夠到岸上來嗎?不能。水草本來長在水裡。抱著水裡的石頭,能到岸上來嗎?也不能。

水裡的東西永遠讓我們在水裡。要想到岸上來,一定要抓住從岸上伸下去的東西;如果抓住岸上來的一根竹竿,或是一個救生圈,岸上的人一拽,就把你拉到岸上去了。

我們就是在生死的苦海當中,種種修行,眼睛所看、耳朵所聽……六根門頭所對的境界,都是三界之內的東西,都是生死苦海中的水草之類的東西,都是輪迴的因果,不可能讓我們離開三界苦海。

阿彌陀佛的六字名號,就好像從極樂的涅槃彼岸伸向我們苦海當中的一把長竹篙,你抓住這把竹篙,阿彌陀佛一拽,就上去了!

如果你不抓岸上來的竹篙或救生圈,靠你自己在水中亂抓,「哎,旁邊一根稻草抓住了」,還是在水當中。

我們自己所做的一切,都讓我們更深地紮根在這個世界。所以梵文經典才說:「眾生不因此世所做善行得生彼國。」「此世」就是此世間,五濁惡世,而應當依彼佛的六字名號——阿彌陀佛從極樂世界放大光明而舒展過來救度我們的六字名號,依六字名號的功德往生西方。

作者:凈宗法師

錄讀:佛岸居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凈視界 的精彩文章:

一句阿彌陀佛 極樂號
慧凈法師:念佛僅三天 彌陀三次迎

TAG:凈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