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宛城之戰兩位關鍵人物結局如何?一個下落不明,一個可能謀反被殺

宛城之戰兩位關鍵人物結局如何?一個下落不明,一個可能謀反被殺

196年曹操迎漢獻帝遷都於許都後雖然挾天子以令諸侯,但是曹操周邊強敵環伺形勢不容樂觀:北有袁紹、南有袁術和劉表、東有呂布和臧霸、西南還有割據南陽的張綉,因為南陽離許都最近地理位置極為重要,而且相對而言張繡的實力最弱,所以曹操把攻滅周邊諸侯的第一目標指向了張綉。

197年正月曹操親率大軍征討張綉,張綉實力不足以與曹操抗衡於是率部投降,躊躇滿志的曹操此時犯了一個老毛病,他私下強納張綉之嬸鄒氏為妾引起了張繡的不滿,張綉大怒之下重新反叛,但是又忌憚曹操貼身護衛典韋的勇武,於是讓其帳下驍將胡車兒盜取了典韋的兵器,最終典韋死戰不退喋血沙場,曹操遭遇滎陽之戰和濮陽之戰後的又一次慘敗。

宛城之戰有兩個關鍵人物,一個是偷了典韋兵器的胡車兒,另外一個就是張綉嬸嬸鄒氏,不過一場大戰過後,無論正史還是演義都沒有交代他們的去向,那麼他們結局如何?一個下落不明,一個可能謀反被殺,我們一一來看一下。

先來看鄒氏,當時情況危急曹操一心逃跑不可能會帶上她,而且曹操之所以能逃脫原因之一就在於其長子曹昂將戰馬讓給了他,而曹昂自己死於亂軍之中,可見曹操哪還顧得上她!鄒氏的結局可能有這麼幾個:

第一,死於亂軍之中,張綉大軍殺了典韋突入大帳後,鄒氏有可能被亂軍所殺。

第二,鄒氏自殺,這種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第三,被張綉所殺,張綉復叛就是因為鄒氏,無論是曹操強納還是鄒氏自己願意,總之對張綉來說都是一個恥辱,為了給手下將士一個交代,張綉很有可能都會殺了鄒氏,後世不少戲曲大都認可這一點,比如京劇《戰宛城》就說是張綉殺了其嬸鄒氏。

總之宛城之戰後鄒氏雖然下落不明,但是她被殺和自殺的可能性很大。

至於胡車兒,有沒可能在兩年後張綉再次投降後曹操將其納入麾下?可能性不大,因為史稱胡車兒驍勇異常,如果他真的在曹操麾下效力,以當時戰事頻繁以及胡車兒驍勇善戰來看,不大可能自宛城之戰後史書中不見其任何蹤影。

胡車兒應該還是在張綉麾下效力,可惜張綉雖然投降卻並非是曹操的主力部隊,所以立功機會不多,胡車兒雖然驍勇卻也沒有太多的表現機會,而且張綉死得比較早,207年曹操征討烏桓時張綉病逝途中,可見胡車兒史書上不見蹤影是有一定原因的。

張綉死後,其子張泉繼承了他的爵位,胡車兒作為張繡的部屬順理成章的也效力於張泉;219年襄樊之戰期間心存漢室的魏諷和長樂衛尉陳禕等人謀反,準備趁亂襲擊鄴城,張泉也捲入其中,留守鄴城的曹丕展開大肆清洗,張泉被殺,作為張泉部屬的胡車兒也可能因此一同被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百丈之溪 的精彩文章:

魏國為何留不住人才?魏惠王:這個鍋不該由我一個人來背
曹魏宗室四大名將,武力最強者是誰?不是夏侯惇,也不是曹仁

TAG:百丈之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