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一文了解生薑、乾薑、炮姜、煨姜、姜炭與煨姜

一文了解生薑、乾薑、炮姜、煨姜、姜炭與煨姜

姜在醫藥上的用途甚廣,但因炮製方法不同,功用差別懸殊,作為醫生,不可不詳加推敲。

否則,不但影響療效,更有損於病人。現憑個人所知,將諸姜之性味、功用及炮製方法區分如下,以供參考。

生薑:辛,微溫,無毒,散而不守。能止嘔吐,祛痰下氣,開胃止痛,為嘔家聖葯,並有發散風寒,防治感冒之功效。各地所產之姜皆可通用。

薑汁:善解諸葯(半夏、厚朴等)及菌、蕈、禽獸之毒。

乾薑:辛熱,無毒,守而不散,以四川出產者為佳。治肺寒咳嗽,脾虛脹滿,腹痛等。對冷痢諸證亦有佳效。乾薑能引血葯入血分,氣葯入氣分,又能去惡養新,有陽生陰長之意,故血虛者用之。而人吐血、衄血、下血,有陰無陽者,亦宜用之。

姜皮:辛涼,無毒。為五皮飲中主葯之一。河南出產之水姜,干後可當生薑皮用。姜皮治浮腫、腹脹、痞滿,善行水氣,有利水消腫之功效。

炮姜:為黃土中炒過之乾薑。黃土研成細面,放鐵鍋中,加溫至黃土沸騰,把乾薑放入,炒至姜質鬆軟為度。取其溫中止痛。

《用藥法象》曰:「乾薑,生辛炮苦……生則逐寒邪而發表,炮則除胃冷而守中。」

姜炭:與炮姜不同。生化湯中用姜炭,主要取其止血、益血的作用。若燒不透,不全成炭,產婦服用容易引起發燒。姜炭之製法是:選上等乾薑裝入砂鍋,上再扣一同大砂鍋,用鐵絲固定後,邊緣狹縫用泥填封,置爐火上燒,直至搖動砂鍋無乾薑撞擊之聲即成。

煨姜:逍遙散中常用。取鮮姜切片,用三層草紙包裹後,再用水蘸濕,入火燒之,待草紙化炭後即成。

按:《本草綱目·菜部》對姜的作用論述精詳,今摘其要,以補上論之不足。時珍曰姜辛而不葷,去邪辟惡,生啖熟食,醋、醬、糟、鹽、蜜煎調和,無不宜之……可果可葯,其利博矣。凡早行山行,宜含一塊,不犯霧露清濕之氣,及山嵐不正之邪。按方廣《心法附余》云:「凡中風、中暑、中氣、中毒、中惡、乾霍亂、一切猝暴之病,用薑汁與童尿服,立可解散。蓋姜能開痰下氣,童尿降火也。」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穴位 的精彩文章:

她不化妝,很少護膚,33歲卻擁有20歲的牛奶肌,她說,學會這一招你也能擁有少女感
他從患癌到腫瘤消失!每天甩手5分鐘,排凈體內垃圾,趕跑癌細胞!

TAG:穴位 |